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带下
释义

带下,中医病名,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造成白带病的原因很多,如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子宫颈糜烂、子宫颈息肉、子宫内膜炎、宫颈癌等。临床表现常见白带增多、绵绵不断、腰痛、神疲等,或见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或脓浊样,有臭气。若腐臭难闻,当警惕是否有癌变。

详细解释

1、古代称妇科疾病。中医学以为带脉环绕人体腰部一周,犹如腰带。凡带脉以下,名曰“带下”,故妇科病统称之为“带下”。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症并治》:“妇人之病……此皆带下,非鬼神”。 尤在泾 纂注:“带下者,带脉之下,古人列经脉为病,凡三十六种,皆谓之带下病,非今人所谓赤白带下也”。

2、特指妇女阴道中流出黏腻液体的病症。因颜色不同,而有白带、赤带、赤白带、黄带、青带、黑带、五色带之别。多由阴道炎、宫颈糜烂、宫颈炎或盆腔炎引起。

基本概念

以带下量多,或色、质、气味发生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妇科常见病证。又称带下病。临床以白带、黄带、赤白带为多见,常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带下多由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或忧思气结,损伤脾气,或房室不节,年老久病,损伤肾气,脾肾不能运化水湿,带脉失约,以及恣食厚味酿生湿热,或情志不畅,肝郁脾虚,湿热下注,或感受湿毒、寒湿等引起。常见证型有:①脾虚湿盛型带下。证见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稠,绵绵不断,面色不华,食少神疲,四肢不温,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腻,脉缓弱。治宜健脾益气除湿,方用完带汤等。② 肾虚寒湿型带下。证见带下量多,色白清冷,质稀薄,腰脊酸冷,尿频清长或夜尿多,便清溏,舌苔薄白,脉沉迟。治宜温肾固涩,方用内补丸、桂附止带汤等。③湿热湿毒型带下。证见带下量多,色黄质粘稠,甚至黄绿如脓,味臭,或挟血,阴部肿痛瘙痒,口苦,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病因病机

“十女九带”之说,是指女子患“带下病”的很多。正常白带是女子阴道内分泌的无色、无臭的液体,起润滑和防御作用。女子若不注意经期及婚后性生活的卫生,常会引起滴虫、真菌、化脓性细菌(包括淋球菌)的感染而引起白带异常,现分别介绍如下:

滴虫性阴道炎

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它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滴虫感染对孕产妇可能有不利影响。滴虫感染在妊娠期并没有发病率增高的迹象,并且目前也没有资料证实滴虫感染会导致流产、早产或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但国外有报告说,滴虫患者在分娩时容易发生会阴部裂伤,产褥病的发病率也有所增高。至于新生儿在出生时是否会被感染,目前的观察资料显示,新生儿感染滴虫的可能性较小。 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法很多,也有效,但往往不易彻底治愈。治疗必须针对阴道滴虫的生活特点(包括抗药性及宿主机体的情况),选择适宜的疗法才能获得理想的疗效。病原体是阴道毛滴虫。最先发现阴道毛滴虫的是一名法国人,是于1836年从患阴道炎妇女的阴道分泌物中找到的, 1838年正式命名为阴道毛滴虫。寄生在人体的滴虫有三种:口腔毛滴虫、人毛滴虫(寄生在肠道内)和阴道毛滴虫。阴道毛滴虫主要侵犯人体的泌尿生殖系统,它可寄生于女性的外阴皮肤皱褶内、尿道旁腺、下段尿道、前庭大腺、阴道及子宫颈管内;在男性,阴道毛滴虫多寄生在尿道和前列腺中。人体的另外两种毛滴虫是不感染阴道的。通常,健康女性中有一部分人阴道内就带有阴道毛滴虫,但并不引起炎性反应,可能是阴道内环境暂时不适合滴虫生长,也可能因为感染的虫株毒力不强所致。但是当阴道内环境发生改变,有利于滴虫生长时,就可能引起滴虫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是育龄期妇女非常常见的一种阴道炎症,其患病率仅次于霉菌性阴道炎。

滴虫可以通过性生活传播,也可以通过间接接触传播,游泳池、浴池尤其盆塘都可以成为滴虫的传播场所。母亲患滴虫后传染给新生儿也是有可能的。滴虫只有滋养体而无包囊期,对外界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0℃时能存活5天,在3℃~5℃的温度下能生存21天,46℃时存活20~60 分钟,在半干燥的环境中能生存10小时左右,而离开人体后也能存活数小时。知道了滴虫的生物学特性,人们就找到了日常生活中可以消灭滴虫、预防滴虫感染的方法。最简单易行的消毒方法是煮沸法,将被污染的衣物、盆具加热消毒,放在干燥的环境中保存,可以使滴虫灭活。对不适宜加热的物品可用肥皂水长时间浸泡,也能达到消毒目的。

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感染所致。阴道毛滴虫是一种常见于性传递的厌氧性寄生物,在无症状的妇女中约占3~5%,在性传播疾病中约占20~50%。阴道毛滴虫呈梨形,体部有波动膜,后端有轴突,顶端有4根鞭毛,诸鞭毛随波动膜的波动而摆动,无色透明,酷似水滴,阴道毛滴虫极易传播。阴道毛滴虫生活最适宜的pH值为5.5~6。pH在4.5以下时便受到抑制,甚至致死;pH值上升达7.5时,其繁殖可完全被抑制。在妊娠期和月经临来前后,阴道pH值升高,可使阴道毛滴虫的感染率和发病率升高。有些妇女的阴道内虽存在滴虫,但可无任何症状。

真菌性阴道炎

(1)白带增多,有奶酪样凝块。

(2)外阴奇痒,局部灼热、疼痛,严重者坐卧不安。

(3)白带中可查见白色念珠菌的菌丝和孢子。治疗以外用为主,除用2%硼酸水、食醋和0.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部外,尚须内塞制霉菌素。

化脓性阴道炎

(包括淋球菌感染引起):

(1)白带为脓性,可为黄绿色。

(2)局部灼热、疼痛。

(3)可检查到致病菌。

辨证

主症 阴道流出的粘稠液体增多,如涕如脓。 兼见带下色黄,稠粘,如脓如涕,气秽臭,阴中瘙痒,小腹作痛,小便短赤,身热,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滑数者,为湿热下注;带下色白或淡黄,无臭味,质粘稠,连绵不断,面色萎黄,食少便溏,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腻,脉濡弱者,为脾虚;带下色白,量多,质清稀,绵绵不断,小腹寒凉,腰部酸痛,小便频数清长,夜间尤甚,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沉者,为肾虚。

带下是指妇女阴道分泌物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的症状。寒湿或湿热下注,或热毒浸淫,或脾肾阳气亏虚等常可见带下异常。带下一般见于女阴局部感染邪毒,或胞宫等的病变,最常见于带下病。但身体虚弱或痰湿内盛者亦可见带下量多。

临床对以带下为主症的病种尚未确定时,可以带下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

[辨病思路]

1.妇科、产科常规检查,可帮助诊断和鉴别。根据带下的色、质、量、气味等异常改变,常有助于辨别证候之寒热虚实。

2.带下病特指带下量明显增多,或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局部或全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妇科疾病。

3.除带下病以外的疾病而见带下异常,常有:

(1)伴阴部红肿、瘙痒、疼痛者,多为阴器感染邪毒,如阴痒、盆腔炎等。

(2)有阴道出血,或小腹部肿块,或小腹疼痛等表现者,多为胞宫病变。

(3)身体肥胖,带下量多,阴部无其它不适症状者,多因痰湿内盛所致。

(4)中老年妇女带下臭秽或夹血丝者,应疑及胞宫癌等之可能。

4.必要时可作阴道分泌物涂片、细菌培养、B超、CT检查等,以助明确诊断。

[辨证论治]

1.脾虚湿困证:带下量多色白,质粘稠,无臭气,绵绵不断,面色淡白或萎黄,四肢不温,精神疲倦,恶心纳少,便溏,两足跗肿,舌淡胖,苔白腻,脉缓弱。健脾渗湿。

2.胞宫虚寒证:白带清冷,量多,质稀如水,或透明如鸡子清,有腥气,日久不止,腰酸如折,小腹冷感,小便清长,夜间尿多,大便溏薄,面色晦暗,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暖宫散寒、祛湿止带。

3.胞宫湿热证:带下粘稠量多,色黄绿如脓,或挟血液,或浑浊如米泔,有腥秽臭气,阴中灼热瘙痒,或小腹痛,小便短黄,或有腹部掣痛,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清热解毒、除湿止带。

4.瘀滞胞宫证:带下赤白,少腹胀痛或刺痛,行经困难,舌质紫暗,脉弦涩。活血行滞止带。

5.阴虚内热证:带下色黄或赤,阴中灼热,头晕耳鸣,心烦失眠,手足心烧,腰酸,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滋阴清热。

治疗

本病发生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脏腑功能失常,湿从内生;或下阴直接感染湿毒虫邪,致使湿邪损伤任带,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带浊下注胞中,流溢于阴窍,发为带下病。带下色白或淡黄、质粘稠、无臭气、绵绵不断,面色苍白、四肢不温、精神疲倦、纳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缓。带下病的辨证有虚实之分。临床以实证较多,尤其合并阴痒者更为多见。一般带下量多、色白,质清无臭者,属虚;带下量多,色、质异常有臭者,属实。本病的治疗以祛湿为主。脾虚者,健脾益气,升阳除湿;肾虚者,补肾固涩,佐以健脾除湿;湿热者,清热利湿;湿毒者,清热解毒利湿;感虫阴痒蚀烂者,必须配合阴道冲洗和纳药等外治法。治疗以清洗阴部并使用抗生素治疗。治疗时需注意:

(1)所有阴道用药和冲洗,应在月经干净后。

(2)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3)坚持整个疗程,不可半途而废。

(4)洗换下来的内裤要煮沸消毒。

食疗

当子宫、子宫颈、阴道出现病变或者有其他原因时,白带的量、颜色、粘稠度发生变化,称为白带异常,又称带下病。患有此病的女性,除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外,饮食疗法也值得一试。白果豆腐煎:白果10个(去心),豆腐100克,炖熟服食。三仁汤:白果仁10个,薏苡仁50克,冬瓜仁50克,水煎,取汤半碗,每天1料。

藕汁鸡冠花汤:藕汁半碗,鸡冠花30克,水煎,调红糖服,每日服2次。

莲子枸杞汤:将30克莲子(去心),30克枸杞洗净,加水8百毫升,煮熟后食药饮汤,平均每日2次,一般7~10天见效、适用于白带增多。

鱼鳔炖猪蹄:鱼鳔20克,猪蹄1只,共放砂锅内,加适量的水,慢火炖烂调味食,每日1次。

鸡肉白果煎:鸡肉200克(切块),白果10克,党参30克,白术10克,淮山30克,茯苓15克,黄芪30克,煮汤,去药渣,饮汤食肉。每日1料。

扁豆止带煎:白扁豆30克,淮山30克,红糖适量。白扁豆用米泔水浸透去皮,同淮山共煮至熟,加适量红糖,每日服2次。

胡椒鸡蛋:胡椒7粒,鸡蛋1枚,先将胡椒炒焦,研成末。再将鸡蛋捅一小孔,把胡椒末填人蛋内,用厚纸将孔封固,置于火上煮熟,去壳吃,每日2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5: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