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英国领事义律 |
释义 | 义律生于1801年,地点应该是萨克森德累斯顿,父亲休·义律(Hugh Elliot)是一名英国官员,母亲则名叫玛格丽特·义律(Margaret Elliot),当时他们一家正随父亲到当地公干。在1815年,义律加入英国皇家海军,在东印度和非洲沿岸一带服役,曾取得上校军衔,直到1828年,他从海军退役,并转到殖民地部工作。投身殖民地服务后,义律在1830年被派往圭亚那保护当地的黑奴,在当地的经历使他成为一位废除奴隶制度的支持者。 驻华商务总监义律于1834年跟随律劳卑勋爵抵达中国,担任贸易专员秘书。律劳卑在同年逝世后,义律获升任为驻华商务副总监,并随后在1836年12月,接替G·B·罗拔臣爵士出任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一职。 义律本人其实是反对鸦片贸易的,他更曾经指出以鸦片贸易赚取利润是英国的耻辱,但他却同时认为中英两国之间应该存在对等和公平的贸易。因此,义律一反律劳卑强硬的作风,在澳门上任后,没有理会伦敦的反对,便着手改善英国与清廷的关系,以恳切的语气致函时任两广总督邓廷桢,表示希望两人能够在广州见面。然而,义律经过多翻交涉仍无济于事,清方始终拒绝接见他。 自东印度公司在1834年失去对华贸易的专利权以后,外商纷纷加入鸦片贸易的行列。为了谋取暴利,英商大量向中国输入鸦片,使中国白银流失的情况更形严重,并造成了空前的“出超”问题。据资料统计,鸦片在18世纪初输入中国的时候,每岁不过200箱,但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前夕,已大幅曾加至每岁30,000箱。虽然清廷已经多番重申禁烟的命令,又在1837年命令邓廷桢驱逐伶仃洋和香港一带水域的鸦片走私活动,但由于烟商以性能良好的趸船装载鸦片,以致走私活动难以捉截。邓廷桢亦曾多番传谕义律,要求他正视走私问题,虽说义律反对鸦片贸易,但受到英国自由党政府和英商的压力,商务总监的权力又相当有限,他只好屈服,漠视清廷的谕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