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意识光谱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 《意识光谱》 作 者:【美】肯·威尔伯,杜伟华,苏健译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1-7-1 ISBN: 9787547016077 开本: 16开 定价: 65.00 元 内容简介本书是超个人心理学大师肯?威尔伯闭关3个月完成的发轫之作,他将人类意识本质比喻成彩虹光谱,从阴影到自我,再上升至心智与灵魂,最终证入不二境界的灵性之圆满。 肯?威尔伯以惊人的归纳研究能力,整合了心理学、心理治疗、神秘主义与东西方各大宗教的灵修,也统合了哲学、社会学、超个人心理学、人类学、神话学、经济学、生物学、物理学等诸多领域,形成意识的“大统一场理论”。开始了超个人心理学的一次革命。 本书自1974年完成之日起,历经3年磨砺,被33家出版社拒绝发行。问世之后却震惊世人,成为继阿罗频多《神圣人性论》、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怀海德《过程与实在》之后,20世纪最伟大的第四本哲学著作,成为当代整合心理学与灵修的重要参考。 作者简介肯·威尔伯,美国最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之一,超个人心理学大师。1949年生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城,大学主攻医学方向,在攻读生物化学研究生时,毅然退学,成为一位自由撰稿人。并成为美国最畅销的学术类作家,其成名之作《意识光谱》出版逾30年,时间证明它的确不愧为超个人心理学的经典之作。他的作品还包括《万法简史》《恩宠与勇气》《一味》。 目录目录 第一部分 上溯空性 第1章 序章 第2章 认知的两种模式 第3章 实相就是意识 第4章 时间与永恒,空间与无垠 第5章 光谱的演化 第6章 传承 第二部分 下及万有 第7章 整合阴影 第8章 伟大的过滤器 第9章 人马座 第10章 无人之地 第11章 万事俱足 ............. 试读章节第一版前言 “没有哪一种关于灵魂的科学不以形而上学为基础,不以灵性的救赎为方式。”有的人可能会说这本书的全部目的说到底就是赞同并阐释这句弗里肖夫?舒昂(Frithjof Schuon)的名言,这句任何地域、任何时代中的伟人、贤者和大师们都曾体行的名言。在现代,我们有关灵魂的科学已经衰退到研究老鼠在迷宫中摸索的反应、个体的“恋母情结”,或者底层的“自我”发展的地步,这样的退化不仅使我们的双眼被蒙蔽,看不见灵魂的深处,而且还彻底破坏了对我们自己传统的灵性理解,并以人的单向视见让这些科学变得了无生趣,成为了单调乏味的陈词滥调。位列其上的被否认,置于其下的又被忽视(我们不得不这样)处在中间阶层的变得麻木不仁。我们可能只知道等着观察一只老鼠会在相同的环境下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或者在稍深一些的阶层中,也只会在本我的残羹剩饭中寻求灵感。 尽管听起来可能很古怪,但我并不想质疑我们涉及灵魂的科学的特殊状态,而只是质疑那个状态下的灵魂占具的垄断地位。坦率地讲,这卷书的主旨就是:意识是连续的,或者说在表面上由多个阶层组成;而每种主流心理学、心理疗法以及宗教流派强调的是不同的阶层;因此不同的流派并非互相矛盾,而是互相补充的,每一种理论在其所在的阶层上都或多或少是正确而有根据的。这样看来,就可能真正形成一种有关意识的博蕴万学的综合体。这是一种综合体,而非折中主义,它平等地看待弗洛伊德、荣格、马斯洛、罗洛?梅、伯尔尼,以及其他杰出的心理学家的洞见,还有佛教和克里希那穆提教派伟大精神贤者的真知灼见。正如舒昂想要告诉我们的那样,这将让心理学扎根于形而上学的富饶土壤中,并丝毫不会伤及它的一枝一叶。在接下来的文字中,我相信,读者将不仅能够找到自我、超我以及本我的空间,而且还能找到整个有机体、超个人自我的空间,乃至最后找到宇宙意识,这是所有的来源与基础。 我在1973年的冬天撰写了本书,当时我就快完成博士研究生的学业了。无须赘述,在这过渡期间我发表了许多重要而中肯的书籍和文章,而我自身对于光谱心理学的想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于是我用文字将它们记录下来,其中包括第10章中的一张相当详细的表格,并且补充了涉及最新研究进展的一些参考书目。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