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有须蚜外茧蜂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名:有须蚜外茧蜂 拉丁学名:Praon barbatum Mackauer 纲:昆虫纲 目:膜翅目 科:茧蜂科 功能类别:寄生性天敌 寄主昆虫:棉长管蚜 寄主危害作物:棉花 形态特征雌蜂:体长2.20-2.50毫米。触角长2.40-2.50毫米。前翅长2.40-2.50毫米。体黑或褐黑色。头光滑发亮,头后比复眼间距稍宽,近后头处减缩。触角21节,罕见22节,第三节细,是第四节的1.50倍,端鞭节较其它鞭节略长,顶端细。除1-3节外,余节铁锈色,或暗红褐色。后胸背板与并胸腹节均具密毛。翅痣三翅形,长是痣后脉的2倍,痣后脉比痣宽的1.50倍略长,比径脉显著短;肘脉第一段末端稍骨化,比第二段短得多;回脉比肘脉第一段略清晰。腹部发亮,在端部1/3处具一窄陷,顶端圆形,具2个钝尖的端刺。 雄蜂:体长1.80-2.00毫米。触角长2.20-2.40毫米。前翅长2.10-2.20毫米。触角22或23节显著较体为长。全体黑或褐黑色。唇基、上颚、须、臀翅底片与足(跗节尖端除外)暗黄褐色。中、后足基节上部、腿节与跗节色泽变化模糊。 茧:长卵圆形。结茧于蚜虫僵尸与底层之间,僵蚜与茧白色、灰白色或土色。滞育茧较大或深灰褐色。羽化孔或大或小,圆或椭圆形。宽约0.65毫米。通常位于茧纵轴任何一端,罕见在茧底上。 地理分布新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