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南民族大学校歌 |
释义 | 中南民族大学校歌由2005年3月开始筹备,由党委宣传部牵头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在校领导的领导和关心下,在广大师生员工的大力支持下,历时半年,几易其稿,最后确定由余和祥作词,王佑贵作曲,并于2005年9月20日正式颁布。校歌的正式颁布,是中南民族大学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举措,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成果,也是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推进中南民族大学加快发展的新起点。 中南民族大学校歌曲谱,节奏明快,旋律感人,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婉转悠扬,气势磅礴,体现了学校师生员工奋发向上的昂扬斗志,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生活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中南民族大学深厚独特的文化蕴涵、饱含时代激情的校园精神;体现了百年大计,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中南民族大学校歌》歌词,简洁凝炼,情景交融,严肃庄重,朴实自然,主题鲜明,积极向上,集中地反映了中南民族大学的历史风貌和学校特色,突出地表现了学校的民族情感和人文关怀。 中南民族大学校歌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她既是学校历史与文化的积淀和浓缩,又是学校精神与灵魂的提高和升华,她以艺术形式来表达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意志和远大理想。校歌的诞生对于学校内强实力,外树形象,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激励师生员工弘扬传统,开拓创新,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校歌歌词余和祥 词 王佑贵 曲 双塔高,百花艳, 我的校园南湖边。 杨柳依依,碧水涟涟, 这里有我各族青年。 呵…… 手牵手,肩并肩, 我的志向永不变。 朝阳正红,豪情无限, 民族大业担在肩。 学海击水三千里, 书山凿石一片天。 笃信好学,自然宽和, 放飞理想,拥抱明天。 学海击水三千里, 书山凿石一片天。 笃信好学,自然宽和, 放飞理想,拥抱明天。 拥抱明天!!! 歌词导读双塔高,百花艳,我的校园南湖边中南民族大学的校园环境和建设在中南地区乃至全国都被誉为最美丽的校园之一,所以用“双塔高,百花艳”来概括这美丽如画的校园;而第一句“双塔高”既是为了与“百花艳”对仗的需要,又是为了实写学校的风光景物,双塔大厦,它既有浓郁的民族建筑风格,又不乏现代化的时尚和气派,它已经毫无争议成了中南民族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双塔高,就是说民大高。双塔,还暗含民大校训深意:笃信好学、自然宽和。同时,还暗示了中南民族大学“教学科研并重”的办学思路。这两者均不可偏废,都要发扬和提倡,而且还要让它在民大的校园里,与时俱进,日新日高。第二句“百花艳”,既是描述校园的自然景色的美丽,它一年四季,总是绿色葱茏,百花争艳,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又暗含了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兼容并包,百花齐放的良好学术气氛与自由宽和的氛围。这是一块培育良好人格和养成真正学术文化的沃土,百花齐放,竞相争艳是中南民族大学对美好未来的最形象的展望和憧憬。“我的校园南湖边”,是点明学校的地理位置,是中南民族大学校园特征。民大的灵秀柔美和无边的风色,都在南湖的水。它赋予了中南民族大学的精神,中南民族大学的美学诉求,无边想象和宽阔博大的胸怀,它既体现了吞纳涵容的深厚本性,也体现了谦逊宽和的做人本质。南湖,是民大人的灵魂所在,南湖,是中南民族大学的部落图腾!身处湖畔,徜徉在水天一色之际,自豪感和归宿感都油然而生。 杨柳依依,碧水涟涟,这里有我各族青年“杨柳依依”语自诗经,现在也是大家熟悉的口头语言了,湖边的大学校园,的确是这样的美好景色,湖堤杨柳,依依拂水,它是那么的柔美灵秀,风姿绰约,有了阳光和雨水的滋润,它就那样的生机勃勃,生命无限,这不正是民大学子的象征么?“碧水涟涟”,如前所述,民大是靠一湾湖水撑起了她的美丽,水,是民大的特征,是民大校园的最动人心魄之处,水的柔媚和谦逊,水的包容和无拘无束,都是中南民族大学治校、兴校、立校的哲学和做人的准则。涟涟的碧水,就是中南民族大学的最醒目的风景,最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的展示。“这里有我各族青年”,点明了学校的师生构成特色,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所民族大学,44个民族的18,000多名莘莘学子,汇聚于斯;数十个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荟萃于此。他们在书山攀缘,他们在学海泛舟。这里群贤毕至,底蕴丰厚;这里雅人云集,群星璀璨!青年是学校的主体,各族学生是学校的主人。这句歌词所揭示的,就是中南民族大学的办学宗旨和业已走出的一条富有特色的办学之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中南民族大学这座如诗如画的民族高等学府,开启了无数热血学子催人奋进的青春之旅,奏响了多少民族儿女气势恢弘的创业乐章!半个多世纪里,学校共向中南、华东、西南、西北等少数民族地区输送了5万多名高级专业人才,为促进各民族的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文化进步,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手牵手,肩并肩,我的志向永不变这句是为了与“双塔高,百花艳,我的校园南湖边”对仗的歌词,同为“三、三、七”的句式。前者是描述风景为主,后者是直抒民大人的情怀为主,把前段的表面描绘推进到深层次的校园文化和民大人价值观的高度来写。虽然一代又一代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和努力学习,校园变了,学生变了,设施变了,时代变了,但民大学子的精神没有变,民大学子的志向永远没有变!这就是下文所阐述的“笃信好学,自然宽和”的民大精神永远不变,学校坚持以“两个面向”和“两个服务”为办学宗旨,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教学科研并重,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各项建设的齐头并进”为办学思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高等教育规律与民族工作规律的有机结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努力探索民族高等教育内涵式科学发展的办学新路,在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与科研工作、高质量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样的崇高信念,也永远不会改变!朝阳正红,豪情无限,民族大业担在肩 这句也是为了与前面的“杨柳依依,碧水涟涟,这里有我各族青年。”相对仗的句式,深入而形象地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有人说“豪情无限”,似乎不够优美,不够柔情。然而,校歌,是一个很大的集体(团体)的法定的正式歌曲,不是一般的校园歌曲,不是只抒发某个个人情感和一部分人意志的小唱,而是要体现学校师生员工奋发向上的昂扬斗志,突出学校的民族情感和生机蓬勃的精神风貌,所以才使用“豪情无限”这样的语句,使她有一种浩然衮尔的大气风格和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派。 世界是属于有为的年轻人的。年轻人,像是一轮朝阳,希望寄托在他们的身上。“盛世南湖嘉年华,中南民大写新篇。”半个世纪的风雨,五十多年的磨砺,数代学人的努力,一种辉煌的理想!全体中南民族大学近两万名师生,正信心十足、豪情满怀地迈向美好的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由民大学子的铁肩来承担!这是一种最光荣的历史使命,是每个中华儿女最崇高的理想! 学海击水三千里,书山凿石一片这两句,承接了前面的豪情无限的意境,并把这种情绪进一步强化,用一种生动形象的画面感,来表现民族大学的抽象精神和壮阔情怀。这是校歌,大学是以学为主的地方,所以就用“学海”“书山”的比喻,民大人,在浩瀚汹涌的学海上,奋桨搏击,“何当击水三千里,乘风破浪会有时”;在巍峨的书山上奋力攀援,筚路蓝缕,刊木凿石,一路前行!这个击水者,这个凿石人,就是中南民族大学全体师生员工的拼搏精神的写照,它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力量,是学校文化哲学的拟人化表达,也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精神的永恒体现! 笃信好学,自然宽和,放飞理想,拥抱明天这两句是为了把校训包含进去而作的,是这首歌的灵魂和校园文化的精神所系,是断然少不了的内容。“笃信好学,自然宽和”,作为学校的校训,以简洁的词语、精练的文字、朴实的词义诠释了中南民族大学创立50多年来逐步形成的办学理念和积淀的人文精神。 “笃信好学,自然宽和”,思想高远豪迈,不仅文辞优雅,而且内涵深厚。既出典有据,又暗合时代的精神;既寓意深远,又深谙教育目的与大学理念;既指明了治学做人的方法,又晓谕了修身报国的道理;既追求了崇高的品格,又关怀了大学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放飞理想,拥抱明天。”放飞,是一种开张状态;拥抱,是一种收束状态,两者一开一合,一阴一阳,人类最本质的运动属性尽在其中!理想放飞得越高远,明天就越美好,明天不是梦,是一种伸手可及的实在,是一种成竹在胸的必胜信念,是一种随时可拥抱的亲切。作为全歌的结束语,气势一定要宏大,这样才可以把校歌的气氛推向最高潮。这两句,抒发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感喟,而是一种超乎时空的大情怀,这是一个深厚博大的心灵与苍茫旷远的历史和自然之间的对话,它直抒胸臆,用不着那些轻俏琐屑的雕琢,而应该是体现为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与沧桑感,一种浩然博大、毫不矫情的雍容大气,一种俯仰天地和古今的内在冲动和感悟,一种涌动着激情和灵性的智慧和思考。它让我们到达了一种至妙的思想境界,就如同进入了一种人生大彻大悟的天地,一切的框范都风流云散,于是让我们神游八极,意气横陈,狂放和收敛皆游刃有余,从此就进入了音乐的华彩段!这是时代的最强音,这是全体民大人的发自内心的最深刻的呼唤和呐喊!这就是中南民族大学的心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