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赵同爱 |
释义 | 一、基本情况 赵同爱,女,生于1978年,汉族,大学学历,小学一级教师,城阳区实验小学数学教师,教龄13年,班主任工作6年。 二、主要工作业绩 ㈠主要荣誉: 1.2004年3月评为城阳区"三八红旗手" 2.2004年9月评为青岛市优秀班主任 3.2007年9月被评为青岛市优秀教师 ㈡主要论著: 1.2005年5月教学设计《我学会了吗》被编入《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与课例一年级上册》一书,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2.2006年6月论文《变"越学越难"为"乐学善思"》获山东省论文评选二等奖。 3.2008年6月论文《溢满书香的校园教研》发表在《青岛教育》上。 ㈢公开课、优质课获奖、科研课题成果: 1.2005年1月举行区级公开课《一步应用题》; 2.2009年6月举行区级公开课《倍数和因数》 三、主要事迹 赵同爱同志一直工作在数学教学的一线,教学成绩优异。2005年、2009年两次举行区级公开课,2008年3月在青岛市小学数学公开教研暨"情景串教学课题"城阳结题展示会上进行经验交流,2009年3月在青岛市普通教育研究室进行了课题研究方面的经验交流。 参加工作以来,她对待工作认真、扎实、勤恳、虚心好学,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无论在怀孕期间,还是患病后,她都能克服困难,坚持给学生上好每节课。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赵老师及时为自己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成长途径——模仿、创新。教育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在模仿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针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赵老师灵活变通地进行了大胆地尝试与创新,有了自己的新"模板"。六年后,她成为了校、区、市数学教师的骨干,连年被评为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三八红旗手",2004年3月被评为城阳区"三八红旗手",2004年9月被评为青岛市"优秀班主任",2005年1月还成功举行了区级公开课。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赵老师从来没有想过要得到回报,但她对学生却付出了真挚的爱,是师爱,也有母爱。对于家里贫困的学生,她经常用自己的钱为他们买来学习用品;对于班里思想暂时落后的学生,她总是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去感动学生,并力争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对于学习上比较吃力的学生,她就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无偿地为他们补课,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 2004年8月,她被学校安排接任一年级的班主任,并担任数学教研组长和一年级的级部组长。这项工作对她来说是一个新挑战,从未教过低年级的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所有的工作安排。每天迎着朝阳到校,伴着夕阳回家,整整三年了,她把整个级部和自己的班级都管理的井井有条,并且还指导年轻的新教师上过区级和市级课,自己也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绩,受到学校同事、领导和家长的好评。 新课改、新理念、新教材、新课堂,在全面一新的课改中,赵老师同样也走到了前列。她所撰写的论文《立足课本,设疑激思,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获区一等奖、市二等奖、省三等奖,《浅谈对课的再认识》获市二等奖,《变"越学越难"为"乐学善思"》获省二等奖,《我与双语班同行》获省三等奖,《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初探》获省三等奖,《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进行双语教学之我见》获全国三等奖,撰写的教学案例《我学会了吗?》被编入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与案例》——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一书,2007年4月撰写的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1——第二课时》在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网上发表。2008年论文《溢满书香的校园教研》在《青岛教育》上发表。 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在这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她默默耕耘着、收获着。十年的工作使她深刻体会到,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更离不开自己的不断反思和总结。在反思中总结得与失、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呕心沥血勤耕耘,一片丹心育桃林"。在这三尺讲台之上,她将勇往直前,让自己的青春无悔!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赵同爱老师2004年3月被评为城阳区"三八红旗手 ";2004年9月,被评为青岛市优秀班主任;2007年9月,被评为青岛市优秀教师。赵同爱老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政议政,2007年12月当选城阳区第四届政协委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