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庄潜 |
释义 | 人物简介庄潜 ,字伏之,明末清初同安县人。为纪文畴弟子,常与林霍行船登临虎溪岩,入吴庄放歌月下。著有《石函录》。庄潜的事迹收录于民国时期《同安县志》和《厦门志》等。 史籍记载庄潜,字伏之,同安人。执经济待诏之门。与纪许国、林霍善,相与扁舟携诗登虎岩、入吴庄,从容放歌月下,若大有孤愤难释者:前进士沈佺期称之。意欲撰述旧闻为一书,以耳目睹记不及。遍览中州事迹,偶得《明季遗闻》数卷,遂搜罗宏光逸事,参酌编撰,继以诗歌,名为《石函录》;纪许国为之序。(《巽人集》、《青天尺牍》合参) 纪许国《石函录》序:庄子伏之自撰其诗一帙,题曰《石函录》。录中有吊黄文明、陈卧子、夏彝仲、林子野、林燕公、傅公、熊阁部、钱希声、曾峡江、揭临川及“哀同安”、“哀云中”、“秋感”诸什,皆悲愤抒情,淋漓翰墨。余读而有感,未尝不为之流涕也。嗟乎!国事之坏,有由来矣。当熹庙间,逆阉擅柄,奸党陵炽,世之忠臣、正士诛斥殆尽。崇祯之时,君子小人,进退数骤。及乎末年,权贵人狠愎邪懦,视公家事如传舍;所为兵马、粮糈、山川险塞、生民阽危休戚之故,毫不存于胸中。即有一二正守之人,亦多厄于掣肘孤立,或胶于故常而不知权;故国政日乱、国势大削,盖小人之害极矣。神京告溃,先帝血溅,薄海内外无不痛心。南渡之后,覆辙相寻。以江南半壁之天下,而不能数载之撑支;谁秉国或,使神州至此?甚可痛哉!于是抱诸忠臣,或洒泪登州、仗剑赴难、或立动于疆土、或建帜罔功、成功垂就而遽败而继之以死;若录中所称殉难诸公,皆卓然表著者也。脱当北都时,绅笏中有能整齐纲纪、巩固国脉,即可以无南渡;即南渡时,能以中兴大事托付公忠胆略不二心之臣,广收俊杰,共图天室,则彼灼灼诸公且无乐以杰见,而庄子亦何流连慨恨于芳躅之下,直欲起其人而若与之共会于一堂哉!余以是读庄子之诗,而重悲世道之不幸也。庄子怀咏赠答诸篇,皆坚光峭扑,与元、柳上下。余不具志,特因其所感而为之序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