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矿物 |
释义 |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大类 概述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是一系列金属阳离子和某些非金属阳离子(如s等)与OF—或(Oki)—形成的化合物。与OF·和(OH)—组成化合物的元素有40多种(表8—1),其中Pe、Mn、A1、CI、Ti、Sn、Nh、Ta、u、n、TR等的主要矿石矿物均为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种数已发现有200多种。它们在地壳中分布广泛,占地壳总重量的17%左右,其中石英族矿物就占12.6%,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占3,9%。其次是铝、锰、钛、铬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 阴离子02‘和(OH)—具有几乎相同的离子半径,一般为o.132nm,远大于一般阳离子。在晶体结构中,常呈立方或六方最紧密堆积,而阳离子充填其四面体或八面体空隙中,即阳离子为四次或六次配位,这种情况是比较多见的。氧化物中的化学键以离子键为主、在二价金属氧化物中比较典型。随着阳离子电价的增加,即三价及四价金属氧化物,其键型有向共价键过渡的趋势。在氢氧化物结构中,由(oH)—或oF—共同形成紧密堆积,在后一种情况下(oH)—和oF—通常成互层分布。氢氧化物的晶体结构主要是层状或链状,在氢氧化物晶体结构中,层内、链内为离子键,层间、键问则为分子键或氢键。由于分子键或氢键的存在,以及(oH)…的电价较oF—的低而导致阳离子与阴离子间键力的减弱,因此与相应的氧化物比较,其比重和硬度都减小。 氧化物的类质同象现象很普遍,不仅有等价的而且也有异价的类质同象,化学性质相近的元素往往在矿物的类质同象中成组出现。 氧化物中普遍存在的类质同象混人物,若是有益元素则有利于综合利用;若为有害元素则会造成某些精矿中有害杂质增高,以及所含金属之间不能分选而造成的金属损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