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壮族打扁担
释义

简介

壮族打扁担,又称壮族扁担舞,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马山、东兰、南丹等县。在壮族地区马山、都安等县的山乡村寨,每逢春节,晒谷场上,街头巷尾,到处都可以听到扁担的敲击声,节奏强烈有力,声响清脆高亢,非常热闹。尤其是晚上,到处灯火,山寨沸腾,扁担声合着轻快悦耳的竹筒伴奏声、村姑的欢笑声、伯娘的赞扬声,汇成欢乐幸福的声浪,震撼山谷,激荡人心。这就是深受壮族人民喜爱,闻名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壮族打扁担盛况。

遗产信息

项目名称 壮族打扁担所属性质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编号 74

申报地区 都安瑶族自治县

申报日期 2008年

沿革

过去的扁担舞不是用扁担在板凳上敲击,而是用杵敲击木臼(用一块大木,中间挖空,用以舂米),所以打扁担壮语又叫“谷榔”(舂米的臼,壮语叫“谷榔”)。唐人刘恂在《岭表录异》里写道:“广南有舂堂,以浑木刳为槽,一槽两边约十杵,男女间立,以舂稻粮,敲磕槽弦,皆有偏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虽思妇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浏亮也。”可见唐代的“舂堂”是古代壮族人民舂米劳动的生动写照。随着历史的发展,才逐步演变成了今天的扁担舞。至今仍流行于德保县的’舂米舞”,平果县的“打砻舞”,宁明县的“经砻舞”,都基本上保持了古代“舂堂”的特点。因为嘹亮的槽声预示着壮家的丰收和兴旺,故有“正月舂堂闹轰轰,今年到处禾黍丰”的谚语。

表演形式

在壮族地区马山、都安等县的山乡村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元宵节期间举行表演,场地是在村前的晒谷场上。表演者有四人、六人、十人、二十人不等,均取双数,多是妇女。出场表演时,舞者手持扁担,相向而立,围着一条长一丈多、宽一尺的木槽或板凳,大家口喊呼,于是上下左右相互打击,边打边唱边舞,模拟农事活动中的耙田、插秧、戽水、收割、打谷、舂米等姿势动作。舞者时而双人对打,时而四人交叉对打,时而多人连打;有站、蹲、弓步、转身打等,轻重、强弱、快慢错落有致,动作优美自然,整个舞蹈优美清新。

表演内容

按照壮学宗师黄现璠所言:“壮族扁担舞,是一面歌唱,一面舞蹈,内容分为四节,以壮语说,一为‘分假’,即“插秧”;二为‘分水’,即车水上田;三为‘法(提手旁加法字)厚’,即收割打谷;四为“敦厚”,即拿谷舂米。是以艺术形式将农民从种谷到舂米的过程表演出来。表演时妇女每人持一条舂米之木杵,撞打在长形之木舂上,还用竹筒配打成节奏。初名“谷榔”,壮语‘谷’是‘做’的意思。‘榔’为舂米槽。后来感到木杵太笨重,不便舞动,改用扁担来打,乃易名‘打虏烈’。‘虏烈’为打扁担之声。表演者一面打,一面唱。”(引自黄现璠等著《壮族通史》第596页)

不同打法

壮族打扁担又叫“打虏列”、“谷榔”、“打榔”(均为壮语译音),是一种群众自娱性民间舞蹈形式。特别是中、老年妇女打扁担,更为出色。打扁担时,至少四人一组,多则十人、八人均可,在一条长板凳上互相敲击。

都安壮族打扁担

流行于都安县的壮族打扁担,有六种不同的基本打法,分别为 “虏列丈”、“虏列分阜”、“虏列分水”、“虏列分四”、“虏列分候”、“虏列高花(均为壮语译音)。内容表现插秧、收割、打谷、舂米等劳动过程和欢乐情绪。舞时,仅以竹筒的敲击声作伴奏,其形式与高山族的杵乐有些相似。打扁担没有更多的舞蹈姿态和队形变化,主要以其独特的节奏变化,上下交织的打法和强烈的音响效果,博得群众的欢迎。

马山壮族打扁担

作为民间艺术的壮族打扁担,最基本的动作就是两根扁担对打,发出声音,愉悦观众。可以想象得出,这种源于民间的舞蹈,起初是多么单调。但它能在马山县这块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长盛不衰,并且越打越精彩,越来越受到外界的青睐,频频登上现代文娱大舞台,是什么赋予它们不歇的生命力?12月4日上午,马山县加方乡扁担舞艺人韦文耀给了记者一个答案:创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9 6: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