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CUC
释义
1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CUC为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CHINA UNITED ENGINEERING CORPORATION的缩写。该公司隶属于中央大型企业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总部设在杭州。同时,也是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的缩写,即中国传媒大学,其前身为北京广播学院。

公司简介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是以原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研究院为核心,联合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机械工业第十一设计研究院(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等多家国家甲级勘察设计单位组建的大型科技型工程公司。公司现有在职员工300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占88%以上,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勘察设计大师7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5人、高级技术职称专家660多名(含教授级高工146名)、各类国家一级注册工程技术人员1100多人次。

作为我国最早组建的国家大型综合性设计单位之一,经过五十多年的纵横驰骋和市场竞争的风雨磨砺,公司服务领域早已从单一的机械行业扩展到建筑、电力等二十多个行业。服务方式也从工程设计向前后延伸到工程咨询、勘察、规划、建设监理、项目管理、建筑施工、采购、试车和工程总承包等。近年来,公司为有效应对入世挑战,适应我国勘察设计业改革与发展新形势,不断调整业务结构,在继续做精做强设计咨询业务的同时,积极开拓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业务,大力提高EPC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多年来,公司遵循“为顾客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和“设计精湛,构筑经典,超越期望,追求卓越;生态和谐,节能降耗,绿色环保,创新发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综合治理”的管理方针,完成了一万多项工程;主编、参编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规范80余项;获得国家级奖100多项、各类省部级奖850多项。

公司连年被授予“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获得AAA企业信用评定等级。在建设部对全国一万多家勘察设计单位综合实力和营业收入排名中,连年进入百强榜;在美国《工程新闻记录杂志》ENR对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的统计排名中,连年榜上有名。

公司将凭借强大的综合优势,竭诚为国内外业主提供各类工程建设全方位、全过程服务。

认证奖项

多年来,公司完成了6000多项工程,获得国家级奖75项、各类省部级奖850多项;主编、参编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规范140余项。

公司连年被授予“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获得AAA企业信用评定等级。在全国一万多家勘察设计单位综合实力和营业收入排名中,连年进入百强榜;在美国《工程新闻记录杂志》ENR对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的统计排名中,连年榜上有名。

公司还被授予“中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机械工业文明单位”、“浙江省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机械工业管理进步示范单位”、“机械工业管理现代化企业”、“机械工业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国机集团先进单位”、“浙江省重点建设立功竞赛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主要资质

公司具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具有多个行业的工程咨询甲级和工程造价咨询甲级资质;具有城市规划编制甲级资质;具有施工图审查、基坑支护、压力管道、一二三类压力容器等专项设计资质;具有工程总承包甲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建设监理甲级资质;具有工程勘察、测绘、地质灾害治理甲级资质;具有直接对外经营权。能为国内外业主提供各类工程的规划、咨询、勘察、设计、采购、设备成套、安装、试车、非标设备研制、建筑施工、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建设监理等工程建设全方位、全过程服务。

主要领域

“为顾客创造价值”,中国联合工程公司始终围绕这一经营理念,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管理等综合优势,为顾客提供最大价值的工程建设全方位、全过程服务。

1、工程总承包与项目管理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具有工程总承包甲级资质,拥有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项目管理队伍,建立了工程领域国际通行的包括设计、采购、施工(EPC)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模式和规范科学的项目管理规程,对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保证了工程建设优质高效地完成。基于多年不同领域的工程建设实践,形成了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巨大优势。在立足国内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同时,积极走出国门,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2、工程咨询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具有工程咨询甲级资质,可为客户提供可行性研究、评估咨询、招标咨询、造价咨询、设计咨询、投产后咨询、施工图审查等一系列工程咨询服务。公司拥有专业齐全的一流人才队伍,凭着对工程建设市场的深刻了解和国际先进的工程咨询管理理念,以积极开放的、敢于竞争的心态,迎接国际工程咨询业的挑战。

3、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设计是中国联合工程公司的传统优势所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不仅在传统的机械行业,而且在轻工、纺织、电子、通信、食品、医药、石化、铁道、军工、商物粮等非机械行业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积累了丰富的业绩。

4、工业装备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具有强大的非标设备和生产线开发研制能力,多年来,在大型产品试车站、装配测试线、加工生产线、焊接生产线、热处理生产线、涂装生产线、铸造生产线、工业炉窑、喷抛丸清理设备、无损检测及射线探伤室、覆合金属板材生产线以及其它非标设备和生产线的开发研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5、能源与环境工程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联合工程公司已设计各类中小型热电站和特种电站数百座,在热电联供、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循环硫化床锅炉发电、垃圾和废弃物利用发电、生物质发电、柴油机发电以及电厂烟气治理等领域,形成了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公司努力提升设计大型电站的能力和水平,已经具备了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大型电站的设计能力,为公司能源电站业务的快速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6、民用建筑

上世纪80年代初,公司开始大举进军民用建筑设计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大型公共建筑、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以及大型住宅小区设计方面形成了独特优势。公司总建筑师程泰宁获得国内建筑界的最高荣誉——“梁思成建筑奖”,并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7、城市规划和市政工程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拥有城市规划甲级资质,在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以及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咨询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在市政道路、桥梁隧道、市政园林、城市给水排水以及其它市政工程设计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业绩,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8、 专项工程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具有施工图审查、基坑支护、压力管道、一二三类压力容器等专项设计资质,可为客户提供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与集成、玻璃幕墙设计、基坑支护设计、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机械工业建(构)筑物可靠性检测鉴定等专项服务。

9、岩土工程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具有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程测量、综合工程勘察甲级资质,拥有三位国家勘察大师,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测试、检测、工程测量及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在国内处于领先位置,具有明显的优势。

10、建设监理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具有建设监理甲级资质,拥有一大批经验丰富的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和项目管理专业人员,以高智能、高技术、现代化和规范的建设监理管理,为客户提供各类工程的设计监理和建设监理服务,完成了大量国家和地方重大工程的建设监理任务,确保了一流的工程建设质量,在业内具有很高的声誉。

11、国际业务

我公司是第一批被国家授予直接对外经营权的设计单位之一,多年来已完成各类海外工程100多项,项目遍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积累了丰富的开展国际业务的经验,培养了一批从事国际业务的人才。

2 中国传媒大学

学校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原名北京广播学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以大传播的理念、全媒体的视野,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报刊、出版、网络及新媒体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和"以特色带综合,以综合强特色"的学科专业建设理念,形成了文、工、管、经、法、理、教多学科协调发展,传媒特色鲜明,综合优势突出的信息传播学科专业体系,拥有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学校位于中国北京城东古运河畔,校园占地面积4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3万平方米。

学校现有13个学院,拥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博士点,48个硕士点,3个专业硕士类别,78个本科专业。

作为中国广播影视研究领域的学术重镇,学校为信息传播事业的政府决策咨询、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建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广播电视数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有声语言分中心、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建有教育部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首都传媒经济研究基地,还创办了一批科研特区、研究所等校级科研机构。

学校设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采取函授、夜大、现代远程教育等多种教学模式,建立多媒体、多形式、多层次的继续教育体系,为信息传播领域提供全方位继续教育服务。目前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9个分院、31个函授站、31个远程校外学习中心。

学校通过合作办学在六朝古都南京设立了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南广学院,规划占地面积1660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首期25万平方米建筑已经竣工。学院设立29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9000人。

学校被誉为中国广播影视传播人才的摇篮。50多年来,学校为广播影视系统及信息传播业培养输送毕业生6万多人,培训在职人员35万多人次。校友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支从领导干部到专业人员的骨干队伍,很多人成为著名的记者、编辑、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导演、编剧、制片人、翻译和高级工程技术专家。

学校建有先进的专业实验中心(室)、多媒体校园网、有线电视数字传输网、现代远程教育网和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网。学校努力建设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现代化数字图书馆,藏书105万册,音像资料50万余盒(张),报刊3,000多种,电子报刊8,000多种。

校址:北京朝阳区定福庄一号(东五环外) 北京站乘728路公交车梆子井下既是

现任校长:苏志武 书记:李培元。苏志武,男,1955年10月出生,广西桂林市人,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系毕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校长。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理事,教育部科技委信息学部委员,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常委。

办学特色

学校的以大传播的理念、全媒体的视野,植根广播电视,面向传媒界,为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网络、出版及新媒体竭诚服务,逐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与广播影视事业鱼水相依的行业特色;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开放式的办学特色;多学科兼容,相互交叉渗透充分体现综合优势的学科特色;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育人特色。

发展目标

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传媒大学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高水平传播大学,成为传媒界的人才培养与人才信息交流中心、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中心、文献信息资源汇集与发散中心,成为传媒内容创研与示范平台、传媒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

学校出版物

学校主办《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当代电影》、《电视艺术》、《媒介》、《广告主》等学术刊物,编纂出版《中国广播电视年鉴》、《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年鉴》、《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经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校训

立德、敬业、博学、竞先。

学校学生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156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934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389人;有继续教育在读生16700多人。

学校交流

学校与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传媒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单位,建有亚洲传媒研究中心、欧洲传媒研究中心等国际学术研究机构。

师资力量

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914人,其中专任教师1096人。拥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教授、学者,还聘请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学校设施

学校建有校园多媒体网络、数字有线综合业务网、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网、现代远程教育网,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建有"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实验教学中心"和"广告实践教学中心";多媒体教室、演播馆、实验室等装备精良,功能完善;图书馆形成了信息传播学科内容丰富,纸质、电子、网络形式多样的馆藏体系。

院系设置

学校设新闻传播学部、影视艺术学部、理工学部等3个学部,设电视与新闻学院、广告学院、外国语学院、媒体管理学院、社科学院、影视艺术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动画学院、文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理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等12个学院及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新闻学系、传播学系、电视系、编辑学系、广告学系、广告设计系、公共关系系、国际传播系、国际关系学系、英语语言文学系、外语系、经济管理系、公共管理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法律系、社科系、文艺系、导演表演系、广播电视文学系、摄影系、美术系、录音艺术系、录音技术系、播音系、应用语言学系、动画系、游戏设计系、数字艺术系、中国文学系、语言文化系、通信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广播电视工程系、数字媒体技术系、自动化系、应用数学系、光电学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工程系等 37个系。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博士点、40个硕士点,7个专业硕士点,71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291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4389人。

另外设有独立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学院共设有语言传播系、新闻传播系、艺术传播系、广播电视系、动画系、媒介管理系、国际传播系、信息技术系、艺术设计系、摄影系和语言文学系(基础部)11个系。开设32个本科专业(约60多个专业方向),共有在校生近9000余人。

科研机构

计算机与网络中心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实验教学中心

广播电视数字化工程中心 广播电视研究中心

传媒经济研究所 高等教育研究所

中国系统经济研究中心 传播声学研究所

亚洲传媒研究中心 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

学报 中国广播电视年鉴

图书馆 出版社

学校是中国信息传播领域科学研究的重镇,设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和传媒发展研究院,拥有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有声媒体)、国家级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国际文化贸易研究所及国家非通用语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等6个国家级教学科研机构,另有5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学校名人

传媒大学建校五十余年,在人文社科方面成绩显著,在播音主持、出版编辑、电视制片、文学评论界共有数十名著名校友,老中青三代结合。

1陈鲁豫(凤凰卫视《鲁豫有约》的主持人)

2张蕾(《挑战主持人》全国选拔活动冠军,现任《欢乐中国行》外景主持人)

3杨帆(《挑战主持人》全国选拔活动亚军,现主持《想挑战吗》栏目)

4白岩松(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主持人)

5鲁健(中央电视台《今日关注》节目主持人)

6李咏:(中央电视台《幸运52》、《非常6+1》节目主持人)

7李梓萌:(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新闻联播》节目主持人)

8.罗京:(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主持人)

9.叶延滨:(《诗刊》杂志总编)

10.韩晗:(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著名学者、文艺评论家)

11.崔永元(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实话实说》等节目主持人)

12.毕福剑(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13.李湘(湖南卫视主持人)

14.刘长乐 (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

15.李瑞英(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持人)

16.李修平(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持人)

17.康辉(央视主持人)

18.黄蓉(央视主持人)

19.敬一丹(焦点访谈资深主持人)

20.刘纯燕(央视大风车主持人 金龟子)

21.欧阳夏丹(央视主持人)

22.孙晓梅(央视主持人)

23.王雪纯(央视主持人)

24.文清(央视春晚主持人)

25.周涛(央视春晚主持人)

26.秦方(央视主持人)

27.王蓉 (歌手)《我不是黄蓉》的演唱者

28.段暄 (央视奥运频道足球解说员)

30.张腾岳(央视科教频道走近科学主持人)

31.李雨霏(央视经济频道《生活》、《购物街》节目主持人)

32.梁冬 (原凤凰卫视《娱乐串串SHOW》主持人,后出任百度公司市场副总裁,2007年创办太美科技控股公司,并身任总裁)

33.陈力 (重庆电视台新闻频道节目主持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8: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