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文学理论史3:明代卷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4月1日) 丛书名: 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 平装: 252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300102050 条形码: 9787300102054 商品尺寸: 22.4 x 16.8 x 1.2 cm 商品重量: 340 g 内容简介《中国文学理论史(3):明代卷》对前后七子的文学理论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介,对徐渭、李贽、汤显祖、袁宏道的反传统的文学思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戏曲、小说理论的发展作了清晰的描述,对格调、性灵、本色、自然等重要概念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如果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问题,无论对于哪一个时期,人们首先关注的,都是同前一个时期相比,它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什么新东西。那么,明代的文学理论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什么新东西呢? 那么,《中国文学理论史(3):明代卷》为你分解,全书按历史顺序分为明初的文学理论、明中叶的文学复古思潮、明后期的文学解放思潮、明末的文学理论四章进行了详细地介绍。 目录第五编 明代 概述 第一章 明初的文学理论 第一节 宋濂与明初的文论 第二节 高棅与明初的诗论 第三节 朱权与明初的戏曲、小说理论 第二章 明中叶的文学复古思潮 第一节 李东阳、李梦阳与弘治、正德年间的文学理论 第二节 嘉靖前期的文学理论:唐宋派与李开先 第三节 谢榛、王世贞与嘉靖后期的文学理论 第四节 何良俊与明中叶的戏曲小说理论 第三章 明后期的文学解放思潮 第一节 徐渭 第二节 李贽 附焦竑 第三节 汤显祖 附沈璟 第四节 袁宏道与公安派 第五节 明后期文学解放思潮的历史意义 第四章 明末的文学理论 第一节 竞陵派与明末的诗文理论 第二节 王骥德与明末的戏曲理论 第三节 叶昼与明末的小说理论 第四节 冯梦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