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洼镇 |
释义 | 1 吉林松原市宁江区下辖镇该地名在辽宁省有两处,在吉林省有一处。吉林大洼镇大洼是位于松原市区15公里的近郊镇,203国道贯穿全境,综合配套设施非常齐全,具有十分明显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辽宁铁岭大洼镇地处昌图县北部,距县城60公里,区域面积129.51公里。辽宁大洼县大洼镇位于盘锦市大洼县版图的中心地带,是全县政治、文化和交通的中心。 ◎ 地体位置大洼是位于松原市区15公里的近郊镇,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是全区农业科技示范的典型,203国道贯穿全境,综合配套设施非常齐全,具有十分明显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 ◎ 发展思想几年来,镇委、镇政府围绕实施区委、区政府提出的“跨越式”发展战略,积极创新农村经营组织形式,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全镇经济快速发展,先后培育出民乐绿色谷和加工厂、大洼镇青龙犬养殖厂、解放肉食鸡养殖小区,互助黄牛养殖厂等一批龙头企业,建立了民乐绿色食品、万亩优质粮基地、房身瓜菜、互助黄牛养殖等一批市级、区级、镇级示范区;打造了民乐“双屯”牌绿色小米、红干椒、房身香瓜、肉用青龙犬等一批省内、市内、区内知名的农产品品牌,构筑了“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协会+农户”、示范园区+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实现了稳定一产、壮大二产、搞活三产,均衡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 基础设施按照村村通的要求,共硬化道路320公里,达到了村村道路硬化,屯屯通客车,使全镇实现了晴雨通车,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2004年,在大洼镇西侧新建了一座容量为6300KVA的二次变电所,现已完全满足全镇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电。镇内有一座电话交换总量25000门的电信局,全镇有固定和移动电话11500多部,占全镇户数的80%;有有线电视1450多户,有学校33所,其中中学3所,小学30所;有医院3所,养老院3所,大型农贸市场3个,饭店30个,浴池1个,网吧4个,上网户140户,90%以上户住上了砖瓦房。 ◎ 区域经济已实现以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出口,畜牧业和水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建成朝阳、风华二个转基因玉米、大豆生产区;建成民乐、向阳、新兴三个绿色食品(民乐小米、粘玉米、红塔椒,新兴富硒大米,向阳绿色玉米)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建成常家、薛家、东西六等水产业区;建成何廷、华家、长兴等牧业养殖区。以小区基地为中心辐射周边村屯,形成产业带、产业群。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不断拉长生态农业链条,放大生态效益,凸显生态特色,大洼县大洼镇以工业化理念着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化集群,全面提升了农业发展水平和质量。 以兴顺生态养殖小区为依托,大洼镇实行项目入驻市场化招标、养殖项目集约化管理的方法,打造生态畜牧养殖基地集群;以禽昆牧业和锦城鸭厂为龙头,大力发展“农户+合作组织+基地+龙头企业”的产业模式,打造产销一体化的生产基地集群;以振兴、新园、兴顺为依托,建设8个日光温室蔬菜小区,打造绿色棚菜生产基地集群;以欣荣社区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河蟹养殖,重点打造水产养殖基地集群。大洼镇棚菜种植面积6500亩,产量2.4万吨;生猪饲养达到1.5万头,肉类总产量已完成2040吨;河蟹养殖5000亩,毛皮动物养殖21180只;同时,新园、振兴两个棚菜重点种植区还申报了“一村一品”工程和无公害认证。 按照《大洼镇规划设计文本》的规划要求,逐年建设的原则,经过几年的建设,大洼镇现已初具雏型。现在已有超千万元企业6家,超五百万元企业8家,其它小型企业6家落户大洼镇内。镇区内新建楼房21000多平方米,企业厂房26000多平方米,标准住房11000多平方米。 2 辽宁铁岭市昌图县下辖镇◎ 自然状况大洼镇地处昌图县北部,距县城60公里,区域面积129.51公里。全镇有17个村,130个村民小组,7908户,29494人,13.04万亩地。人均占有耕地4.74亩,大部分地块属棕壤土,富含磷钾,土质肥沃。 ◎ 农业信息特产(1)气候条件适宜,年有效积温2900℃,无霜期147天左右,年降雨量657毫米,而且雨热同季。 (2)土壤适宜,人均占有耕地4.74亩,大部份地块属棕壤土,富含磷钾,土壤肥沃,PH值在6-7.5之间。 (3)浅层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块约有1.5万亩,同时,全镇有6000余眼民用井可对房前屋后的马铃薯地块进行浇灌。 (4)从栽种规模和收获时间看,由于连片栽种形成了规模,且收获时正赶上南北大市场的时间差,这样不但时间集中,而且量大,很多外商在路边地头就能成车收购,方便了买主。 (5)从市场需求量和品种的品质上看,由于全县乃至全市及周边地区栽种面积都不大,按现有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城乡市场的需求, 并且栽种的这些品种不但产量高,而且口感好,耐贮存,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主栽品种有:克新8号、新无4号、荷薯7号、治杂8号、海伦特大、讷河白等) (6)从种薯户收益上看,其优势更为明显。栽种一亩马铃薯正常年景产5000斤,均价0.30元,每亩可收入1500元,去掉成本500元,每亩获纯收入1000元,是种玉米的6.25倍,(每亩玉米1200斤,每斤0.40元, 收入480元,去掉成本320元,亩纯收入160元)。尤其我地区一年可栽两茬,下茬繁种亩产2000斤,每斤的1.5元,亩收入3000元,去掉成本800元,还剩2200元,加上头茬1000元,每亩纯收入3200元,这样是种玉米的20倍。 (7)攻克了种薯退化、二茬栽培以及病虫害防治、越冬贮藏等难题,才使这项整套技术得以堆广普及。该研究会被省评为“十佳研究会”。 马铃薯生产在该镇虽有多年栽培历史,但真正起步于1994年。九六年、九七年连续栽培面积超3万亩,总产达1.2亿多斤。九八年栽种面积达到3.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7%,大型连片600多亩栽种户达6158户,占总户数的77.8%,实现总产1.53亿斤(其中商品薯1.4亿斤,种薯1300万斤),总产值6000万元,纯收入4000万元,人均仅此一项可收民1454元。几年来,这些产品行销河北的邯郸、山东的维坊、吉林、内蒙以及省内的沈阳、抚顺、锦州、大连等地。大洼马铃薯已被市科委立为名牌产品,并在大连的蔬菜博览会上入选。今年又被县确定为专业科技示范园区。决心按照上级总署,继续加大农业产业化调整步伐,为实现“每人1.5亩经济田,亩效益1500元”的目标而扎实工作,1999年栽种面积达4万亩,开发节水喷灌3000-7000亩,总产实现2亿斤,产值突破8000万元,人均增收1500元,为振兴当地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3 辽宁大洼县下辖镇◎ 地理位置大洼镇位于盘锦市大洼县版图的中心地带,是全县政治、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全镇面积26平方公里,人口7万人。辖12个社区居委会:站前、向阳、桥南、振兴、四新、兴顺、繁荣、生产、永安、新兴、东升区、兴盛;4个村委会:西三、三家子、西青、大洼,14家事业单位,是集农、工、商、建为一体的综合性城镇。 ◎ 经济综述2006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7110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85000万元,固定资产完成27000万元,其中项目投资18950万元,农户投资1050万元,其他投资7000万元。完成小额贷款73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832万元,劳务输出完成5279人次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00元,小额贷款730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626元。 ◎ 区位优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大洼镇位于大连庄河至内蒙古林西305国道,盘锦至营口港路之间,盘海高速公路横穿境内。路经该镇的国家、省、县级公路5条;乡路交错纵横。这里北距盘锦火车站15公里,南距盘锦港20公里、营口港30公里、鲅鱼圈港50公里。从这里驱车5小时到达北京,1小时到达沈阳,已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 工业发展以工业园区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壮大。园区共引进项目30个,总投资30300万元,实现产值1.6亿元,安排劳动力就业800人。盘锦北方化工燃料有限公司、盘锦弘亨燃料有限公司、辽河油田明源污水处理厂等是园区内的重点项目,其他续建、在建项目进度也不断加快,显现了强大的增长势头。以发展食品工业为主,市县两级政府在大洼镇新园社区开发建设的盘锦食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正在建设之中,它的建成将成为盘锦地区工业发展的一颗璀璨灿的明珠。 ◎ 农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镇有机水稻种植面积实现8000亩。年产有机水稻960万斤。今年改造并新建高标准科技大棚200余栋。年创产值270万元。良种分场正在规划建设3000亩的棚菜小区,在推动棚菜产业化的同时也成为居民增收的新亮点。规划占地500亩,构建的高标准养殖小区使养殖业逐步走向规范化。全镇具有一定规模的各类养殖户850户,肉食鸭、肉食鸡饱养量分别突破50万只、33万只,河蟹养殖面积达到 5000亩。 ◎ 城镇建设城镇建设朝着北方生态园林城的目标迈进。围绕打造“北方生态园林城镇”的发展目标,实施了绿化工程、美化工程、亮化工程、畅通工程和镇容镇貌整治工程。几年来,镇委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累计4477万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共安装305国道两则及镇内主街主路及各巷道路灯1381盏,绿化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植树50万株,栽草坪15万平方米,修路35公里,下暗排8000延长米。现在全镇的亮化、绿化基本结束,我们用几年的时间再造了一个设施完备、路平街整、排水通畅、环境优美的全新大洼镇。 ◎ 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发速度加快。大力规范、引导以湖滨路为重点的旅游、餐饮业;以盘锦循环经济示范区为辐射的食品加工、流通业;以兴隆三百为核心的商贸业;以西城一条街为主的粮食加工、汽配维修业的快速发展。几年间,通过艰苦努力,养老、医疗等保险全部步入正轨,纳入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1250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511人,农民企业职工养老保险4429人,这为他们的生活解除了后顾之忧。参加新型合作医疗2.5万人,从根本上解决了因病治贫的难题。在阳光下操作的“居民评议低保”工作,使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公开、透明,全镇共享受城镇低保1278户2269人,在缓解生活难题的同时,化解了诸多社会矛盾。开办芦苇编织、手工编织、计算机、家政服务、美容理发等培训班10余期,培训人员7000人次,为他们重新走上工作岗位,自主创业创造了条件。 大洼镇正以它雄厚的实力展示着未来的美好前景,7万人民将用勤劳和智慧,在“十一五”规划的宏伟蓝图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创造出更加卓越、瞩目的业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