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 |
释义 | 基本信息【名称】: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 【类别】:古代兵器 【年代】:战国时期 【尺寸】:通长52.4厘米 【文物原属】:杭州钢铁集团 1995年10月 拨交 【收藏机构】:浙江省博物馆收藏 【文物级别】:一级文物 形制通长52.4厘米 1996年从香港征集 1995年10月,青铜专家马承源先生在香港一古玩店奇迹般地发现了一柄据传出于浙江的越王者旨於睗剑,后在杭州钢铁集团出巨资襄助下,1996年初浙江省博物馆成功征得这件流失的国宝,使之回归越国故里。这把越王者旨於睗剑为铜质,通长52.4厘米,剑作宽从厚格式,中起脊,两从斜弧,双刃呈弧形于近锋处收狭。圆盘形剑首,圆茎上有两凸箍,箍饰变形兽面纹,茎绕丝质缠缑。剑格两面铸双钩鸟虫书铭文,正面为:戉(越)王戉(越)王;反面为:者旨於睗。字口间镶嵌着薄如蝉翼的绿松石,现有部分脱落,脱落处可见红色粘接材料的痕迹。越王者旨於睗剑附有完整的剑鞘,系用两块薄木片粘合而成,外用丝线缠缚加固,再髹以黑漆。剑主越王者旨於睗,即《史记》记载的越王勾践之子鼫与。在他在位的6年(前464——前459年)中,冶师为他精铸了一批兵器,仅青铜剑目前就有多把发现,而保存最为完好的就是这柄越王者旨於睗剑。此剑完整无缺,亮泽如新,寒芒泠泠,虽历二千四百多年的岁月,依然不锈不蚀,风采依旧;剑刃极薄,异常犀利,吹毛可断,加上剑鞘齐全,缠缑完整。集如此多的优点于一身,在出土或传世的吴、越剑中可谓绝无仅有,实为剑中之极品,稀世之珍宝。 文物介绍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该器物剑体宽阔,中脊起线,双刃呈弧形于近锋处收狭。圆盘形剑首,圆茎上有两凸箍,箍饰变形兽面纹,茎绕丝质缠缑。剑格两面铸双钩鸟虫书铭文,正面为:戉(越)王戉(越)王;反面为:者旨於睗。字口间镶嵌着薄如蝉翼的绿松石,现有部分脱落,脱落处可见红色粘接材料的痕迹。 越王者旨於睗剑附有完整的剑鞘,系用两块薄木片粘合而成,外用丝线缠缚加固,再髹以黑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