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古典哲学略述
释义

图书信息

书 名: 中国古典哲学略述

作 者:冯达文

出版社: 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8月

ISBN: 9787218063652

开本: 16开

定价: 32.00 元

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哲学略述》以现代、理性的跟光审视古典思想的价值,以古典、浪漫的情怀反省现代性的混乱,为继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之后,对传统儒学,对道家、道教思想,对中国佛学,以及三者的相互问难与会通,均予全新诠释的又一简明而精到之作。

作者简介

冯达文,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中国哲学研究所、中山大学比较宗教研究所两所的首任所长,现任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广东禅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宣部和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哲学史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长期从事中国古典哲学与宗教学的教学与研究,撰写的代表性著作有《早期中国哲学略论》、《宋明新儒学略论》、《回归自然:道家的主调与变奏》、《中国哲学的本源一本体论》等。主编教育部下达统编教材《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信仰?运思?悟道》等著作多种。

图书目录

先秦篇

导言:中国古典哲学的发源

一、传说时代的“帝”“皇”形象

二、殷商西周的“帝”“天”信仰

三、古典文明的最初结晶:六经

四、春秋时期的贵族风貌

五、平民崛起与战国之际的百家争鸣

第一章 孔盂原创儒家学说

一、精神文化的守护意识与开创精神

二、建基于“世间情”的独特视域

三、由“情”说“仁”与由“善”论“性”

四、缘“情”制“礼”与以“仁”行“政”

五、“人道”与“时命”的背离与理想人格的完善

六、孔孟原创儒家学说的思想史意义

第二章 老庄原创道家学说

一、“隐者”的身份与批判者的姿态

二、从对社会与文化的反省出发

三、宇宙论建构与老子回归自然的社会理想

四、“人间世”审视与庄子的荒诞意识和艺术人生

五、老庄原创道家学说的思想史意义

第三章 儒学的早期开展

一、《大学》:格物致知的理性走向

二、《中庸》:贯通“性”“命”的最初努力

三、宇宙论的引入与《易传》的成德论

第四章 名辩思潮的兴起与墨家学派

一、认知的不确定性与惠施的“合同异”说

二、认知的确定性与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

三、墨子的“三表法”与墨者的“名辩”学

第五章 荀子:下落现实的儒家

一、“正名”说与荀子的知识论

二、“天人相分”说与荀子的天道观

三、“性恶”说与社会的“同一化”趋向

四、“隆礼”观渗合的法治意识

五、“化性起伪”说显露的价值困顿

第六章 韩非子:法家思想的集成者

一、前期法家的强国追求与变法活动

二、韩非对《老子》的新释与“道”的术数化

三、从“性恶”说到阴冷的“法治”观

四、韩非的思想与秦王朝的兴亡

汉唐篇

导言:汉唐哲学的发展与三教(学)的交汇

一、由理性回归信仰的思想转型

二、儒道佛三教(学)的传播与交汇

三、中古时期的浪漫精神

第一章 儒学的复兴与董仲舒的“天人相与”说

一、董仲舒的宇宙论建构

二、依“天”立法的社会政治理论

三、“性三品”说与价值的存在化取向

四、从董仲舒到《白虎通义》

五、宗教化儒学提示的意义

第二章 遒家的新发展与魏晋玄学

一、王充的“自然”观

二、王弼的“贵无”论

三、郭象的“贵有”论

四、魏晋玄学与魏晋风度

第三章 道教的创建与道教哲学

一、道教的初创及其理论基础

二、道教的发展与葛洪的外丹道

三、道教的鼎盛与隋唐道教转向

四、三教(学)的融会与内丹道的流行

五、道教哲学的认识论考量

第四章 佛教的传播与佛教哲学

一、佛教的传人与佛教的基本信仰

二、空宗般若学的开展与僧肇的“解空”说

三、“如来藏”思想的传播与《大乘起信论》

四、隋唐佛教的繁荣与佛教的四大宗派

五、佛教的中国化趋归:走进日常生活

宋元明清篇

导言:宋元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与思想历程

一、近古社会的变迁及其近代化走向

二、融会三教的儒学及其俗世化先兆

第一章 周敦颐与张载的“气本论”

一、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与“仁诚”之德的证立

二、张载的“太虚即气”说与“民胞物与”之境的证成

三、存在的价值化路向如何可能

……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4 22:4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