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仪鸾殿
释义

名词解释

仪鸾殿,宫殿名。隋大业间有野雀飞集宝城朝堂前,有人为奉承皇帝,诈称鸾凤来临,因于其地建仪鸾殿。后作为慈禧太后的寝宫。

慈禧寝宫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慈禧太后开始在北京西苑兴建她的寝宫,作为其卷帘归政后的颐养之所。寝宫起初并未命名,因主殿形制为前后进深两卷,所以相关图籍呼之为两卷殿。至迟到光绪十四年(1888年)四月十八日,《现修活计簿》才把两卷殿的名称改为仪鸾殿,六月初八日按挂匾额。翁同龢在其六月二十三日的日记中写道:移居仪鸾殿新室,即两卷殿,前此油漆未齐,今日始进匠搭棚,即日移居。次日(甲辰)光绪第一次在仪鸾殿向慈禧太后问安。

历史上的仪鸾殿

然而仪鸾殿之名并非在历史上首次出现,最早见于隋东都洛阳之西苑。据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的研究,隋之西苑即显仁宫,又称会通苑,在洛阳城之西侧,隋大业元年(605年)与洛阳城同时兴建,是历史上仅次于西汉上林苑的一座大型皇家园林。

唐代改名东都苑,武后时名神都苑,面积收缩大约一半。苑址范围内是一片略有起伏的平原,北背邙山,西、南两面都有山丘作为屏障。洛水和谷水贯流其中,水源十分充沛。洛阳西苑是一座人工山水园,园内的理水、筑山、植物配置和建筑营造的工程极其浩大,大体上沿袭汉以来一池三山的宫苑模式。隋洛阳西苑仪鸾殿的来历见于《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二《隋纪六》。隋炀帝大业十一年(615年)三月有二孔雀自西苑飞集宝城朝堂前,亲卫校尉高德儒等十余人见之,奏以为鸾。时孔雀已飞去,无可得验,于是百僚称贺。诏以德儒诚心冥会,肇见嘉祥,擢拜朝散大夫,赐物百段,馀人皆赐束帛;仍于其地造仪鸾殿。高德儒因指孔雀为凤鸾而得宠,没有想到的是仅两年之后,他却因此丧命。

南宋人洪迈《容斋续笔》卷十六《高德儒》载唐高祖起兵太原,使子建成、世民兵击西河郡,执郡丞高德儒,世民数之曰:‘汝指野鸟为鸾,以欺人主取高官,吾兴义兵,正为诛佞人耳。’隧斩之,自余不戮一人。唐太宗并没有因高德儒的谄媚丑行而迁怒于洛阳西苑仪鸾殿,相反还曾歌之咏之,作有《仪鸾殿早秋》一首,诗曰:寒惊蓟门叶,秋发小山枝。松阴背日转,竹影避风移。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欲知凉气早,巢空燕不窥。并命许敬宗作《奉和仪鸾殿早秋应制》一首:睿想追嘉豫,临轩御早秋。斜晖丽粉壁,清吹肃朱楼。高殿凝阴满,雕窗艳曲流。小臣参广宴,大造谅难酬。《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法师曾在洛阳仪鸾殿拜谒过唐太宗。

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从印度取经返回长安。当时太宗正在东征高丽,于是先令朝廷留守房玄龄接待,安排玄奘住宿在弘福寺内。壬辰(二十三日),法师谒文武圣皇帝于洛阳宫。二月已亥(初三日),见于仪鸾殿,帝迎慰甚厚。太宗想请法师罢佛还俗,共襄庶政,被玄奘法师婉言谢绝。此后,唐高宗欲封禅泰山,时久雨不爽,于是命在嵩山修行擅长止雨之术的道士刘道合在洛阳仪鸾殿祈天。《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二《列传第一百四十二隐逸》载高宗及将封太山,属久雨,帝令道合于仪鸾殿作止雨之术,俄而霁朗,帝大悦。显然,慈禧太后在北京西苑的寝宫仪鸾殿之名典出隋唐洛阳西苑。除仪鸾殿之名外,北京西苑仪鸾殿(正殿)后德昌殿、延庆楼的名称亦均取自隋唐洛阳西苑。

新旧仪鸾殿

《唐六典》载:洛城西门,其内曰德昌殿,北曰仪鸾殿,南出曰延庆门。清代北京西苑仪鸾殿前后历经两次兴建。旧仪鸾殿建于光绪十一年至十四年,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毁于火。新仪鸾殿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择地另建,至三十年(1904年)建成。新仪鸾殿在民国时改称怀仁堂,并在院落上空覆盖混凝土结构的罩棚。1987年曾对怀仁堂进行过全面修缮。关于新仪鸾殿的基址,许多研究不明就里,误以为在原址重建。实际上,在旧仪鸾殿原址建造的是仿长春园西洋楼海晏堂的中海海晏堂与仿俄馆。也许是将中海海晏堂误以为新仪鸾殿的缘故,有研究称新仪鸾殿为一西式楼房,建成后,命名佛照楼。佛照楼之名,未见于任何清代文献记载,应为野史讹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7:4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