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种太阳工作室 |
释义 | 一、“种太阳”工作室简介(1.性质 2.宗旨 3.理念 4.团歌) 二、“种太阳”工作室组织结构(1.留守儿童项目部 2.流动儿童项目部 3.宣传部 4.媒体体部 5.人力资源部 6. 财务处 7.秘书处) 一、“种太阳”工作室简介“种太阳”工作室正式成立于2009年5月20日,“种太阳”工作室创始人、负责人李可欣是武汉大学07级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2008年,李可欣两次志愿前往大别山区埋下梦想:“牵手大别山留守儿童共同成长”年复一年持续下去。08年年末李可欣毅然休学一年,决心一心一意完善种太阳项目和工作室。 经过三年的蜕变,现在的“种太阳”已经成为了一个机构和体制相对完善的校园公益组织,该组织设立三个中心,项目中心,推广中心及内务中心,设置了包括人力资源部,秘书处,财务处在内的13个职能部门。2010年,“种太阳”立足大别山麓罗田、英山、大悟三县,立足武汉市三所民办小学,立足武汉市十所高校,全面开展流动儿童及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参与项目的志愿者累计达1100余人,服务2900余名打工子女,累计服务时间492.2万小时。 1.性质“种太阳”工作室是专注于服务打工子女的大学生公益组织,同时也致力于完善并实践专业、科学、持续的大学生志愿帮扶方案,并向全国各大高校推广种太阳的帮扶模式,以服务更为广大的打工子女群体。 2.宗旨知行合一,共同成长。 3.理念“种太阳”工作室的全体工作人员持着六颗心:爱心,耐心,决心,责任心,上进心,公益心 ——致力于传播大学生的公益梦想,承担起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满足社会的需要。 4.团歌种太阳 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 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 播种一个就够了 会结出许多的许多的太阳 一个送给南极 一个送给北冰洋 一个挂在冬天 一个挂在晚上 啦啦啦种太阳 啦啦啦种太阳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种太阳 到那个时候世界每个角落 都会变得都会变得温暖又明亮 二、“种太阳”工作室组织结构工作室的组织结构:“种太阳“工作室设了一个总的主任办,主任办又下设项目中心、推广中心、内务中心。其中项目中心包括留守儿童项目部、流动项目部;推广中心包括宣传部和媒体部;内务中心包括人力资源部、秘书处和财务处。 各部门具体的职责: 1.留守儿童项目部主要职责:负责留守儿童的相关活动的组织和策划; 招募相关志愿者及对志愿者进行培训。 2.流动儿童项目部主要职责:负责关爱流动儿童相关活动的组织和策划; 募相关志愿者及对其进行培训和管理。 3.宣传部主要职责: 负责海报、喷绘、宣传单、展板、视频等的设计制作。 4.媒体体部主要职责:负责网络媒体及平面媒体宣传,校内网页、QQ、人人网、博客。 5.人力资源部主要职责:负责核心成员招募及培训; 成员岗位流动制度;核心成员绩效考评及各部门职能绩效考评。 6. 财务处主要职责:负责各部门会计和出纳工作,实行钱、账分管制度。 7.秘书处主要职责:内部会议记录及整理;内部资料的收集整理及保存;场地的租借。 三、“种太阳”工作室成长历程2008年8月 “用心聆听,用爱关怀”留守儿童调查队进入野菊坳地区开展生活状况调查,奠定了“种太阳”工作的第一颗梦想的种子。 2009年1月 创始人李可欣休学赴北京策划撰写守儿童项目书,筹备发起“共同成长”项目。 2009年5月20日 李可欣回汉,建立“种太阳”工作团队,“种太阳”公益项目正式成立。 2009年6月1日 “种太阳”第一期“手绘心语”大型宣传活动启动了2009暑期项目。首期招募收到了武汉地区四所高校近两百份报名信息,并招募78名成为暑期项目志愿者。 2009年7-8月 志愿者分赴罗田、石首开展了为期23天的暑期夏令营活动。 2010年1月 招募2010志愿者342名,联合弘智心理咨询中心,牵手神农小学学生开展团体辅导互动活动。 2010年3-6月 “种太阳”成立流动儿童项目部,赴新科小学开展义教工作并联合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在小学开展“牙齿保健日”的活动。 2010年4月 赴罗田、大悟、英山分别开展暑期项目的考察工作 2010年5-6月 招募“种太阳”暑期志愿者,收到武汉四所高校的报名信息近500份,招募志愿者120人,并开展志愿者培训 2010年6月1日 举办第二期“手绘心语”宣传活动 2010年8月13-16 2010年8月17-31日 四校志愿者分赴三所小学开展为期15天的“种太阳”夏令营。 2010年9月1日 志愿者在罗田、英山、大悟六所小学开展“一本书”计划的征集工作并制作“向日葵”信箱,以便二期“一本书”图书角的顺利建成以及“向日葵信鸽”计划的顺利开展。 2010年9-12月 “种太阳”流动儿童项目部新增精英文武学校及春苗小学为志愿服务点,开展流动儿童项目及活动。留守儿童项目部将回访小学,捐赠图书角,并将在各校举办图片展、分享会等活动。 四、“种太阳”工作室项目介绍“种太阳”工作室目前主要致力“种太阳——牵手打工子女,共同成长”项目。这个项目主要是分为三个子项目分别是:城市农民工子女项目、农村农民工子女项目、品牌推广项目。以下是对三个子项目的介绍。 1.农村打工子女项目项目背景 湖北省不少地区属国家级贫困县,近八成青壮年为支撑全家生存常年外出务工,导致农村打工子女不能与父母(或其中一方)生活在一起,不能得到父母(或其中一方)直接的生活照顾、心灵关爱和学业引导,对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利影响。 项目内容 该目以“大学生志愿者牵手农村打工子女,共同成长”为主题,在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名校专家的指导下,在“种太阳”工作室三年来的探索实践下业已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农村打工子女帮扶教程”,依据帮扶教程对农村打工子女开展文化课教育、兴趣爱好培养、团队辅导、素质拓展、心理辅导、理想信念教育等活动。通过三步走的农村打工子女帮扶方案:暑期夏令营、一本书计划、向日葵信鸽计划实现对农村打工子女在时间上的延续帮扶,通过志愿者入住农村打工子女家庭实现“一对一”对口帮扶。 项目开展形式 第一阶段 暑期夏令营。以“一对一”结对的形式,由大学生入住农村打工子女家庭,面向小学生,开展支教、家教、团体心理辅导、团体活动及调研活动。通过双方的积极参与,以期达到提高农村打工子女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及自信心的目的,使之能够更好的迎接中级阶段的学习、融入初中阶段的教育;与此同时,给大学生提供深入山区基层、投入志愿服务的经历和体验,提供知行合一的实践过程与思考空间,使之达到自我成长、与农村打工子女共同成长的目的。 1、阳光课堂。志愿者利用暑期对农村打工子女进行文化课教育,利用现有条件举办文化、音乐、美术、体育等活动,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2、牵手未来,牵手希望结伴行。大学生入住农村打工子女家庭,实现“一对一”结伴帮扶。志愿者与农村打工子女交朋友、做伙伴,倾听农村打工子女的故事、心声和愿望,帮助他们与父母进行电话、视频沟通,通过心理辅导等活动培养农村打工子女健康的思想、健全的人格。 3、阳光武汉行。组织青年志愿者带领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利用假期时间就参观武汉城市建设、著名高校、大型企业等,帮助他们充分感受和体验城市生活,有条件的志愿者可以将结伴农村打工子女接到自己家居住一段时间,使其树立远大理想。 4、阳光健康进山区。志愿者向农村打工子女及其家长宣传卫生、健康知识,组织医学专业的志愿者为农民工子女进行免费体检,由医学专业志愿者编写浅显易懂且实用的家庭教育、青春健康、自护教育小册子,发放给农村打工子女及其家长,便于他们了解相关卫生健康知识。 第二阶段 “一本书”图书馆计划。征集每位农村打工子女希望读的一本书,建立班级图书角,最终形成学校的“阳光图书馆”。 第三阶段 “向葵信鸽”计划。在各服务小学建造“向日葵”信箱,由当地教师负责志愿者与农村打工子女长期的沟通。 2.城市打工子女项目项目背景 武汉市是湖北的省会城市,是我国打工者的聚集地之一,也是湖北省城市打工子女的分布最为集中的城市,由于义务教育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负担,流动人口的子女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其结果是:在现行的城乡政策框架下,流动人口子女无法享受与城市同龄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也被排斥于乡村正式的教育体系之外,成了被“边缘化”的一个庞大群体。 项目内容 该项目是以关注城市打工子女为中心的发展教育公益项目。在各名校专家指导下,“种太阳”志愿者工作室三年来的探索下业已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城市打工子女帮扶教程”。依据教程引导城市打工子女形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通过团队辅导“一对一”牵手结对等形式对城市打工子女进行心理辅导,通过各种儿童媒介及文化艺术形式,展示影响城市打工子女自身发展的问题;通过儿童的有效参与,扩大儿童自己的声音,并以此倡导推动社会公众舆论及影响,积极促进城市打工子女群体生存环境和教育状况的改善。 该子项目始终贯穿以儿童为中心的发展教育理念,通过一系列以城市打工子女为主体的参与活动,以融合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单位,对城市打工子女实现有效帮扶。 项目开展形式 城市打工子女帮扶教育活动主要针对武汉市的城市打工子女进行,通过对他们的教育和帮扶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及自信心,培养他们适应城市生活、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1、阳光课堂。志愿者利用利用周末对城市打工子女进行艺术类课程教育,利用现有条件举办绘画,小记者,科普,故事,戏剧等活动,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通过影像、绘画、文艺表演的艺术形式,提升城市打工子女对影响自身发展问题的关注,反应城市打工子女心声。 2、牵手未来,牵手希望结伴行。大学生志愿者与城市打工子女结伴江城一日游。志愿者与城市打工子女交朋友、做伙伴,倾听城市打工子女的故事、心声和愿望。有条件的志愿者,利用假期将城市打工子女接到自己家中,进行一帮一的辅导。 3、阳光作品发布会。举办城市打工子女书画、摄影、绘画作品展,吸引大学生、市民、媒体社会各界对城市打工子女思想的关注。 4、制作刊物——《FOR KIDS》。 5、阳光健康行。志愿者向城市打工子女及其家长宣传,组织医学专业的志愿者为农民工子女进行免费体检,便于他们了解相关卫生健康知识。 3.品牌推广项目项目背景 “种太阳”工作室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工作室自2007年成立以来,已经形成了以武汉大学学生为主体,包括武汉市十所高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美院)的1000余名志愿者。活动多次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长江日报、湖北日报、湖北卫视、武汉电视台、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长江商报等几十家媒体的报道。志愿服务范围也由创建之初的罗田县发展成为沿大别山麓走向的三个县五个镇,十余个乡村,“种太阳”业已发展成为省内外的知名品牌。要进一步扩大“种太阳”的影响力,才能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其中,并引起社会各界对打工者子女生活、教育、心理等各方面的关爱和重视。 项目内容 通过开展种太阳 “宣· 逐日筑梦”成长与责任主题名人大讲堂、“乐··童年一梦”携手打工子女募捐文艺晚会、“展··梦旅拾珍”巡展、“思·精进之道”志愿经验分享会、 “创··千人千色”湖北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愿···手绘心语”国际志愿者日大型义卖暨手绘活动等系列活动, 进一步宣传“种太阳”品牌,让社会深入了解、熟悉打工子女的群体。 广泛联系中央及省内各媒体进行全面宣传报道,依托一家媒体,拟定《楚天都市报》作为独家深入报道合作媒体,进一步完善“种太阳”博客。力图在媒体宣传方式上突出横向和纵向的结合。 成立项目研究专班,在业已形成的农村打工子女帮扶教程、城市打工子女帮扶教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有关教程。并针对农村打工子女和城市打工子女展开有关的调研、分析,形成论文、调查报告,争取结集出版。 项目开展方式 通过品牌推广,进一步扩大“种太阳”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其中,通过媒体报道等形式引起社会各界对打工者子女生活、教育、心理等各方面的关爱和重视。加强农村打工子女和城市打工子女的研究工作,力图为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科学数据、合理建议。 “宣· 逐日筑梦”名人大讲堂 通过请到曾子墨/柴静或大学生村官等对社会有深刻认识且为大众所高度认可、关注的知名人士开展以“成长与责任”为主题的座谈会、演讲、访谈、义卖等系列活动,促大学生就目前学习生活与个人义务、社会责任进行深度探索及思考,推进更多大学生关注公益,参与志愿服务工作。 “爱·乐音宣流”牵手打工子女文艺晚会 借助“六一儿童节”这个机会,利用文艺晚会的感染力、轰动性和亲和力等特质,通过城市打工子女的直观的内心表达,借助各大媒体的强大影响力,引导社会对该群体的积极关注及全面认识,促进该群体“城市边缘”状态及不等待遇的改善,为城市打工子女的教育工程添砖加瓦,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 “展··梦旅拾珍”巡展 通过展览图片、相关影音视频、打工子女绘画、写作作品,实践心得、日记摘录等内容、形式在各大高校进行巡展,同时配合文字传单海报等加强宣传。 “思·精进之道”志愿经验分享会 通过志愿者志愿经验分享,志愿经历视频播放,现场图片展,ppt演说来进行志愿经历回顾,通过现场提问趣味问答等方式与现场同学增强互动。在华中各大高校进行多场次巡回分享会,以用志愿者实际心路感染大学生,让更多大学生深入了解志愿者服务工作。 “创··千人千色”湖北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 其内容以大学生志愿服务及关爱打工子女为主题,旨在通过征集、评选大学生的优秀视觉作品,打造大学生创意设计的展示平台,并达到展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情况、参与活动双方的心理写照,传达公益活动的精神与主旨的最终目的。一方面,提供大学生一个将其创意设计能力转化为极具现实价值的实践机会,并借此提高个人专业水平,与此同时,构建一个优秀人才、权威人士及相关企业连接的桥梁;另一方面,提高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理解和认知,并能够进一步的引起广大学生及社会各界对于志愿服务的关注和投入,同时,建构一个同类的优秀校园组织及基金会、公益服务机构的交流、合作平台。 “愿···手绘心语”国际志愿者日大型义卖暨手绘活动 在国际志愿者开展活动,旨在推广、共庆志愿者的节日。通过大学生亲身参与制作,爱心义卖的形式,一方面,将创意设计大赛的作品进一步推广,提高种太阳及大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品牌效应;另一方面,为项目运作筹措款项,为儿童捐献物资募款。 “撰·心路历程”研究探索工作 成立项目研究专班,在业已形成的农村打工子女帮扶教程、城市打工子女帮扶教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有关教程。并针对农村打工子女和城市打工子女展开有关的调研、分析,形成论文、调查报告,争取结集出版。 在品牌推广过程中,积极联系业已形成良好媒体关系的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长江日报、湖北日报、湖北卫视、武汉电视台、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长江商报等媒体。 五、社会影响这几年来,“种太阳”工作室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者的工作在服务地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长江日报、湖北日报、湖北卫视、武汉电视台、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长江商报等数十家媒体先后多次报道了工作室的先进事迹。湖北省武汉市、罗田县、英山县、大悟县的有关单位也多次发来感谢信,希望当地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能够继续得到“种太阳”工作室的关爱和帮扶。 相关报道:《中国青年报》2人物专稿 逃离大学能找到梦想?休学并不适合多数大学生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7-23 作者:刘贞 谢洋 为了个巴掌大的学历文凭,值得摧残自己那么久吗? 在北京上大学的大二学生胡鹏(化名)至今还记得,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那段日子,每天都是新鲜、忙碌又充满激情的:办理入学手续、清扫宿舍、熟悉学校环境、军训、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坐在偌大的教室里听不同专业的教授讲课,那种感觉就一个字——“酷”。 但时间一长,大学生活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开始一一显现:原以为可以时不时在校园里瞻仰到某个知名教授,或是在讲台上听他们谈笑风生;原以为同学们经常会聚在一起唱歌弹琴、畅谈理想;原以为大学里面“学术高于一切”……可现实是,学校招生简章里提到的那些名教授从来没在讲台上露过脸;院里开的专业课还没选修课听着带劲儿;学生社团里论资排辈、勾心斗角不亚于社会职场;平时经常缺课,期末考试前通宵突击的同学反而最后得到了奖学金…… “是继续留在这里荒废青春,还是趁年轻去学点真东西?”随着时间推移,胡鹏内心生出越来越强烈的一种愿望:狠狠心,休学算了,为了个巴掌大的学历文凭,值得摧残自己那么久吗? 其实像胡鹏这样,想逃离大学的“85后”、“90后”大学生不在少数。在湖北武汉上大学的大一学生秦芬(化名)说,大一上学期结束时,她就有了这个冲动,可是这个想法不仅拿不到父母的PASS卡,周围也没有什么同学跟她“心有灵犀”,最后跟很多人一样,休学的念头也就是在脑子里想想罢了。 刚上大学那会儿,云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专业的学生王舜召也面临着“理想中的大学和现实中的大学有很大落差”的折磨。“在高三,我能熬得过来是因为我有一个支点,有一个梦想,这个支点和梦想就是大学。可是到了大学,他才发现自己当初所为之奋斗的东西,如今只会带给自己失落。那段时间,他总想找些事情做来升华自己,为自己寻找一个新的突破点。 1988年出生的王舜召,在同学眼里是个个性十足、说一不二的小伙子。当他做出休学的决定并办好手续后,大家并没感到特别惊讶,甚至还有同学羡慕地说:“你小子这下自由了!” 和王舜召相比,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7级播音班学生李可欣选择休学则是为了实现她的公益梦想。上学期间,她组织了一个名为“种太阳”计划的公益活动,主要是帮助山区的农村打工子女。为了将自己的这个公益计划进行下去,2009年1月她向学院申请休学一年。得知这一消息后,她的同学纷纷劝她回心转意:“毕竟休学一年的话,你就要比同一届的学生晚一年毕业。”还有人干脆给她扔狠话:“你大脑坏掉了吗?” “如果你年轻的时候有一个梦想,因为种种的疑虑和顾及而放弃的话,将来想起来肯定会后悔。”最终,李可欣背上背包,先是去北京策划项目,紧接着奔赴大别山山区实施自己的项目,为梦想在外奔波了将近1年的时间。 在大学不懂还可以问老师,到了社会可没人教你 在长达一年的休学时间里,王舜召选择了实习来体验社会。他前后在两个地方实习。一个是海南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另一个是香港的一家外企。 “身穿笔挺西装,脚踏锃亮皮鞋,手拿公文包,跟着领导每天游走于海口的各个政府机构以及各个饭局,不带一点学生的样子。”2009年的冬天,他一直在海南实习。“在还在上学的学生看来,这是一件很拉风的事情,不用每天去上课,不用考试前的挑灯夜读,但是背后的辛酸大家是想象不到的。” 刚开始,他连投标书都不知道怎么写。熬了两天两夜,查了不知道多少相关资料,借鉴了无数个成功的投标案例,终于把标书写出来了。可是,最终投标代理与别人联合把他的标书挤下去了。 “社会太复杂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关键是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处世经验不够,如果你的投标书足够好,也不会那么容易被挤下来。”那时他才发现,其实校园是一个很单纯的地方,没有社会那么现实;才发现学生这个职业是老天对自己的一种厚爱。因为在大学,你不懂还可以问老师,但是你到了社会,你不懂就是不懂,没有多少人可以教你,因为那可能是人家的饭碗。 与王舜召“休学打工”不同的是,在广州上大学今年刚刚毕业的孙凯平,则在大二的时候选择了“休学创业”。 其实孙凯平的野心并不大,也没打算赚什么大钱,就想开一间饰品店,最终形成店面联盟。虽然他之前看了不少与创业有关的书籍,也与一些创业成功的人士交流过,但最终以“关门大吉”收场。 “真正着手去做才发现自己嫩着呢!”孙凯平说启动资金对他而言并不是个大问题,关键是经营上他太缺乏经验,便捷的进货渠道、双赢的销售技巧等东西,都不是特别懂。连续几个月的盈利处于负值,小店只好“关门大吉”。大学他学的是行政管理专业,对经济、市场营销这一块儿本来就不熟悉,“回学校啃一下相关专业的书籍,是完全有必要的。” “大学毕业后,你有大把的时间在社会上混,珍惜大学的四年生涯才是正道。”孙凯平觉得现在很多大学生很浮躁,“大学学到的是什么,关键在于自己,4年校园生活的价值在哪里还是要靠自己去发现”。 走出校园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不适用于多数人 休学对于王舜召,既可以说是一个遗憾,也可以说是一个收获。遗憾就是自己要晚一年出大学。 说到收获,王舜召用俞敏洪的一段话来总结:“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但是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我们的生命,有的时候会是泥沙。你可能慢慢地就会像泥沙一样,沉淀下去了。一旦你沉淀下去了,也许你不用再为了前进而努力了,但是你却永远见不到阳光了。所以我建议大家,不管你现在的生命是怎么样的,一定要有水的精神。像水一样不断地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冲破障碍。当你发现时机不到的时候,把自己的厚度给积累起来,当有一天时机来临的时候,你就能够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 这段话是王舜召休学后才彻底领悟到的,他的ipod里一直都有这段话的文件,很多时候都会放来听一下,可以激励自己。 “我刚开始休学在北京的时候,每天都在北大听文史哲和艺术的课,对我来说那段时间非常充实且美好。因为生活很简单,上课,看书,自习,看农村打工子女的资料,写项目书。”与校园不一样的社会生活,让李可欣拥有不同的收获。 “大学期间走出校园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但是这并不适用于多数人。”李可欣认为。 在学校里面参加一个社团时,因为工作需要她曾经联系过俞敏洪,老俞曾回她的一封邮件让她印象非常深,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大学生应该做大学生该做的事情。她认为,俞敏洪告诫她的是,我们还是应该在大学里认认真真地多学点知识。她也非常认同这个道理。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书记吴奇凌认为,有些同学“本该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却想要出去闯”,根本原因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当然也与“大学生观念的转变”、“部分高校的教育方向、制度规范出现缺失,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有很大的关系。 他建议大学生珍惜在校学习的宝贵机会和时间,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在高校学习期间,将自己培养成为“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如果想增加社会经验,完全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 但是,在李可欣看来,如果让她重新做一次选择,她还是会选择休学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的青春状态充满年轻时该有的激情。所以我会坚持一步步把梦想变成实际,然后委屈、大哭、低落,最后想开、懂事、成长。” (实习生 刘贞 本报记者 谢洋) 荆楚网: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记者高家龙 通讯员张全友 实习生朱梦)昨日,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行的学习赵小亭同学先进事迹暨“种太阳”关注农村打工子女活动出征仪式上,来自省内6所高校的百余名志愿者,向全省大学生倡议学习小亭精神。 这些志愿者分别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大学。他们倡议:“让我们带着小亭精神,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诠释小亭平凡而伟大的爱。” 据悉,由“种太阳”关注农村打工子女工作室组织的这些志愿者,当天启程奔赴我省山区帮扶农村打工子女。该工作室由武汉大学团委、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指导设立。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新闻联播): 全国学联二十四大以来,各级学联、学生会组织围绕育人目标,坚持引领思想,积极服务成长,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搭建平台。 近日,来自武汉各高校的上百名志愿者启程奔赴大别山区,对那里的农村打工子女进行教育帮扶。 “种太阳”支教队队员董诗源:农村打工子女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所以我们想进我们所能去帮助(他们)。 多年来,在全国各级学联、学生会的组织下,每年超过2000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大中专学生“三下乡”、中学生“四个一”等社会实践活动,涌现出了一批先进个人和事迹。今年7月,武汉大学的赵小亭同学赴贵州参加暑期实践活动不幸遇难,她的精神感动激励着更多的莘莘学子投身实践、服务社会。 全国各级学联把思想引领作为首要任务,开展了“我与祖国共奋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主题活动。2007年组建的“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已培养大学生骨干200万人次,进一步坚定了大学生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在思想引领的同时,服务同学成长。近年来,各级学联等已建立就业见习基地15000多个,为20多万名同学提供见习、就业机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如今在校园中已唱响了“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真正有利于自身成长的地方去”的主旋律,全国累计有10万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越来越多青年学生选择到国家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建功立业、锻炼成长。 上海交通大学2008届毕业生宋海涛:新农村建设、国家的基础行业建设都急需我们这样一些具有相应知识,有朝气的年轻人。将自己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正是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最有效的途径。 “种太阳”工作室一路走来,发展到现在,是因为种太阳在做的可能是很多人想做而不能或者不敢做的事情,但是只要带着最大的诚意和努力去坚持,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并加上他们的手与力量。种太阳依旧会带领着志愿者们,带着自己的爱心、决心、耐心、责任心、上进心、公益心坚持梦想,一点一滴的为孩子们付出,让孩子们开心、快乐和成长。 孩子们自然的微笑,是种太阳在那里的理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