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易经——中国古代国家学说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 易经——中国古代国家学说 作 者:郑树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9月 ISBN: 978-7-80741-926-6 开本: 16开 定价: 68.00 元 内容简介本书推翻了两个千古定论:其一,六十四卦的排列东鳞西爪;其二,《序卦》。 首先,本书从一个前人未涉及的角度,将先王伏羲八卦图分解为菱形和矩形。相应地,将六十四卦分为三类:菱形卦、矩形卦、菱形加矩形卦。继之,又将每一类卦分为四种卦:菱形类的纯错卦、纯综卦、错综之错卦、错综之综卦;矩形类的纯错卦、纯综卦、错综之错卦、错综之综卦;菱形加矩形类的山雷卦、雷山卦、风泽卦、泽风卦。通过这样全面的、立体的、科学的分析,本书揭示了《易经》文本结构:纯错卦+错综之错卦为篇目卦,将《易经》分为上篇和下篇,篇目卦分位于篇首和篇尾。卦义上,篇目卦为《序言》(上)和《序言》(下);其间的综卦为正文,正文由两个八字框组成,菱形错综之综卦为章目卦,将两个八字框隔开,将上篇、下篇分为第一章和第二章;矩形错综之综卦为节目卦,将第二八字框分为次八字框一、次八字框二,将第二章分为第一节和第二节。所以,六十卦的排列不是东鳞西爪,而是错综有数的。 接着,本书坚持立足商周史、古礼、文本结构取义的三原则,依据《周礼》、《礼记》、《仪礼》、《竹书纪年》、《史记》、《诗经》等古代典籍及其注疏和正义,解析了卦、爻辞。结合卦类、卦种的分析,本书揭示了卦象、卦序、卦数、卦理与卦义之间的密切关系,揭示了它们是怎样共同阐述一个主题——“殷之末世,周之盛德”、“文王的与周王之事”。从而推翻了《序卦》关于卦义的定论——卦与卦之间为因果关系。最终,我们发现,记叙历史并非《易经》的最终目的,它是以六十四为蓝本,以先周历史为背景,以先周王公大臣的个人命运为线索,以分析商、周国家兴衰为手段,提出一系列关于国家建设的学说。 作者简介郑树梅,1986年7月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外语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 图书目录 目录 001 《导言》 001 一 《易经》的相关知识 002 (一) 卦义的表达 1、象 2、辞 003 (二) 卦的衍生——参五以变,错综其数 1、参五以变——八宫法 2、错综其数——《序卦》法(通行本) 3、卦的种 (1)对卦的垂直关系——综卦 (2)对卦的平行关系——错卦 (3)对卦的既垂直又平行的关系——错综卦 (4)对卦的对角关系——交卦 007 (三)卦的分类——先王伏羲八卦图与卦的分类 1、菱形一类四种十对二十卦 2、矩形一类四种十对二十卦 3、菱形加矩形一类四种十六对三十二卦 011 (四)整齐划一的六十四卦图 011 二 确立卦、爻辞的取义原则 012 (一)原则第一——立足商周史取义 013 (二)原则第二——立足礼取义 015 (三)原则第三——立足文本结构取义 016 (四)原则第四——筮词 —————————————————————————— 020 第一章 篇目卦——错卦 020 第一节 篇目卦之一——菱形错卦——王卦和王业卦 020 一 天地相生卦——商与周之间和合相生的关系 021 (一) 地地《坤》(2)——先周三王 028 (二) 天天《乾》(1)——先商王武丁,周人的理想君王 033 (三) 地天《泰》(11)——周之兴盛 037 (四) 天地《否》(12)——商之衰退 041 二 水火不容——商与周之间水火不容 041 (一) 水水《坎》(29)——周文王的牢狱生活 044 (二) 火火《离》(30)——商纣王的宫廷生活 047 (三) 水火《既济》(63)-火水《未济》(64)——王业已成和王业未竟 049 第二节 篇目卦之二——矩形错卦——臣卦和臣业卦 051 一 山雷、风泽伴天地 051 (一) 泽雷《随》(17)——商之周公跟随商 055 (二) 山风《蛊》(18)——商之周公确立继承制 058 (三) 山雷《颐》(27)——周之周公姜太公立齐国 062 (四) 泽风《大过》(28)——周之周公姜太公佐周王 065 二 山雷、风泽伴水火 066 (一) 风山《渐》(53)——商之周公蚕食商 070 (二) 雷泽《归妹》(54)——商之周公之后齐家佐王 073 (三) 风泽《中孚》(61)——颂周公一 077 (四) 雷山《小过》(62)——颂周公二 079 第三节 小结篇目卦 079 一、 卦类 080 二、 卦序 080 三、 卦象 081 四、 卦义 ————————————————————————————— 084 第二章 上篇的章目卦、节目卦 084 第一节 章目卦——菱形错综之综卦《泰》(11))-《否》(12) 084 一 第一八字框——先周初设官僚机构——五官 086 二 八字框之风泽卦——敬顺商王 086 (一)风天《小畜》(9)——周公敬顺商王 089 (二)天泽《履》(10)——商臣敬顺商王 093 三 八字框之山雷卦——地官司徒之一 093 (一)水雷《屯》(3)——地事之一,建侯立家 097 (二)山水《蒙》(4)——人事之一,成人之礼 101 四 八字框中间之卦——菱形综卦 101 (一) 水地《比》(8)——菱形综卦之一,春官宗伯事鬼神 106 (二) 地水《师》(7)——菱形综卦之二,夏官司马征兵、征 伐 109 (三) 天水《讼》(6)——菱形综卦之三,秋官司寇断狱讼 111 (四) 水天《需》(5)——菱形综卦之四,商贸卦 114 五 小结第一八字框 115 (一)卦类 115 (二)卦序 115 (三)卦象 116 (四) 卦义 117 六 章目卦——菱形错综卦之综卦《泰》(11)-《否》(12) 117 第二节 节目卦——矩形错综卦之综卦《随》(17)-《蛊》(18) 117 一 第二八字框——先周官僚机构的完善——六官 119 二 八字框山雷卦——天官冢宰之卦 119 (一)天雷《无妄》(25)——臣正,戒除无而妄想之念 121 (二)山天《大畜》(26)——臣忠,周公大会 124 三 八字框风泽卦——地官司徒之二 124 (一)天火《同人》(13)——地事之二,扩大野 128 (二)火天《大有》(14)——地事之三,敛财献王 130 (三)地山《谦》(15)——人事之二,教之以德 132 (四)雷地《豫》(16)——人事之三,教之以艺 135 四 八字框中间卦——春夏秋冬四官之卦 135 (一)山地《剥》(23)——春官之二,事鬼神之二(未解) 135 (二)地雷《复》(24)——春官之三,事鬼神之三(未解) 135 (三)火雷《噬嗑》(21)——夏官之二,军献 138 (四)山火《贲》(20)——夏官之三,威风凛凛虎贲氏 140 (五)地泽《临》(19)——秋官之二,临政 142 (六)风地《观》(20)——秋官之三,观政 145 五 小结第二八字框 145 (一)卦类 146 (二)卦序 147 (三)卦象 147 (四)卦义 149 六 节目卦——矩形错综卦之综卦《随》(17)-《蛊》(18) ———————————————————————————— 151 第三章 下篇的章目卦、节目卦 151 第一节 矩形综卦——王道卦 151 一 商纣王覆灭的根本原因 151 (一)泽山《咸》(31)——色荒 153 (二)雷风《恒》(32)——失常法 156 二 周文王兴周之主要手段 156 (一) 山泽《损》(41)——损人益己 159 (二) 风雷《益》(42)——益人益己 161 三 周武王,真龙天子 161 (一) 雷雷《震》(51)——真龙天子现世 163 (二) 山山《艮》(52)——大行封建 165 四 周公摄政、还政 165 (一) 风风《巽》(57)——未解 167 (二) 泽泽《兑》(58)——未解 167 五 小结矩形纯综卦 167 (一)卦数、卦类 168 (二)卦象 168 (三)卦序、卦义 169 第二节 下篇的章目卦——菱形错综之综卦《既济》(37) -《未济》(38) 169 一 第一八字框——殷之末世,纣王之事 170 (一)天山《遁》(33)——不敬天 172 (二)雷天《大壮》(34)——战略错误,镇压东夷 175 (三)火地《晋》(35)——敛卫国之财 178 (四)地火《明夷》(36)——内讧 180 (五)风火《家人》(37)——公田瘦,私田肥 182 (六)火泽《睽》(38)——逆商王者亡 186 二、小结第一八字框 186 (一)卦类 186 (二)卦序 186 (三)卦义 187 三 章目卦——菱形错综之综卦《既济》(37)-《未济》(38) 187 第三节 节目卦——矩形错综之综卦《渐》(53)-《归妹》》(547) 188 一 次八字框一——周之盛德之一,文王之事——兴周 189 (一)水山《蹇》(39)——周文王以诚待盟国 191 (二)雷水《解》(40)——周文王以射交盟国 193 (三)泽天《夬》(43)——未解 193 (四)天风《姤》(44)——未解 193 (五)泽地《萃》(45)——天现吉兆,五星连珠 196 (六)地风《升》(46)——周文王受命为王 198 二 次八字框二——周之盛德之二,武王之事——立周 198 (七)泽水《困》(47)——周武王惩治殷商之官宦 201 (八)水风《井》(48)——周武王修改井田制 204 (九)泽火《革》(49)——周武王革命 206 (十)火风《鼎》》(50)——周武王定鼎周王朝 209 四 节目卦——矩形错综之综卦《渐》(53)-《归妹》(54) 208 小结第二八字框 208 (一)卦数、卦类 209 (二)卦象、卦序 210 (三)卦义 ———————————————————————————— 211 结语 211 一 《易经》历史背景——百年王臣 二 《易经》——中国古代国家学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