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新民
释义
1 汉口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陈新民 汉口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硕士研究生,高级会计师。 历任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仙桃支行行长、党委书记;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黄石市分行行长、党委书记;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副行长、党委委员。

2 中南矿冶学院第一任院长

简介

陈新民(1912.11~1992.12),男,汉族,安徽省望江县人,中共党员,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45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科学博士学位。

陈新民教授是著名的冶金物理化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曾任天津北洋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52年受命筹建中南矿冶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是中国冶金高等教育的开拓者之一。他长期从事冶金物理化学理论、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在国内外发表几十篇重要科学论文;他把物理化学应用于冶金、材料等学科,形成了我国有特色的、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冶金物理化学专业。

职务

陈新民教授曾任中南工业大学名誉校长、博士生导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担任过的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中央常委、民盟湖南省主任委员。

人物简历

1912年11月18日 生于河北省清苑县(今保定市)。1935年 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获理学士学位。

1935~1937年 任唐山启新洋灰公司、南京江南水泥公司副化学师。

1938~1939年 任甘肃省建设厅技士、省科学教育馆助理研究员。

1939~1941年 任中央研究院昆明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41~1945年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冶金研究所学习,获冶金博士学位。

1945~1946年 任美国卡内基钢铁公司芝加哥南厂冶金研究员。

1947~1948年 任天津北洋大学冶金系教授。

1948~1952年 任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校务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

1952~1978年 任中南矿冶学院筹备处主任、院长、教授。

1978~1992年 任中南矿冶学院(1985年后改名为中南工业大学)常务副院长,名誉校长。

1992年12月23日 在北京病逝。

生平概况

陈新民,祖籍在安徽省望江县,1912年11月18日生于河北省清苑县(今保定市)。由于家庭四处迁移,影响了他的入校读书。他没有上小学,仅断断续续读了几年私塾,在家自学了全部小学课本,一跃考入久负盛名的天津南开中学。这里崇尚新学,民主和科学的气氛浓厚,他萌发了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志向。他勤奋学习,终于在1931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化工系。

1935年夏,陈新民获理学士学位。本来他也应试过研究生,而且考分是化学专业当年第一,但是,由于华北事变发生,日寇威胁平津,“偌大一个华北,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他想走实业救国的道路,实现自己为国效力的抱负,于是去唐山启新洋灰公司做技术工作。不久,又因华北局势动荡,他南下应聘任南京江南水泥公司副化学师。1937年,日寇大举入侵。是年冬南京沦陷,陈新民随企业内迁至湖北大冶,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1938年10月,华中沦入敌手,他跋山涉水撤到兰州,先后在甘肃省建设厅任技士和省科学教育馆任助理研究员。1939年冬,他辗转到达云南昆明,在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从事润滑油、精盐等抗战急需物资的生产研究,为祖国的抗战出力。

1940年冬,他在昆明参加了清华大学公派留学生的选拔考试,考分列冶金科榜首,享受林森奖学金优等生待遇。1941年9月,与几位同学取道香港乘船赴美。他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冶金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每天带上几块“三明治”,在图书馆一坐就是十来个小时,有时在实验室里通宵达旦地工作。因为长时间地观察1600℃以上高温实验,以至右眼视力明显减弱。1000多个日日夜夜,他积累了数十本资料和数据,在导师启普曼的指导下,于1945年6月顺利地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他撰写的论文《熔铁中的铬—氧平衡》 ,首次以实验方法测出,熔铁内的铬含量增加,会降低铁内氧的活度,从而证明了氧的活度系数的对数与铬含量呈向下倾斜的直线关系。这一发现是J.启普曼等人后来提出的“交互作用系数”的实验依据,其数据被同行公认并广泛引用。这篇论文被选登在美国金属学会会志上,为中国留学生争得了荣誉。美国一些企业争相聘请他去工作。他一度在卡内基钢铁公司所属芝加哥南厂任冶金研究员,从事钢中氢含量等的研究。

身在海外,但他的心却始终与祖国联系在一起。不久,国内传来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他毅然放弃美国优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1946年冬启程回国。

归国之初,他在天津北洋大学冶金系工作。1948年7月回母校清华大学执教。他本想在事业上大干一番,可是,冷酷的现实使他内心燃起的希望之火很快熄灭了。国民党发动内战,把中国人民拖入绝境,使他开始了严峻的思考。他参加过进步教师座谈《新民主主义论》的读书会,支持过学生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特别是在北平解放前夕,参加领导了清华大学的护校斗争。

那是1948年12月,平津战役已经打响,校长跟随国民党军队退到北平城内,清华园一片混乱。中共地下党组织发动师生护校,推选出以周培源、钱伟长为首的巡防委员会和以陈新民、王遵华为首的生活委员会,负责维持学校秩序,安定师生情绪。陈新民还与几个师生代表,去青龙桥迎接解放军到来。有一次,国民党的飞机往清华园投了6枚炸弹,还派特务散布:“谁投靠共产党,脑袋要搬家。”陈新民等没有被吓倒,更加努力工作,一直坚持到清华大学完整地回到人民的怀抱。

有色冶金

1951年冬,陈新民刚从苏联和民主德国访问归来,中央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主任钱俊瑞请他去,提出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新中国急需培养矿冶类专门人才以适应重工业发展的需要,拟调他去有色金属之乡湖南筹建一所大学。他二话没说,就放弃了清华大学校务委员兼秘书长的职位,在1952年元旦之后,迎着漫天风雪,赶到长沙。校址选在岳麓山南麓的左家垅。这里有清华大学抗战前夕准备南迁时盖的两栋教学大楼,因遭日本飞机轰炸和年久失修,已破烂不堪,被掩没在树丛之中,不通水电,只有几户居民,满目荒凉。

陈新民带领一批年轻人开始了紧张的筹建工作。他们修葺了旧楼,又搭起一批工棚,迎来了院系调整后转来的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工业学院矿冶类专业的师生,又招新生1050人。寂静的岳麓山顿时沸腾起来了。陈新民响亮地提出:“以革命的精神,革命的方法,艰苦奋斗,团结建校。”他带头把家属从北京迁来。一间斗室,住宿、办公、接待“三合一”。喝的是溪泉水,进餐打“游击”(食堂无餐桌和凳子,只能端着碗到处走)。他领着全体师生发扬当年延安抗大的作风,人人振奋,在荒丘洼地上自己动手平地基、修操场、铺道路、筑水库,开辟了一个万人规模的校区。1952年11月1日,中南矿冶学院正式成立了,筹备处主任陈新民任第一任院长。

建校之初,学生吃住在草棚里,上课时一张小凳子随身带,条件异常艰苦;更困难的是整个教学体系都要从头开始。旧中国高等学校只设系,不设专业。陈新民参照苏联经验设计中国有色冶金类各专业,组织制定教学计划,发动教师翻译编写教材。为响应“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他规划科研方向,鼓励教师多承担科研课题,亦亲自担任学术指导,主持科研报告会,促使人才脱颖而出。

40个春秋过去了,中南矿冶学院(1985年改名为中南工业大学)茁壮成长起来了。陈新民当初开创的事业,已花繁枝茂、硕果累累。教职工从100多人发展到3700多人,学生从1000多人发展到8000多人;建筑面积从2万平方米增加到40万平方米;图书和设备分别从2.7万册和1900台(件)增加到120万册和3万台(件),初步建成了一所以有色金属各专业学科为主、理工文管各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

冶金学术

1957年,40多岁的陈新民正值年富力强、想大展宏图的时候,不幸,他在反右派斗争中蒙受冤屈。他虽被撤职,但仍以报国之心,忠实地履行教师的职责。他先后讲授物理化学、冶金热力学、普通冶金学、冶金计算、冶金分析、金属X射线、金属腐蚀与防护等课程。他以清晰的思想、渊博的知识启迪学生,教学效果极佳。学生评论:“陈老师娓娓道来,妙趣横生,深入浅出,易懂易记,像被带进了科学与艺术的殿堂,是一种极大的享受。”

1959年冬,他被摘掉了“右派”的帽子,担任了教研室主任,开始创设以有色冶金为特色的冶金物理化学新专业。有色金属品种繁多,工艺复杂,除采用火法冶炼、氧化还原等方法外,还有硫化、氯化、羰化等过程,以及湿法冶金和电化学等方法。

万事开头难,陈新民在创办新专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拦路虎。他夜以继日地查阅文献资料,殚精竭虑地奋笔耕耘,与教研室的同志一起,编写了近百万字的讲义。缺乏实验设备,他带领几个教师从废旧仓库中找代用品。例如,找到一台报废的医用X光机,就把它改造成用于观察高温冶金熔体的X射线装置,用这台设备开展了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他们还结合实验,撰写了一批科研论文。此后,他们将这个专业发展为火法冶金过程物理化学、湿法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冶金电化学三个分支,并主攻了以下研究方向:(1)常见有色金属氧化物氯化平衡的研究;(2)有色金属主要矿物硫化物焙烧时气体平衡组成的研究;(3)冶金过程反应的动力学研究;(4)金属—氧系的热力学研究;(5)熔融法测定金属中气体的热力学分析的研究;(6)高温冶金熔体X射线装置及应用的研究等。

1976年后,他主编的《物理化学》 、《冶金热力学导论》 、 《火法冶金过程物理化学》等教材先后出版。其中《火法冶金过程物理化学》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他的论文多次在《金属学报》等刊物上发表,或在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上宣读。其中, 《氯化镁水合物热分解的综合研究》 、 《金属中气体分析的热力学基础》等论文,获冶金部和湖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特别是“金属—氧系热力学和动力学”、“高温熔体物化性质”的研究成果,为中国有色金属的开发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一些重点建设项目中得到了应用。

他是中国第一批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主持制订了中南工业大学培养研究生的一整套制度,已编印成《研究生手册》供湖南省高校使用。自1984年以来,他指导的学生撰写的论文有6篇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获奖。如国家教委博士基金项目《高温冶金熔体X射线影视仪及其实验技术》于1985年通过鉴定,被认为是“国内首创,达到8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1987年获湖南省教委科研成果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金属—氧系热力学性质及β-钨亚稳性质研究》也通过国家鉴定,被评为1988年湖南省十大科技成果之一。他培养的博士生李晶在他的指导下完成了《冰铜熔炼过程的界面现象与金属损失的研究》 ,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科技奖,并被破格提升为教授。

他积极创导和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曾当选为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物理化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兼冶金物理化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在从事教学和科研之外,陈新民担负了繁重的社会工作,包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冶金学科评议组副组长,湖南省教育系统高级职称评委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第五、第六、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湖南省政协常委、副主席,第五、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和湖南省委主任委员等职。

他多次在人大、政协等重要会议上,为国民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湖南的改革开放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其中最多的是有关教育问题的建议。他主张培养学生德育为首,全面发展;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强调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他认为校风建设是学校建设的关键;有好的校风才能创造育人的好环境,促进人才成长。他说:“衡量一个学校水平高不高,标准主要看培养的学生是不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些真知灼见是他几十年办教育的切身体会。他为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国分忧,献计献策,是共产党的忠实诤友。

1981年3月,陈新民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他先后出席过在北京、杭州、昆明、长沙召开的国际冶金学术会议;还应邀去美国、德国的一些大学讲学或作校际学术交流访问。为发展中国有色金属冶金事业,他不遗余力,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1992年冬,陈新民八旬高龄仍被选为民盟湖南省主任委员。他是六届中央常委,年底赴北京参加民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由于心脏病突发,于12月23日22时20分溘然辞世。25日中共湖南省委根据他生前要求,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主要论著

1 陈新民,启普曼.熔铁中的铬氧平衡.美国金属学会会志,Vo1.37,1947(34):7~45.

2 陈新民.硫化物焙烧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组成.中国金属学会冶金过程物理化学第一届年会论文集,1962:32~40.

3 陈新民,黄健康,鲍超等.氧化钴氯化平衡的研究.金属学报,1966,9(1):4~12.

4 鲍超,黄健康,陈新民等.氧化镍氯化平衡的研究.金属学报,1966,9(1):13~17.

5 黄健康,鲍超,陈新民等.氧化铜氯化平衡的研究.金属学报,1966,9(1):18~24.

6 张平民,叶大陆,陈新民.氯化氢气氛下氯化镁脱水的研究、矿冶研究,1975(1):39~54.

7 陈新民.金属中气体分析的热力学基础.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78(1):1~14.

8 张平民,叶大陆,陈新民.氯化镁水合物热分解的综合研究.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78(1):15~26.

9 张平民,叶大陆,陈新民.惰性气氛下相图及其应用.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0(1):1~7.

10 陈启元,陈新民.锰一氧系热力学研究。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2(3):1~9.

11 方正,陈新民.MoO2-M0系热力学性质的气态平衡法研究.中南矿治学院学报,1982(4):1~10.

12 黄慧民,陈新民.W-O系在wO2与W间的平衡.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2(4):11~17.

13 陈新民等.电炉造炼熔炼炉渣-低冰镍之间界面张力的研究.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3(3):105~111.

14 陈新民主编.火法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

15 陈新民等.系熔体表面张力和密度的研究.有色金属,1985(1):56~63.

16 陈新民等.高温冶金熔体X射线透视法实验技术与装置的研究.有色金属,1985(6):31~36.

17 陈新民主编.冶金热力学导论.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6.

18 陈新民等.X射线座滴法对Fe-Ni-s系表面张力和密度的研究.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6(3):87.

19 陈新民主编.物理化学.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7.

20 陈新民等.SiO2-CaO(10%m01)-FeO-FeO1.5体系在1300℃下的平衡.有色金属,1988,40(1):53~57.

21 方正,陈新民.非化学计量M0与M0O的平衡。1(1):44~47.

22 黄慧民,陈新民.β-W的亚稳定性质.金属学报,1988(6):419.

3 《文艺报》副编审

陈新民(1949.11-)别名辛明,北京人。擅长连环画、油画。1969年中央美院附中毕业后到北大荒劳动,1977年中央美院大专班结业,1997年中央美院油画系进修班结业。历任《文艺报》美术编辑、总编室副主任、副编审。作品版画《拉歌》参加1971年全军美展,连环画《那五》、《孙中山的故事》等入选第六、七、八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宋人词意》获东方杯华人中国画大奖赛三等奖,《兰伞》入选中国油画年展。

4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教授

陈新民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全军儿科中心主任,南京军区儿科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任国际儿科肾脏病学会特约会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心血管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福建省分会理事、福建省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军医学科委会委员、全军医学会儿科学会顾问、南京军区医学科委会常委、南京军区高评委及科技进步奖评委。担任《中华儿科杂志》、《解放军医学杂志》、《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临床儿科杂志》等11家杂志的编委。编写或参加编写专著10部。发表各类论文100多篇,荣获军队科技进步奖36项。尤其在开展“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小儿难治性肾病的病理与临床研究”、“小儿血液透析临床研究”、“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小儿难治性肾病的病理与临床研究”、“小儿血液透析临床研究、“小儿心力衰竭发病机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等达国内先进水平。曾出席在泰国曼谷和美国夏威夷召开的国际儿科心脏病学术会议,并访问了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1978年率先在福建省及军区儿科开展小儿心室选择性造影术;同年,首次在国内开展小儿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疗法;1986年在国内最早开展“Holter心电图在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1990年开展了“小儿无症状早搏的临床研究及预后的远期随访”;近年来开展的《婴幼儿肺炎与心脏功能的实验研究》从细胞水平进行深入的探索。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因而被军区评为“培养科技人才先进个人”和军区“优秀名老医学专家”。

5 云南“中国十大杰出民警”

人物简介

陈新民(1957.7-),现任云南省禁毒委员会副秘书长、云南省公安厅禁毒局副局长。1991年被省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公安部、中宣部等单位评为“中国十大杰出民警”,1992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二级英模,被评为云南省特级劳动模范,当选为中共十四大代表。1995年被评为云南省首届十大杰出青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996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1998年被云南省评为禁毒工作先进个人。

在其担任云南省施甸县公安局缉毒队长期间,带领全队民警主动出击,共破获贩毒案件330起,抓获毒贩634名,缴获海洛因等精制毒品467.5千克、鸦片675.9千克,“五四”式手枪4支、子弹29发、手榴弹4枚,以及价值80余万元的赃款赃物。

人物事迹

陈新民(1957- ),云南省保山县人,汉族。1975年9月下乡插队,1982年7月参加公安工作,198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云南省施甸县公安局缉毒队队长、副局长,现任云南省保山地区行署公安局缉毒大队大队长。二级警督。大专文化程度。他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二等功1次,1992年元月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民警”,同年4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公安干警”称号,1992年10月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1995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云南省保山地区行署公安局缉毒大队大队长陈新民在缉毒战线14年,曾50多次化妆打入贩毒集团内部,多次面临生死考验,英勇机智战胜了毒犯。他在担任施甸县缉毒队长、副局长和地区缉毒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期间,亲自率干警破获毒品案330起,抓获毒犯634名,缴获海洛因403682克,鸦片675935克,手枪4支,子弹29发,手榴弹4枚手雷1枚以及价值200余万元的赃款赃物。

1982年7月,陈新民参加了首批缉毒民警的招考,成为一名公安战士。在老干警的带领下,陈新民刻苦钻研业务,很快成为一名出色的侦察员。1984年担任施甸县公安局缉毒队长后,他深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还不能适应对敌斗争的需要,一边工作,一边抓紧自学。1986年9月考入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离职读书2年,毕业回到岗位,陈新民如虎添翼。1989年成功地破获了“3·17”、“8·15”两起特大贩毒案,合计缴获海洛因12320克,抓获毒犯5名,荣立三等功2次。1990年底破获了“11·6”特大武装走私贩毒案,抓获毒犯2名,缴获海洛因14135克,“五四”手枪1支,子弹5发,荣立三等功1次。施甸县公安局缉毒队在他的指挥策划下,队员多次打入贩毒集团内部,与境内外的贩毒分子进行周旋,成功地破获了4起特大武装贩毒案,参战干警无一伤亡,荣获集体二等功。

1989年8月,陈新民带领战友们侦破一起武装走私毒品案,正当2名毒犯交货、点钱之际,事先埋伏好的干警们突然出现在毒犯的眼前,一名毒犯吓懵了,另一名毒犯把手伸向腰部,企图拉响早已拧开盖子的手榴弹。在这一触即发之际,陈新民奋不顾身,猛扑上去,紧紧扭住毒犯的右手,在战友的协助下,制服了毒犯,避免了一场流血事件。抓获毒犯2名,缴获海洛因4595克,手榴弹1枚。1989年12月,陈新民打入贩毒集团内部进行侦察,贩毒集团头子对他产生了怀疑,手持已上堂的手枪,指着他的脑门对他进行“审查”。面对凶恶的毒犯头目,他面不改色、心不跳,沉着、冷静与毒犯斗智,终于取得了对手的信任。在引毒犯进入伏击圈时,又巧妙地把手枪哄到自己手中,为其伏击的战友减少了危险,成功地破获了这起“12·6”特大武装贩毒案,缴获精制毒品21825克,手枪1支,子弹6发,抓获境外毒犯4名。

1990年4月,缉毒队抓获了2名香港的贩毒分子,一名贩毒分子在被审讯时提出:“我们有的是钱,只要得到从宽处理,给你们二人现金1万,进口照相机一架,如果嫌少,你们开个价三五万元都可以,咱们结成生死之交。”陈新民当面反驳:“这样的事在中国你们绝对办不到。”2名毒犯只好低头认罪。

1995年1月陈新民提升为施甸县公安局副局长,主管缉毒工作。职务变了,手中的权也大了,送礼求情的人也多了,他明白,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手中的权力代表党和国家的利益,代表着人民的利益。同年8月缉毒队处理一起倒卖醋酸酐制毒剂案,5名案犯中4名已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名案犯因有立功表现,被从轻处罚责令其交纳7万元赃款。几天后,这名案犯携赃款24000元到陈新民的家中,拿出5000元送陈新民,请求公安机关不要再追缴其余的赃款,陈新民严肃指出:“共产党没有给我这样的权力。”

陈新民在缉毒战线做出了突出成绩,因而也获得了许多荣誉。但他在荣誉面前不骄不躁,继续前进。调区公安局后,他经常深入第一线参与并协调指导缉毒破案工作。1993年10月至11月分别在施甸、楚雄侦破了3起贩毒案,缴获海洛因59890克,抓获毒犯7名。1994年8月又于下关侦破2起贩毒案,抓获毒犯 ,缴获赃款110余万元。最近,陈新民又率领干警,与敌周旋,破获一特大贩毒案,缴获海洛因7万多克,为缉毒斗争作出了新的贡献。

他是一位侦察英雄,他曾50多次化装打入贩毒集团内部,出生入死,战胜了金钱的诱惑,毒犯的威胁,在各种考验下他是赢者。后来他手中有了权力,他仍然经受住了考验,他说:“权力是属于人民的……”

6 浙江省浦红县中医院主治医师

陈新民(1954.4-)主治医师。1977年毕业于浙江省温州卫校中医专业。1977年至今在浙江省浦红县中医院工作,期间1987一1990年在浙江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毕业。致力于骨伤科事业20余年,坚持走中西医结合道路,充分发挥中西医治疗骨伤科疾病的特长,率先在浦江县开展人工股骨头置换、全航关节置换、外伤性截瘫切复内固定等难度较大的手术,尤其是外伤性截瘫主张早期切算减压内固定,同时配合活血逐瘀、疏通督脉、补益肝肾等药物,辅以按摩、功能锻炼收到很好的疗效。带血管帝骼骨移植配以益气活血、补肾续骨等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国家、省市刊物发表及交流论文有"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3例报告"、"小腿毁损伤保肢治疗体会"、"手法治疗骨髁上骨折·附44例临床观察"、"屈典型防骨愣上骨折误诊分析"、"颅脑损伤治疗验三则"、"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回顾"等十余篇。

7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社区医疗科主任

陈新民 男,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中共党员,外科主任医师,湖南省泌尿外科学会会员,郴州外科学会委员,从事普外泌尿外科近30年,擅长甲状腺疾病的诊治及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治,撰写和发表论文多篇,获我市科技成果三等奖两次,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及优秀共产党员,担任过县级医院多年的业务院长,现任湘南学院附属医院社区医疗科主任。

8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陈新民 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开授课程:《传播学原理》、《新闻理论》、《传播文化论》、《传播学理论专题研究》、《传播媒介研究》等课程。主持完成“电视节目编制课程建设及教材编写” 省级教学项目,于1999年被甘肃省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评为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传播理论研究、传播文化研究、广播电视理论研究。

主持完成省级课题《甘肃省志·社会科学志(新闻传播学部分)》;完成省级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广播电视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承担多项横向课题如“科学研究机构的组织传播”等。近年来,在《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科学·经济·社会》等社科核心学术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

社会兼职:中国广播电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9 中共宁都县固村镇党委书记兼人大主席

陈新民(1968.3-)江西省宁都县会同乡武朝村人。1993 年 1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1988年9月江西农业大学农学系土地专业毕业参加工作,先后任共青团宁都县黄陂镇团委副书记,书记。1993年11月任共青团宁都县安福乡团委书记、组织干事。1996年1月任宁都县大沽乡党委组织委员。1997年9月任中共宁都县固村镇党委副书记。1999年10月任中共宁都县黄石乡党委副书记、黄石乡人民政府乡长。2002年1月任宁都县县社会保险局局长。2005年7月任中共宁都县固村镇党委书记,2006年4月兼宁都县固村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主席。

10 福建晋江烈士

陈新民(1927-1949),福建省晋江县深沪镇山头村人。1948年参加革命,时为闽中游击队第三中队文化教员,配合主力部队参加了解放泉州、厦门的斗争。1949年10月24日在同安县大嶝岛配合第28军82师244团攻打金门的战斗中牺牲。

11 中共陇西县委常委

陈新民 男,汉族,1973年4月出生,甘肃陇西人,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1994年8月参加工作,199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共陇西县委常委。

1994.08-1995.06 陇西县永吉乡干部

1995.06-1997.01 陇西县农委干部

1997.01-1999.03 陇西县委办公室干部

1999.03-2000.01 陇西县县委办副科级督查员(其间:1999.09-2001.12参加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班学习)

2000.01-2001.10 陇西县综合目标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2001.10-2003.03 陇西县永吉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2003.03-2004.07 陇西县三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2004.07-2005.08 陇西县菜子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2005.08-2006.08 陇西县首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2006.08-2009.06 陇西县首阳镇党委书记

2009.06-2011.09 陇西县首阳镇党委书记、首阳乡镇企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副县)

2011.09-2011.10 中共陇西县委常委、首阳镇党委书记

2011.10 至今 中共陇西县委常委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