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玉米壳二孢叶斑病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玉米壳二孢叶斑病 病原中文名称:玉蜀黍壳二孢 病原拉丁学名:Ascochyta maydis Stout . 病原分类地位:真菌界、半知菌类(无性菌类)、腔孢纲、球壳孢目、球壳孢科、壳二孢属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寄主:玉米 危害部位:叶片、叶鞘 传播因子:玉米病残体、风雨 危害地位:非重要病害 为害症状病原菌侵染玉米叶片和叶鞘。病斑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长1~3厘米,病斑中部褐色或灰色,边缘褐色,周边淡绿色,病斑上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严重发病的,叶片可迅速枯死。 形态特征分生孢子器埋生在病叶或茎组织内,壁膜质,基部分化程度较浅,具孔口;分生孢子双细胞,无色或有时略带浅色,大小8.5~ 13.5×3~4.5(um)。 传播途径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初侵染。发病后,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器,溢出器孢子,随风雨传播,引起再侵染。 发病条件玉米壳二孢叶斑病病与叶鞘内群聚蚜虫有关,七、八月气温高,蚜虫发生猖撅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扩展。天气转凉时,蚜虫分泌的糖液、排出的粪物混合在内发霉,造成外面的块块斑痕,蚜虫在叶鞘内繁殖迅速加快该病害的蔓延,有利于腐霉菌的危害。 发病因素(1)种植密度大,株、行间郁敝,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抗性降低易发病。 (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地,土壤得不到深耕,耕作层浅缺少有机肥;田间病残体多;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植株衰弱,发病重。 (3)肥料未充分腐熟、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残体的易发病。 (4)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易发病,苗期低温多雨,成株期高温、高湿或长期连阴雨的年份易发病,多雨高湿,昼夜温差大,叶片结露时间长,有利于病原菌侵染,发病加重。 防治方法一、农业防治: (1)播种或移栽前,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原和虫原。 (2)和非本科作物轮作,水旱轮作最好。 (3)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种子须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 (4)育苗移栽或播种后用药土覆盖,移栽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剂,这是防病的关键。 (5)适时早播,早移栽、早间苗、早培土、早施肥,及时中耕培土,培育壮苗。 (6)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7)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前撒施或穴施灭菌杀虫的药土, (8)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不用带菌肥料;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9)地膜覆盖栽培;合理密植,及时摘除茎部最低处2~3片叶子,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及时清除病株、老叶,集中烧毁,病穴施药。 (10)及时喷施除虫灭菌药,防治好蚜虫、灰飞虱、玉米螟及地下害虫,断绝虫害传毒、传菌途径;防止病菌、病毒从害虫伤害的伤口进入而危害植株。 (11)高温干旱时应经常灌水,以提高田间湿度,减轻蚜虫、灰飞虱危害与传毒。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 (12)抽雄前喷药,防止蚜虫向叶鞘转移是防治鞘斑病的关键。 二、生物防治: 80%抗菌剂402水剂5000倍液浸种24小时后,捞出晾干即可播种。 三、化学防治: (一)拌种剂: 用种子重量用种子0.2%的10%二硫氰基甲烷(浸种灵)拌种,堆闷24~48小时后播种。 用种子重量0.7%的50%萎锈灵或50%敌克松或40%拌种双或50%多菌灵拌种。 用5%根保种衣剂拌种 拌种方法:先把药剂加适量水喷在种子上拌匀,再堆闷4~8小时后直接播种。 (二)药土: 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份+克线丹颗粒剂或米乐尔颗粒剂1份+干细土20份 干旱缺水地区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点心叶,防治玉米镰刀菌穗粒腐病,防效80%左右 (三)喷施用药: 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 50%复方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1~2次。 发病轻时,不需采取特定防治措施,可在防治其他叶病时予以兼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