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扎佐组 |
释义 | 命名贵州区调队1980年命名扎佐群,命名剖面的贵州修文扎佐高坝。 沿革1987年贵州地矿局改称扎佐组,时代归晚白垩世。1997年贵州岩石地层清理组将其时代定为白垩纪三分的晚白垩世(K3)。 特征主要代表两个由粗到细的韵律,由砖红色砾岩—含砾砂岩—泥岩组成。底部以砖红色块状砾岩的出现与下伏寒武纪娄山关群灰白色中厚层细晶白云岩相区分,顶部则以旧州组底部砖红色厚层含砾砂岩为分界标志,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与上覆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厚134.6m,产介形虫Talicypridea spp.; 轮藻Porochara anluensis, P.gongauzhaiensis。为山麓洪积—河湖相沉积。该组分布于黔南修文扎佐、黄平旧州、余灰、施秉和榕江等地,岩性较稳定,厚度变化大,为90~921 m。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除榕江盆地与况家湾组呈假整合外,其余均与前白垩纪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