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圣泉
释义

怀远圣泉

涂山之巅,禹庙之西,有峭壁千寻,顺盘错石级而下,穿过茂密树丛,越过嶙峋怪石,便可抵达著名的圣泉;若从启母石取道西北,犹为捷便。明代宋濂游涂山时曾于《游涂荆二山记》中载记云:“微径入灌莽,抵岩罅,储泉一泓,味甚甘,复以茅茨,曰圣水亭,取水以萗雨多验。”由此可知,圣泉之名的由来,系因“遇旱,褥雨泉边辄应”的缘故。故“圣泉”又别名“灵泉”。据《嘉庆怀远县志》载:

“涂山西岩有圣泉,旧志云:一名灵泉。”今人则将一泉而二名的圣泉,视为圣、灵二泉了。

泉上摩崖石刻“圣泉”二字,相传为宋苏东坡携爱妾与二子游涂山时亲笔所书。其旁,“灵泉”二字,传为宋濠州太守刘仲光朝觐禹庙,于泉畔祈雨时题刻。

圣泉之水,澄滢甘洌,大旱不涸,四时不竭,汲其煮茗,芳香四溢,若以其煮涂山云雾香蔡,堪称双绝。圣泉上依绝壁,下临深壑,周围树木萧森,怪石骈立,环境险奇幽谧。若值皓月当空,月映二泉之时,犹为清标绝俗,令人叹为观止

喀纳斯月亮湾圣泉

圣泉在喀斯河月亮湾公路旁边,海拔1500米。是公路东侧高山沿岩石裂隙淋滤下渗的泉水,涌水量约0.3升/秒,泉水的碳酸根离子占阴离子总数的95.6%,钙离子加镁离子占阳离子总数的87.1%,水化学成分类型为HCO3—CaMg(碳酸—钙镁)型,pH值为7.9,偏碱性,总硬度为107.6,耗氧量为0.72毫克/升,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为优良的天然饮用泉水。

内蒙古阿拉山“圣泉”

阿拉山温泉: 阿拉山温泉离独山子不足10公里。这个在天山沟壑中的温泉,依山傍水,草木丰茂,云杉独翠,环境幽雅,水温在40℃-64℃之间,又含有多种矿物质以及一些微量元素,能治疗多种疾病。独山子矿区和乌苏市早在此建立了温泉疗养院,成了人们度假、旅游、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福建泉州市安溪蓬莱清水岩寺“圣泉”

安溪蓬莱清水岩寺院门前的蹊径旁有口山泉,泉从峭壁石缝涌出,冰凉清澈,旱涝如故,终年不竭。立碑“圣泉”。

清水岩寺建于宋代,是安溪的主神庙,闻名于闽南厦漳泉等地,更盛名于台湾及东南亚华人社会。历来香火鼎盛。自古至今,远近香客都备有瓶壶,装一瓶清泉回家,全家饮用,据说可以消灾除病,保佑平安。海外香客也循习携此泉水,乘船搭机,飘洋过海到侨居地,让其家人共享。

相传当年开山祖师陈普足高僧,精通医药,并以其山泉配药冶炼成丹,常为世人施药治病,迩遐闻名。每当瘟疾时疾流行年景,登山求医者更众,多有远道而来者,举步拾级上山,不论寒暑,皆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忽见庙前清泉,无不俯首捧水解渴。其中也有些求医者因高僧外出云游,未得施治,返回之后,病体竟然康复,究其因,喝圣泉水也。因此,到寺庙朝拜者汲水回家遂成习俗,千百年来仍盛行不衰。

根据现代科学调查化验得知,清水岩山泉,含有微量元素“硒”。近期医药研究证实,硒素对人体确有治病功效,尤其对肝病,硒素是神奇的“克星”,防治兼佳。

贵阳市圣泉

圣泉: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黔灵镇三桥村下五里。建于明代,是贵州省历史上著名的古迹,圣泉属于间歇泉,一昼夜盈缩约百次。

章丘圣泉传说

在章丘明水西南约10公里之危山北坡处。泉水清冽味甘,烹茶为饮甚佳。井泉北侧有十五六米见方的池泉,常年不涸。清道光《济南府志》记载:昔日有高僧在此建庙,名叫“圣泉寺”。旧时被列为章丘八大景之首,称为“危山圣井”。这里景色秀丽,林木葱郁。清朝邑人靳希孟曾赋《重游圣泉寺》诗赞曰:“一峰侧处一峰横,林木苍苍梵宇清。涧石多年丛细草,山僧少小不知名。经声罄韵空尘世,叠峰流泉列画屏”。

山上建有圣泉寺(又名:元音寺)、元音塔、讲经堂、玉皇阁等,每逢农历的三月三和八月八,当地人民都举办危山庙会。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说起圣井,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一则小故事。

据说有这么三年,危山地区没落个雨点,土地干裂,颗粒不收。当地的老百姓别说吃饭遭遇饥荒,竟连喝水也困难了。

有一天夜里,村民们隐隐听见危山上传来叮叮当当的凿石声。好事者便跑到山上,看有没有人在凿石头,然却什么也没看到。再仔细一听,原来声音是从山壳里面传来的,好像还能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有一好事的村民问道:“里面的在干什么啊” ?没想到里面竟然传出一声应答:“凿井呐”。村民又问:“什么时候凿开啊?”里面又答:“等到扁担开花,铁牛上树。”村民们一听,便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说:“是谁这么能忽悠啊?有谁会相信扁担能开花,铁牛会上树啊!”众人哈哈一笑,没人当真。

第二天正逢山后寨大集。一个村民买了一些干草,用扁担挑着回家,顺便给女儿买的一枝鲜花插在了扁担头上,就这样往回走。此时,有一个叫铁牛的小孩在危山上拾干柴。日近中午时分,便背起干柴往家走。当铁牛走到危山北坡一棵大树下的时候,忽然看到满树上的枯枝,于是,他就爬上了大树折枯枝。这时,铁牛的妈妈来寻找儿子回家吃午饭。她老远看见儿子在树上,就大声喊道:“铁牛,你上树干什么了,还不来家吃饭!”这时,担着干草回家的那村民也正好走到这棵大树下。恰在此时,危山的山坡上突然“哗啦”一声,开了一个大井洞。过路的村民们吓了一大跳,忽见一个和尚从井洞中窜了出来,自言是从天竺国来的僧人。因见危山人民遭受干旱之苦,动了恻隐之心,便遁潜入山中凿了此井洞。

正在众人诧异之际,就见天竺僧用禅杖指着洞口说:“此时不出水,更待何时?”话音刚落,只见一股清水自洞中喷涌而出。捧一口,甜如甘汁,清凉入脾。再寻那大和尚时,竟见他架一片祥云飘然而去。由是,老百姓把天竺僧人奉若神明,称为“圣僧”。那井也就叫做“圣井”,那井中之泉叫做“圣泉”。自此,圣井之水源源不断地流下山来。她不仅滋润着危山周围的土地,养育着当地的父老百姓,而且一直流到平陵城的护城河里,哺育了远古的龙山文化,繁荣着平陵城的经济。

此后,每逢农历的三月三和八月八,当地人民依旧举办危山庙会。远方信客也纷纷慕名而来,庙会时,山上山下,人群如织,一片欢腾景象,商来贾往络绎不绝。危山大寺内的“圣泉书院”里,更有无数文人墨客,或讲学探经,探奇揽胜;或吟诗作赋,挥毫泼墨。那情那景,蔚为大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4: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