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阅读苏轼 |
释义 | 版权信息书名:阅读苏轼 ISBN:9787305082801 作者:朱刚 定价:¥16.00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苏轼,一个璀璨的名字,照亮了中国文化艺术的星空。他那特立独行的人格,狂放不羁的个性,以及无人企及的艺术成就,都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文人。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宋文“欧苏”;他的诗与黄庭坚并称宋诗“苏黄”;他的词与辛弃疾并称宋词“苏辛”;他的书法,并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流派之一;他的画,虽略逊于以上艺术形式,但毕竟开创了自成一统的湖州画派…… 想知道更多关于苏轼的生平事迹吗?那就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本《阅读苏轼》,一起走进苏轼的生活。 《阅读苏轼》由朱刚所著。 作者简介朱刚 浙江绍兴人,1969年生。1987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97年获该系中国古典文学博士学位,此后留系任教,2005年升副教授,2007—2009年为日本神户大学特任准教授,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研究员。 从事唐宋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兼及佛教艺术与禅宗。著有《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百家一说》《新译苏辙文选》(合著)《宋代文学通论》《苏轼评传》《苏轼诗词文选评》等。 目录走近苏轼 1.科举士大夫 2.“变法”风潮 3.东南第一州 4.“乌台诗案” 5.东坡居士 6.“庐山真面目” 7.王、苏和解 8.元祜大臣 9.“还来一醉西湖雨” 10.万里南迁 11.海角天涯 12.走向生命的完成 走进作品 1.《江城子·密州出猎》 2.《水调歌头》 3.《日喻》 4.《定风波》 5.《后赤壁赋》 6.《如梦令》二首 7.《试笔自书》 8.《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名家视角 1.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 2.王水照《苏轼的影响》 3.山本和义《诗人与造物》 苏轼年谱 苏轼年谱 书摘传统中国的作家、诗人,多半有官员身份,就是所谓的“士大夫”。不过,同样是士大夫,在唐朝以前和宋朝以后,却有性质上的重大变化。唐朝以前的士大夫多为门阀贵族,宋朝以后则以科举出身的进士为主。 几乎所有民族的历史,都会经历贵族社会的阶段。中国最典型的贵族社会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数量有限的几家贵族以联姻的方式组成集团,把持朝政。如果你有幸出生于这样的家族,那便是血统高贵,有上进心的人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没有上进心的人仅凭血统也可以做官,继承其世袭的特权。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制度下,贵族是不怎么害怕皇帝的(他们最怕的是军阀)。那皇帝虽然至高无上,但为了维持统治基础的稳定,在面对拥有巨大的庄园经济和其他社会资源的贵族时,也必须以理智的方式与他们妥协,朝堂上则表现为虚心“纳谏”。这当然会令“暴君”很不开心,于是著名的“暴君”隋炀帝便发明了一种叫做“进士科”的考试制度,通过考试来获取他所需要的官员。唐太宗虽然比隋炀帝显得更善于“纳谏”,但他也继承了隋炀帝对进士科的重视。等到武则天称帝,遵守封建礼教的贵族们都反对她“牝鸡司晨”,而血统不太高贵的进士们却容易支持她,只要能获得提拔,他们不怎么在乎皇帝的性别问题。所以,武则天就大批地提拔进士。唐代中叶的“安史之乱”以及乱后产生的割据军阀,持续地摧毁着门阀贵族的势力,中唐以后的朝廷,基本上就靠进士出身的官员来维持了。这样,从比较宏观的历史视野来看,唐朝的士大夫阶层就处在“门阀士大夫”向“科举士大夫”转变的交替期,而宋朝以后,便完全进入“科举士大夫”的时代。 相比于门阀贵族,科举士大夫对皇帝和朝廷是更忠心的,他们从考场起家,为“天子门生”,受到皇帝委任,是“朝廷命官”,其中相当一部分并没有显赫的家世,得不到家族势力的支撑,其荣辱沉浮全听朝廷之命,只能与朝廷同呼吸、共命运。这是一个职业官僚的阶层,朝廷依靠科举制度不断为这个阶层换血,保证其活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