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英国“掠食者”攻击机
释义

概况

“掠夺者”是英国原布莱克本公司(后并入霍克·西德利公司,后者现又并入英国航宇公司为英海军研制的双座、双发低空攻击机。根据英海军1954年提出的要求,其任务与美国的A-6攻击机相类似,能借助于较完善的地形跟踪雷达和显示设备。以低空高亚音速突防,对纵深目标进行轰炸。同时也能携带侦察设备,进行照相侦察。 1955年7月,英海军与布莱克本公司正式签订研制合同,共制造20架原型机。第一架原型机于1958年4月开始试飞。1959年10月签订首批生产型制造合同。第一架生产型于1961年3月出厂,1962年7月正式装备部队。 几十年间,它不仅在英国皇家海军航空兵(Fleet Air Arm,FAA)服役,而且还被皇家空军和南非空军采用,其服役生涯之长甚至超过了设计者原先的期望值。1991年,12架“掠夺者”参加了海湾战争,隶属第12中队,使用多种制导武器对伊拉克目标进行了攻击。1994年该机全面退出现役,成为参与海湾战争的英军作战飞机中第一个全部退役的机型。

“掠夺者”原型机

“掠夺者”的20架原型机的用途如下:前9架用于公司试飞。1号机作气动力试飞;2号机用作气动和颤振试飞;3号机用于发动机试飞;4号机带可折转的机头罩和机翼、着陆钩,用作舰上使用试验;5号机带可翻转弹舱门和外挂架,作军械试验;6号机用作电子设备试飞;7、8、9号机系预生产型,具有生产型的设计特点,带有全套电子、导航设备和军械。第10~14号机与9号机相同,供航空部作发展研究用。最后几架供海军部队用于使用试验。 “掠夺者”共制造了约200架(包括原型机),全部 20 架预生产型飞机到 1961 年底之前都已经完成了首飞,但也蒙受了更多损失。1960 年 10 月,一架原型机在飞行过程中因为设备故障而坠毁,两名机组成员安全地弹射逃生。1961 年 8 月,另一架原型机在进行舰上试验时,在起飞过程中坠毁,两名机组成员因未能及时逃离飞机而溺水身亡。不过试飞项目总的来说进展顺利。

主要机型

“掠夺者”SMK1

“掠夺者”SMK1 最初的生产型,系海军用舰载攻击机。动力装置与原型机相同,为两台原布里斯托尔·西德里公司的“小吉伦”101涡喷发动机,单台推力3,200公斤。共订货40架,第一架于1961年3月出厂,1963年交付完毕。

“掠夺者”SMK2

SMK1的发展型。机体基本上同SMK1型,仅翼尖稍加长。动力装置改为两台罗耳斯·罗伊斯公司的RB.168-1A“斯贝”101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推力5,035公斤。飞机的性能(包括作战航程)有较大改进。共改装了两架原型机,第一架于1963年5月试飞。1962年提出生产订货,共84架。第一架于1964年6月试飞,1965年开始进入海军服役,1968年交付完毕。1972年由于英海军航空母舰退役,舰队航空兵的攻击任务移交给英空军,近70架SMK2型被改型为空军型“掠夺者”SMK2A和“掠夺者”SMK2B,移交给英国空军使用。海军保留的SMK2则将编号改为SMK2C(不带“玛特耳”空对地导弹)和SMK2D(带“玛特耳”空对地导弹)。

在“掠夺者”SMK2的基础上之后逐渐发展出“掠夺者”SMK2A、“掠夺者”SMK2B 型号。

由海军的SMK2按空军要求改装而成,不能携带“玛特耳”空对地导弹。后来所有的SMK2A又逐步改为SMK2B型。 “掠夺者”SMK2B 空军用的陆基攻击/侦察型。起飞重量大于海军舰载型。加强了起落架,增加了外挂架,机载设备也作了改进,以携带“玛特耳”空对地导弹,并可在弹舱内带照相侦察设备。空军共订货43架,已在1977年交付完毕。另外由海军的SMK2改装了一些,改装的SMK2B在机身弹舱门外面可挂一个1,923升副油箱。另为英国皇家飞机研究院专门制造了3架,用于各种武器的发展试验。后来又订购了两架,由皇家雷达研究院用作雷达试飞台。该机的工夹具及型架仍然保留着,便于飞机改型和继续生产使用。

“掠夺者”SMK50

“掠夺者”SMK50 为南非生产的陆基攻击型。基本上同SMK2,在机尾加装一台罗耳斯·罗伊斯公司的BS.605助推火箭发动机(推力3,630公斤,工作时间30秒),缩短了起飞滑跑距离。共订购16架,1965年开始交付,已交付完毕。

此外,剑桥马歇尔公司在1974年将两架SMK2型进行改装,用于与“狂风”电子系统发展有关的“超载超时试验”。此机与SMK2的区别有:机头延伸、雷达罩下垂、总长加长到20.42米、机腹下激光装置装整流罩、炸弹舱门上照相机窗口外快门有整流罩、翼下带照相设备吊舱。其基本空重为15,200公斤,正常起飞重量20,952公斤,最大起飞重量22,978公斤。

“掠食者”结构

机翼

悬臂式中单翼。1/4弦线后掠角是变化的,根部为40°,中段为38°36′,外段为30°12′。薄翼型。翼根弦长4.14米,翼尖弦长2.44米。无下反角,安装角2°30′。全金属多梁盒形结构。内翼段有两根高强度合金钢前、后梁和一根铝合金辅助梁,外翼段只有两根铝合金大梁。蒙皮为铝合金机械加工整体加强壁板。内、外翼后缘分别为襟翼和副翼,两者均为铝合金铆接件。副翼用复式串联作动筒操纵,可与内侧襟翼一起放下形成全翼展后缘襟翼。机翼采用前缘和后缘吹气附面层控制,用以提高起飞着陆时机翼的升力。此吹气系统也用于机翼和平尾前缘以及发动机和进气道的除冰。吹气缝构件、外翼前缘和后缘吹气导管等均用尼木镍合金制造。为适应舰上停放,外翼段可用液压向上折起。

机身

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分为机头、座舱,中机身、后机身和减速尾锥。雷达罩用多层玻璃布制成,并蒙有氯丁橡胶抗腐蚀层。中机身的主要构件是3个机械加工的铝合金加强隔框,分别与机翼的三根梁对合。中机身上半部为整体油箱,下半部为武器舱。发动机短舱在中机身两则,防火壁和隔热护板都是钛合金制造的。后机身主要是电子设备舱,靠垂尾根部进气口进入的冲压空气冷却。尾锥由两块减速板组成,借助液压向左、右两侧打开,用于俯冲时减速。

尾翼

悬臂式全金属T型尾翼。全动式平尾由于采用减速尾锥而被置于垂尾顶端。平尾和垂尾的结构与机翼相同,也采用机械加工整体蒙皮。电驱动的平尾配平襟翼仅在副翼偏转时使用。所有操纵面均由复式串联作动筒驱动。平尾下表面前缘的后面也有附面层控制用的吹气缝。

起落架

主起落架用液压向内侧收入发动机短舱下方的轮舱内,前起落架向后收入前机身座舱下面。前、主起落架均为单轮,均采用全油液式减震支柱。采用无内胎轮胎,前轮尺寸60.96×16.76厘米,主轮尺寸88.90×25.40厘米。前轮可液压操纵转向±48°。主轮采用双盘式防滑刹车装置。在后机身腹下有着陆钩。

动力装置

两台罗耳斯·罗伊斯公司的RB.168-1A“斯贝”101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推力5,035公斤。机身内8个整体油箱的总载油量为7,092升。此外,弹舱门下可挂一个1,932升副油箱,也可在弹舱内带一个2,000升的油箱和在翼下内侧挂架上挂一对1,955升副油箱。在机头左侧有可拆卸的空中加油受油杆。用作空中加油机时,总载油量可达12,979升,在右翼下内侧挂架上挂一个MK20B或MK20C型空中加油输油箱。

座舱

两个座椅串列,均采用马丁·贝克公司的零-零弹射座椅。共用一个座舱盖,用电驱动向后滑动打开,但可以分段单独抛盖。风挡可抗鸟撞击,用金箔夹层电加热防冰。

系统

采用液氧系统。座舱有空调和增压系统。主液压系统压力为281公斤/厘米2,供飞行操纵用的辅助液压系统压力为232公斤/厘米2。两台30千伏安交流发电机,两台发动机各带动一台。应急电瓶组可供电20分钟。

机载设备

标准设备包括高频和超高频-甚高频通讯设备、大气数据系统、多普勒雷达导航系统、主陀螺仪、附带地形告警的搜索和火控雷达、攻击瞄准和计算系统。

武器挂载

在可翻转式弹舱门内侧可装4颗454公斤的MK.10炸弹。翼下4个挂架的典型外挂武器各为:一颗454或两颗250(或225)公斤的炸弹,或装一个18枚68毫米火箭的发射巢,或一个装36枚50.8毫米火箭的发射巢,或一枚“玛特耳”空对地导弹。弹舱内也可装一照相侦察设备舱,包括一台F97垂直夜间照相机和6台F95昼间照相机(3台垂直的,两台倾斜的,一台前视的),可供低、高空照相。

基本参数

外形尺寸

翼展 13.41米翼展(折叠后) 6.07米

机长 19.33米

机高 4.95米

机翼面积 47.82米2

机翼后掠角(1/4弦线) 40°-38°36′-30°12′

机翼展弦比3.55

主轮距3.62米

前主轮距 6.30米

重量及载荷

正常起飞重量 20,865~25,4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 28,123公斤

正常着陆重量 15,876公斤

燃油量(机内) 7,092升

(外挂) 5,840升

载弹量(最大) 7,257公斤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高度 9,100米)M0.92

(高度61米)M0.85

最大巡航速度(高度 900米) 917公里/小时

转场航程 6,400公里

作战半径 805~968公里

起飞滑跑距离(飞机重量为20,865公斤时)720米

(飞机重量为25,400公斤时)1,160米

着陆滑跑距离(飞机重量为15,876公斤;海平面,国际标准大气960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