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传统雕塑
释义

图书信息

作 者: 顾森 著

出 版 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8-3-1

版 次: 1

页 数: 196

印刷时间: 2008-3-1

开 本: 大32开

印 次: 4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100022361

包 装: 平装

内容简介

本丛书的前身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商务印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现由编委会对类目重新加以调整,确定了考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经济、文艺、体育十个门类、共100个专题,由商务印书馆独家出版。每个专题也由原先的五万多字护大为八万字左右,内容更为丰富,叙述较前详备。希望这套丛书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中国文化的主流与特点,读者能够从中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所系,这就是编者的最大愿望。

目录

一 原始雕塑

1 陶塑和雕

2 原始雕塑创作的动机

二 青铜雕塑

1 以纹饰造型为主的商周作品

2 以器物造型为主的秦汉作品

3 风格独特的边沿地区作品

三 陵墓雕塑

1 追求永恒的雕塑

2 石阙、石兽

3 俑

4 画像石、画像砖

四 宗教雕塑

1 货教雕塑内容的礼教化

2 佛教雕塑人物的华夏化

3 佛教雕塑手法的藻饰化

五 观赏雕塑

1 玉器

2 石玩

3 园林叠石与奇石珍玩

4 盆景

六 民间雕塑

1 生殖崇拜题材

2 辟邪趋吉题材

3 娱乐性趣味性题材

书摘插图

一 原始雕塑

雕塑是一门最古老的艺术。如果说人与动物的分界是制造工具,那么,从人类出现的那一瞬间,人类就制作了第一件雕塑品——工具。原始人制作工具是为了用,但在今天的人的眼里,这些工具中则寓藏着艺术性。工具的制造并非漫无标准,而是有一定目的。加工中对原始材料的取舍,是建立在使用上,在使用时多次重现的重量感、力量感、速度感、锐利感以及粗糙或滑润的触手感等等,经过复合,就形成一种工具的制造标准,这种标准就是原始人制造工具时的主观取向,也是原始人的审美标准。从审美标准出发制作的工具,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工具,而是具有非使用价值的物品。在今天,我们则可以视它们为艺术品。当然今天我们已无法确知原始人如何看待他们的艺术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实用和好用必然是—件好的工具的标准。我们今天看到许多原始社会遗址或墓葬出土的大量造型雷同的石球(旧石器时代)、石斧(新时器时代),就证明了上述推测并非毫无根据。在旧石器时代的北京山顶洞人遗址,发现有据认为是装饰物的7粒制作精巧的石灰石小石珠。在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江苏邳县大墩遗址和山东兖州王因遗址的墓葬中,发现当地原始人有口含石球、陶球的习俗。江苏南京北阴阳营原始社会遗址的墓葬中,也有死者口含天然彩色石子的习俗。这些习俗明显带有原始信仰色彩。这些例子,可能会间接地说明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的石球不会纯粹是作为工具使用。非工具的石球,按一定的规格(浑圆形)或标准(匀称)制作,实际就是按一定审美标准制造的物品。在陕西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江苏青莲岗文化和安徽薛家岗文化中,一些作为葬品而非实用的通体磨光或彩绘的精美石斧的发现,更证明了原始社会确实存在着按某一种审美标准所制造的艺术品。原始人的木器工具不易保存,至今已见不到一件实物。石器工具,各地出土甚丰,为今天的研究提供了根据。由于石质各异和加工的不同,这些石 器在形状、体积和加工工艺上各不相同,因而在一武壶。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7: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