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桥乡 |
释义 | 1 河南内乡县大桥乡乡情概况 大桥乡位于内乡县城南,距县城7公里素有内乡南大门之称,豫249省道纵穿其境,总面积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081亩。辖15个行政村,17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5%以下,是一个经济、文化、通讯、交通都比较发达的郊区型乡镇。 ◎ 行政区划大桥乡位于河南省内乡县境南部,距县城7公里,南与邓州市罗庄,十林乡接壤。乡政府驻大桥,故名。南北长,东西宽,面积57.8平方公里。 该乡辖灵山、南王、郑营、大周、建设、大桥、杨沟、郭河、程岗、磙子岗、陡沟、封营、河南、堰庄、谢营15个行政村,176个村民小组。 ◎ 相关内容古称长庆川。后以此地三里有石桥7座,唯此为大,易现名。 明、清俱属内乡县长庆保。1912年属南一区。1949年属城关区。1955年属大桥中心乡。1958年属城关人民公社。1962年建大桥人民公社。1984年改乡。地势西高东低。 耕地2.94万亩,人均不足l亩。西部为浅山岗坡,土地瘠薄。中部、东部为湍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内乡稻米产区之一,素有“江南之乡”之称。 西部灵山、富春山、马武山、柏树山为伏牛山余脉。黄水河自西向东注入湍河,湍河自北向南纵贯乡境。渠溪纵横,灌溉方便。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棉花、芝麻、烟叶、蔬菜等,为县农业高产区。长庆川米质香甜,剩不减味,自古列为贡品,负盛名。 五十年代以来,相继修建了鹅拱泉、孤峰山两座水塘,建引水上岗机电灌站,打机井,可浇地近万亩。 灵山石灰岩具有粘性强、石核少、粉质细腻等特点。县、乡、村皆在此建有水泥、石灰、粉石、预制板等厂。 灵山青石打凿的牛槽、石臼、石墩、碑刻等,因石质好,工艺高,久负盛名,行销宛西及豫、鄂各地。马武山产石印石,翠绿色,质地优良,五十年代以前省内外印刷行业所用印石多购于此。 ◎ 名胜古迹紧邻县城,名胜古迹较多。孤峰山孤峰积翠、哑女泉女泉巨浸、暖泉湾钓台烟雨为内乡古代三大盛景。 香花寨古文化遗址和后岗村金代状元刘文龙墓均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长庆店村北有西汉岑彭墓。马武山为东汉捕房将军马武屯兵练武之地。黄水河畔为李白成七陷内乡时与总兵左良玉激战的古战场。灵山头是1946年李先念率中原解放军由大别山突围入陕时与国民党地方民团进行激战的纪念地。 中共内乡县第一个地下党支部成员,在“火烧黉学”事件中壮烈牺牲的刘明轩烈士系刘营村人。 1945年,日本侵略军在尹庄村杀害无辜群众10余人,制造了大桥惨案。 古为由陕通往荆襄的要道。五十年代以前,镇容不雅,市场萧条,仅有几家饭铺、药店,非集非街。1979年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街道不断延伸,房舍渐次增加,现已初具集镇规模。 ◎ 经济发展2001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4.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农业产值89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乡镇企业总产值3.16亿元,乡镇企业入库税金12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财政收入304.5万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1960元。 石材加工:几年来,乡党委、政府积极提供优质服务,制定优惠政策,整顿外部环境,实行“一站式”服务,引导农民走采石、碎石、石灰、水泥、运输、建筑、装修系列化道路。全乡现有三个石材开发专业村,水泥厂4座,白灰窑30余座,破石机70余台,运输车辆1000余台,建筑队10余个,从业人员8000余人。 蔬菜生产:全乡按照扩大棚、建温室、多套种和大力发展露地菜的指导思想,强化品种改良和反季节蔬菜种植,强力发展稀、特、鲜、精蔬菜。全乡现有四个蔬菜生产专业村和一个高科技示范园区,现有大棚500余个,高标准温室80个,蔬菜面积达8700亩。 2 河南尉氏县大桥乡大桥乡代码:410223206。2006年,辖30个村委会:大桥村、席苏村、要井村、马庄村、崔家村、孔家村、许庄村、大李庄村、要庄村、河湾要村、姜庄村、花村铺村、大路王村、岗东村、大苏村、冯村、岗刘村、通院村、大槐树村、碾陈村、湾里马村、新刘庄村、常王村、十里铺村、七里河村、南台村、周庄村、老鸦刘村、寺前刘村、麦仁店村。 3 云南石屏县大桥乡◎ 乡情概况大桥乡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西北部,西与玉溪市的新平、元江两县接壤,东南与宝秀镇相连,北靠龙武、哨冲两镇,总面积280.9平方公里.境内河流纵横,桥体颇多,清咸丰十年(1860年)因属通省大道,为河水所阻,地方绅士张钊弘倡议建桥,大桥横跨磨古河,三孔石拱,长约33米,高约6米,宽3米,桥体坚固宏壮,为石屏诸桥之冠,大桥由此成盛名。 乡辖9个村委会,76个自然村,99个村民小组,居住着彝、汉.傣等民族,总人口16092人 少数民族占54%。 国道323线自东向西贯穿全境和玉元高速公路相连,区位优势明显,是红河州、石屏县的西大门。 ◎ 自然环境该乡内山高谷深,沟菁交错,海拔806—2230米,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21—25.5℃,年降雨量800—900毫米;耕地面积17079.6亩,其中田8900亩,地8139.6亩;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水利化程度达48%。 ◎ 自然资源大桥乡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是有良好的土地资源。全乡有园地1574.4亩,林地312088,5亩,未利用土地54533.3亩。二是气候较好。河谷地区光照充足,气温较高,适于种植热带水果和发展冬早蔬菜;山区光热能量条件优越,是种植烟草、柑桔、杨梅的理想地带;2002年,以番茄、黄瓜、辣椒为主的冬早蔬菜达10000亩,以西瓜、青枣、柑桔。杨梅为主的水果10000亩;甘蔗种植面积10000亩;其中在大桥种植的青枣具有清肺化痰、养生驻颇之功效,被誉为“滇南绿宝”;柑桔果大汁多、色鲜味美,在2001年石屏举办的“金桔飘香”中获得了金奖,声名远播,饮誉四方。三是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乡境内有大桥河、团山河,昌明河3条河流,建有3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0.216万千瓦;水库4座、坝塘17崖,总蓄水量103.4万立方米,常流水沟渠84条,有效灌溉面积7088亩。四是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在他克苴村委会,聚居着彝族的一个支系——花腰,其民族歌舞和民族服饰多姿多彩,民族风俗古朴神秘。 ◎ 经济发展2002年,全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454万元,粮食总产6150.5吨,地方财政收入165万元,农民人均有粮375千克,人均纯收入1020元. ◎ 基础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实现了五个村村通(即自来水、电、公路、电视、程控电话)。农田水利建设成就显著,大部份良田基本实现沟路配套,排灌自如。小城镇建设成果喜人,新区建设初具规模,投资环境日益改善。 大桥乡党委.政府不断深化乡情认识,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思路——稳粮保烟促蔗建支柱、畜牧林果蔬菜同时抓,治水改土修路打基础、招商引资建镇兴企业。 4 云南会泽县大桥乡◎ 综述2006年末辖14个村民委员会,161个村民小组,225个自然村,8030户,2.79万人。其中:男1.53万人,女1.26人。农业人口2.73万人,人口出生率12.39‰,死亡率5.18‰,自然增长率7.21‰ ,人口密度125人/k㎡。位于县城西北,东经130°12′06″—103°22′02″,北纬26°38′00″—26°44′24″之间。国土面积222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3010m,最低海拔1800m,平均海拔2405m,年平均气温9.6℃,年平均日照12小时,年平均降雨量936㎜,无霜期192天。乡政府驻地大桥村委会海拔2558m,距县城45㎞。总耕地面积3.02万亩,其中水田0.03万亩,旱地2.99万亩。全年播种面积6.0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5.87万亩,总产1409万㎏,经济作物0.15万亩,总产150万㎏。乡镇企业126个,其中私营企业2个,个体企业124个,从业人员650人,总收入1239万元,总产值 747万元,利润131万元,税金11万元。社会经济总产值11623.74万元,突破“亿”元大关。其中农业总产值达10876.74万元,工业总产值228万元, 交通运输、饮食住宿、批发零售等社会服务业产值5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25元,粮食总产1409万公斤,人均有粮40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2万元。全乡有中学1所,在校生923人;有小学15所,在校生 2305人;入学率99.5%,辍学率1.4%;有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6人,有病床35张;有村卫生所14个,村级卫生保健员14人,全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9.63 %;植树造林3000亩,封山育林2000亩,全年脱贫1350人。 ◎ 党建工作以“巩固执政基础,构建和谐大桥”为目标,以“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为根本要求,圆满完成乡党委换届工作。贯彻落实党员干部学习教育长效机制,狠抓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了《江泽民文选》、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以及省市县党代会精神学习教育活动,“遵章守纪”、“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各村党总支书记到江苏省江阴市考察学习新农村建设,使农村党员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深入开展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认真落实《党员干部承诺制度》、《党员警诫制度》等十项制度,扎实推进“三级联创”工作,严格发展党员,培养优秀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和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切实抓好统战武装工作。以“唱响主旋律,颂扬新风尚”为主题,扎实做好党的宣传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 产业发展扎实推进“双强双兴”经济发展战略,主导产业得到优化,新兴产业得到培育。一是马铃薯产业实现优化升级。不断推进规模化种植,科学化管理,加快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产业发展布局得到优化。全乡种植马铃薯5万亩,产量达11万吨,总产值5600万元。落实“科技兴农”措施,以样板栽培为途径,马铃薯品质得到优化。完成马铃薯高垄双行栽培示范样板2万亩,其中市级马铃薯高垄双行样板0.4万亩。畅通营销渠道,实施“品牌战略”,马铃薯市场销售服务体系得到优化。扶持发展马铃薯经销协会、营销协会及马铃薯营销大户,全年销售马铃薯7万余吨,实现销售额3500万余元。以马铃薯经销协会为龙头,坚持走马铃薯精包装路子,打造知名品牌,销售精包装“合作—88号”马铃薯2000余箱,实现销售收入3万余元。二是畜牧产业实现稳步增收。坚持按照“小区集中、大户带动、依靠协会、连接农户”的发展路子,不断强化熟改生喂饲料项目建设、牲畜品种改良、标准化圈舍改造、畜牧养殖科技培训、疫病防治、养殖大户和产销协会扶持六项工作,促进了全乡畜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实现畜牧业产值4224万元,畜牧业收入3746万元,人均畜牧业纯收入434元,比去年增76元。三是旅游收入实现“零”的突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余万元,其中仅餐饮住宿服务业就达15万元,真正实现了旅游收入“零”的突破。四是劳务输出产业逐步壮大。完成劳务输出人员培训3000人次,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6000余人,实现劳务总收入2400万元。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干果产业不断得到培育,全年完成核桃、板粟、花辣的样板育苗8000余棵。 ◎ 旅游文化以打造人、鹤、自然和谐发展的滇东北旅游胜地”为目标,投资80余万元,完成了大桥国家级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大门、停车场、小桥、厕所、仙鹤潭雕塑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大桥乡黑颈鹤、农业观光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06年11月28日,以“人鹤相亲,迎鹤之旅”为主题的会泽·大桥首届迎鹤节在大桥国家级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举办成功。此次盛会有市、县领导和社会各界嘉宾及人民群众近2万余人参加了开幕式。云南日报、云南电视台、新浪网等国内80余家媒体进行对此项活动进行了直接宣传或间接报道。迎鹤节由开幕式文艺演出、“走近大桥——鹤之旅”征文颁奖活动、大桥黑颈鹤自然风光农耕文化摄影展、地方农特产品展销会、关爱黑颈鹤募捐活动、万人护鹤签名仪式、杨华个人摄影展、王高祥“鹤舞高原”宣传馆、景区观鹤旅游“一主八辅”九项活动组成。会泽·大桥首届迎鹤节的成功举办,扩大了“鹤乡”旅游的知名度,成为大桥乡培育黑颈鹤、休闲农业观光文化旅游产业的“里程碑。 ◎ 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和“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目标,扎实推进杨梅山新农村建设。一是坚持“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积极构建以“合作—88号”马铃薯、肥猪养殖为支撑,黑颈鹤生态旅游带动的饮食服务、擀毡工艺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实现产业特色化。实现经济总收入4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15元。 二是多渠道筹集资金90余万元,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全力实施以“五通、五改、五堆、五化”为主要内容的“四五”工程,初步实现村庄美化,庭院净化。三是深入实施了“千百十”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深入开展“群星文明工程”创评活动,扎实推进依法治村民主管理工作,逐步实现村庄和谐化。 ◎ 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一是扶贫开发工作稳步推进,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总投资60万元,完成柏家棚子、何家村、地德卡11组、杨梅山18组4个省级重点村建设。总投资15万元,完成县级重点村(李家湾村委会小柳树)建设。二是实施农村饮水工程,饮水困难得到逐步解决。全年投资27.5万元,完成饮水工程6件,解决了者米、李家湾、八家村、凉水部分村组,约307户1400余人2200余头牲畜的饮水问题和1000余亩耕地的灌溉问题。三是农田水利工作稳步推进,防汛抗旱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加固河堤2.7公里,修复河堤缺口30余处358米。四是村组公路建设有所突破。新修村组公路16.5公里,解决了37个村民小组1100多人的运输难的问题,同时维修了14条乡村公路。五是电网改造工程成效明显。完成网改台变3个,网改221户。 ◎ 生态乡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着力实施“生态乡”发展战略,生态乡建设成果显著。一是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的生态资源建设进一步加强,全乡林地面积达17.36万亩,其中天然林保护面积达5.6万亩,森林覆盖率52.7%,农村节能改灶达345眼。二是黑颈鹤自然保护区通过国务院评审,正式晋升为国家级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周围自然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们“爱鹤、护鹤、创建美好家园”的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三是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建设、小城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生态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着力打造经济繁荣、生活富裕、民主完善、法制健全、科教发达、社会文明、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生态乡镇。2006年6月,大桥乡正式被省政府评为“省级生态乡”。 ◎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全年发案14起,破案10起,破案率达71%,连续两年无人命案发生。加大司法调解力度,维护司法公正。受理民事纠纷案件163件,调解成功158件,调解成功率达97%。努力做好信访工作,全年受理案件120起,其中县转访10起,自接访110起,结案率达85%。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全乡实现安全生产事故“零”记录。全面推进“五五”普法工作,组织重点治理5次,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4个。在党务、政务公开中推行“政误”也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年共创评六星以上“十星级文明户”5014户,创评七星以上“十星级文明村委会”14个,创评七星以上“十星级文明村民小组”61个,创“十星级文明商店”22户,创“十星级文明站所”7个。完成杨梅山村党员活动室和图书室建设,配备了科技类、法律类、文学类图书10000多册。通过广播、电视、大桥信息网、张贴宣传标语以及利用节庆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 社会事业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学前教育发展迅速,“两基”成果得到巩固,乡中学实现曲靖一中上线“零”的突破,教育硬件设施加强得到加强,总投资105万元,完成磨盘卡小学教师宿舍、水磨小学教学楼、凉水小学教学楼建设;“两免一补”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以中长跑为主的特长教育成效明显,大桥籍田径运动员陈明付在十运会上10000米夺冠。通过深入实施“两校进村”和“科技入户”工程,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完成马铃薯高垄双行丰产栽培技术10期3650人次,生猪养殖和熟改生喂实用技术培训25期5200人次;科技人员指导生猪养殖技术、特色马铃薯种植技术、林果种植技术1400户1400人。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完善,全年累计兑付合作医疗报帐金额累计报帐310473.3万元,真正成为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避孕节育措施得到强化,奖优免补政策得到落实,出生人口得到有效控制。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小城镇建设稳步推进,民政优抚、社会保障、乡镇企业、统战武装、妇儿工委等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健康发展! 5 新疆拜城县大桥乡◎ 乡情概况大桥乡位于拜城县西南部,距县城直线距离31公里,东与米吉克乡接壤,西与大宛其、察尔齐两农场相邻,南连木扎提河北岸,北依喀普其尕依丘陵。总面积为378.6平方公里,农区面积为85平方公里。下辖哈尼喀村、阔纳买里村、央都玛村、塔合塔村、奥其格村、吐格曼贝希村、阔纳乌堂村、台斯坎力克村8个村民委员会、1个牧场,总人口8378人。乡政府驻哈尼喀村。 ◎ 自然环境“大桥”系汉语地名,因该地西端与察尔齐镇交界处的木扎提河上有一座大水泥桥面得名。该乡地处木扎提河北岸的冲积平原中段。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南坡降为1/150,西北坡降1/50。海拔高度在1278—1400米之间。西、北、东北三面靠低山坡砂砾地。灌溉水源来自木扎提河及大宛其东部泉水,水源比较充足。年均气温6.4℃,一月平均气温—13.9℃,七月平均气温21.3℃,无霜期16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99毫米。 ◎ 经济发展该乡以农为主,现有耕地面积41706亩,主产小麦、油菜、胡麻、葵花籽等。 6 吉林敦化市大桥乡◎ 乡情概况大桥乡(Daqiao Xiang),代码:222403201;邮编:133701。 大桥乡位于敦化市东13公里处,南北长20.5公里,东西宽12公里,幅员面积130.3平方公里,林地面积4930公顷,耕地面积3300公顷。全乡辖15个行政村,19个自然屯,现有住户2060户,总人口8039人,农村劳动力3650人。2005年全乡经济总收入1.03亿元,财政收入20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186元。 ◎ 党的建设该乡现有21个基层党支部,其中村支部15个,乡直支部6个,共有党员308名,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核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提高。基层组织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强,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两建三送四个一”活动,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发挥,累计投入40万元,新建党支部活动室8个,修缮党支部活动室4个,党的活动阵地得到巩固,全乡电教设备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5个行政村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深入开展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和“党员科技示范户”活动。文明建设成果显著,1998年被省爱卫会评为“省级卫生乡镇”涌现出“省级文明单位”1个“州级文明单位”2个“市级文明单位”4个。党委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切实改善党的领导,思想、组织、作风、廉政建设得到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 经济发展该乡已经形成水泥产品、石料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三大工业板块。项目建设力度空前。依托近郊优势和资源优势,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一批长性好,带动作用强的项目落户大桥,成功地将资源和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农业基础地位夯实。以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充分发挥示范园区的载体作用,大力发展高效特色产业,深入实施龙头拉动战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 社会事业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推进绿色农业和基地园区建设,目前已形成生猪、黄牛、肉羊、柞蚕、优质大豆、食用菌、中草药、无公害蔬菜等一大批产业基地,农业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中小学校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大幅提高。加强医疗卫生建设,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就医条件和水平。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乡容乡貌不断改善,“平安大桥”创建成效显著,扎实开展扶贫、社会保障工作,化解社会矛盾,全乡社会呈现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繁荣进步的良好局面。 7 甘肃西和县大桥乡◎ 历史概况解放后设为大桥公委下辖六个公区(河山、申家、太石、银杏、龙凤、大桥),1959年改为大桥公社下辖六个大队,1966年复设大桥公委,1969年分为大桥公社,1981年设大桥乡,下辖16个村(王山、李坪、马集、郭坝、上下味、白五、鱼洞、大桥、张坪、赵尧、仇池、联合、隆兴、龙凤、小山、韩河),2004年并为现在的14个村。 ◎ 自然地理大桥乡位于西和县城以南45公里,海拔在950—1550米之间,年均气温10.5度,无霜期162—238天,日照时间长,年日照在1800—2100小时,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西汉水贯穿全境。境内沟壑交错,峰峦叠嶂,景色秀丽,光、热、水资源丰富。大桥乡总面积147830亩,耕地面积14310亩(退耕还林面积 5956.45亩)粮田面积12510亩(川坝地2452.7亩),半山区主要适宜花椒、核桃、石榴、柿子等农特产品的生长, 川坝地主要以种植西瓜、西红柿、黄瓜等蔬菜为主。2007年大桥乡被陇南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花椒十强乡镇”。这里还是西和县主要蔬菜供应地。全乡共辖14个行政村,53个村民小组,1969户、9586人。2008年人均纯收入1460元。大桥乡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人文始祖伏羲诞生地,仇池故国的遗址,是仇池文化的发祥地。 ◎ 行政区划全乡辖14个行政村53个社,分别为:王山、李坪、郭坝、上下味、白五、鱼洞、张坪、赵尧、仇池、联合、隆兴、龙凤、小山、韩河。 ◎ 资源状况1、土地资源:全乡土地总面积147830亩,其中农业用地14310亩,占总面积的9.68%;林业用地57186亩,占总面积的38.68%;川坝地面积2452.7亩,占总面积的1.66%。 2、农畜产品资源:主要农产品有:花椒核桃马铃薯油菜籽蔬菜等,其中花椒蔬菜为大桥乡的主导产业,2007年成立了“大桥乡花椒协会”和“大桥乡蔬菜协会” 2007年大桥乡被陇南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花椒十强乡镇”。这里是西和县主要蔬菜供应地,全县最大的专业蔬菜批发市场即将在这是建成投用。主要畜产品有:猪肉、蛋禽。 3、水利资源:全乡境内有沟岔2条,其中太石河长15公里,西汉水长30公里,建有小水电站一座,引河水灌溉村5个,灌溉面积1620亩。 4、矿产资源:现已探明有储量丰富的黄金矿。 8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大桥乡大桥乡地处攸县西北部,距攸县县城约41公里,内与本县坪阳庙乡、丫江桥镇,外与醴陵市、株洲县、衡东县交界,全乡165平方公里,辖17个村,436个村民小组,10824户,总人42890人,其中农业人口40178人,外出务工16700人。耕地面积45640万亩,其中:水田34600亩、旱土11040亩。林地面积18.3万亩。2007年,工农业总产值5.01亿元,财政收入1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80元。农业总产值1.2亿元,其中:农业收入8013万元,林业收入1830万元,牧业收入1756万元,渔业收入850万元,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3万吨,茶叶40吨,席草1200吨,出栏牲猪8万头,出栏黑山羊1万只。造林5000亩,幼林抚育12000亩,楠竹低改3000亩,油 茶垦复10000亩。企业12个,其中:镇办企业2个,村办企业1个,个体私营9个,企业从业人员400人,总产值3.2亿元,年创利税261万元。有中小学校10所,其中:中学1所,小学6 所,在校职工270人,在校中学生1809人,小学生1398人;卫生院2所,医疗点8个。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