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铭锡
释义

个人简介

张铭锡(1896~1976) ,陕西省临潼县相桥镇卢张村人。西北大学专修科毕业,青年时曾协助杨绍麟创办三育小学。后从事医务工作,解放后调往陕西中医研究所,被聘为副研究员。1976年病逝。

人物事迹

杨绍麟出任白水县县长时,张铭锡曾随往工作。1927年和张宏道、张志杰等在田市成立农民协会,开展农运活动。以后他见劳动人民缺医少药,即致力中医研究,从事医务工作。在解放前重西轻中的情况下,他对中医已有较深的造诣。他治病从无穷富之别,贵贱之分,凡病人延请,必亲赴救治。1932年,霍乱病流行时,他不畏疫情染身,奔走乡里为人治病,受到人们的称颂。1943年后,即在县城内挂牌行医,医术渐精,曾用“倒仓法,治愈许权中十余年不愈的胃溃疡,以“芍药甘草汤”治愈尹省三等人的汗漏症,他于平淡中创奇迹,使患者每从危难中获健康,由此医名大振。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中医,把张铭锡吸收为县政协委员同时为他进一步研究中医创造条件。1956年,调到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当他在学习中读到毛主席《矛盾论》、《实践论》之后,从中得到很大启发,深刻地认识到辩证法在中医辨证施治中的指导意义。认为治病就是解决矛盾,在诸症夹杂的情况下,抓住主要矛盾是很重要的。他又常说:“对病要因人因病具体分析,虽同一病而病情不同则治法迥异”。他根据这些道理,结合自己临床经验,曾撰写《用药指南》、《痘疹福音》两个小册子,在县卫生协会上讲解,以提高全县中医水平。

1956年,关中地区曾因误食病死的牛马等畜肉而发生的“乙型外科传染病——皮肤炭疽”。这种病起病急,传染快、死亡率高,临潼骊山镇一带已有发生。张铭锡即以“辨证施治”的方法研制了“疔毒复生汤”与“蟾酥丸”等方剂,对治疗此病效率很高。此方配伍简单,价值低廉,对广大群众尤为合适。受到省内外医界重视。他更进一步总结,写出《中医炭疽疔毒疗法》一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使此疗法发挥了更广泛的疗效。由于他在中医研究上成效显著,于1956年出席了省卫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受到大会的表彰。1957年即调往陕西中医研究所,被聘为副研究员。

1958年,因患脑溢血,自愿退职回家。当他身体稍有好转后,即带徒讲授《伤寒论》、《金匮》等中医学著作,培养中医人才。由于他对《伤寒论》研究较深,曾著《伤寒论心得》一书约数万字,条分缕析,多有新的见解,以油印行世,惜此书与原稿已于“文化大革命”中散失。以后虽因病在家,仍著作教徒,门诊不辍。1976年2月的一天,在他正为病人诊脉审方之时,,突然方笺落地,不省人事,脑溢血二次发作,不幸在诊务中与世长辞,享年72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