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淡带荆猎蝽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名:淡带荆猎蝽 拉丁学名:Acanthaspis cincticrus Stal 纲:昆虫纲 目:半翅目 科:猎蝽科 功能类别:捕食性天敌 寄主昆虫:棉蚜、棉叶蝉 寄主危害作物:棉花 形态特征雌虫:体长15.50毫米。体黑色,具淡黄色花斑,被黑色稀疏长毛。前胸背板侧角及中部有2个横长斑。前翅革片中央有长形纵带。备足胫节有2个宽环,腿节端部具斑点,每节侧接缘的基部均为淡黄褐色。革片长形,淡黄褐色带斑,端部内缘及膜片翅脉均为黑褐色。前胸背板长3.10毫米,前叶鼓起具瘤突;后缘中部近平直,侧角短刺状伸向侧后方。小盾片刺粗,几乎垂直。前翅短,仅超过腹部第六节。前足胫节稍短于腿节。 雄虫:生殖节后缘中呈长刺状伸向前侧方,各节与抱器端部相靠,抱器基部粗短,端部膨大呈三角形。 本目部分种类可食用,国外许多国家都有食用蝽象的习俗,如美国、墨西哥人有食用水生半翅目昆虫的习俗,亚洲的日本、泰国等也有食用蝽象的记载。在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都有食用蝽象的习惯,在云南思茅少数民族地区,食用多种蝽象的成虫和若虫,将蝽象的成虫和若虫捕获后,用开水浸泡一段时间,去翅,用油炸脆,佐以调料食用,据说味道香脆诱人,深受当地人喜爱。 地理分布甘肃、山西、江苏、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北京 本目昆虫中猎蝽的伪装现象较为著名,中国共猎蝽400种,目前仅知4种具有伪装现象:捕食蚂蚁的淡带荆猎蝽Acanthaspis cincticrus StÜal 和四刺荆猎蝽A. quinquespinosa (Fabricius) 的若虫、黄革荆猎蝽Acanthaspis westermanni Reuter 的成虫和捕食仓库害虫的双环跃猎蝽Peregrinator biannulipes (Montrouzier et Signoret) 的成虫。必须指出的是,对中国猎蝽的生物学与行为学研究刚刚起步,随着研究的开展和深入,可能在锥猎蝽亚科Triatominae 、猎蝽亚科Reduviinae 和飒猎蝽亚科Salyavatinae 等类群会发现更多的猎蝽具有伪装现象。目前数据显示具有伪装习性的一般为昆虫的若虫。伪装所用的材料有土粒、沙粒、小石粒、植物片断、虫蜕、卵壳、软体动物的壳、猎物的尸体以及其它碎屑等。有学者认为认为伪装的生物学意义最基本点是欺骗猎物和保护自己。Ambrose等则认为伪装行为主要是避免种内个体间的自相残杀。 介绍蝽,75科,38000余种,其中盲蝽科(Miridiae)为最大科。本目昆虫常带有臭腺,部分种类取食植物汁液;部分种类捕食其它昆虫;少数种类吸食血液,传播疾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