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油菜蚤跳甲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名:油菜蚤跳甲 拉丁学名:Psylliodes punctifrons Baly 纲:昆虫纲 目:鞘翅目 科:叶甲科 主要危害作物:白菜型油菜及多种十字花科植物。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毫米,宽1.5毫米,长卵形,头、尾稍尖狭,背面蓝色带绿色光泽,腹面黑色。触角黑色,10节细长,基部2、3节棕黄色;足黑色,前、中足胫节带棕色,后足腿节黑色。头顶刻点细密;额瘤不显;触角之间宽,隆凸,唇基着生细毛,触角向后伸接近鞘翅中部,第2、3节等长,第4节较长,端部4节短粗;前胸背板次方形,宽大于长,侧边直形,表面具细密刻点。小盾片无刻点,略具紫色光泽,鞘翅上具粗刻点,排成11纵列。幼虫体长7~8毫米,黄白色,略扁。头、前胸背板,末节背板和各节毛突褐色,末节背板末端分两叉。 生物学特性陕西、甘肃年生1代,以成虫在土缝中或心叶及枯叶下越冬。翌年早春交尾,把卵产在油菜根部四周表土中,3月中旬孵化出幼虫开始为害油菜根茎,夏季主要为害叶片,当植株抽苔开花基部老叶陆续干枯时,幼虫又从叶柄,茎杆中转移或潜到根、茎、分枝或上部未脱落的叶中继续为害。幼虫期约1个月,蛹期18天。5月下旬羽化为成虫,继续为害花、荚,油菜黄熟后转移到土层下或杂草上越夏。秋季油菜出苗后又迁入为害。连作地,往往子叶尚未出土便把幼苗咬死。新羽化成虫有趋上性和群聚性,喜在上端主茎顶、角果尖端集中群聚取食,尤其在油菜成熟不整齐时尤为明显。此外还有趋绿性。成虫在田间由黄熟的植株向晚熟青绿部位集中,遇惊扰时纷纷落地假死,但很快复原,一般不轻易转移。 防治方法于秋季10月中、下旬,成虫产卵前喷洒2.5%辛硫磷粉剂或2%巴丹粉剂每667m22kg,防效优异。 地理分布分布在甘肃、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