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孟载画竹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杨孟载画竹 【创作年代】明朝 【作者姓名】徐贲 【作品体裁】诗 作品原文江南看竹不为罕,水郭山村常种满。 东里千竿绕佛亭,西邻万本连书馆。 密叶分阴小阁深,斜枝度影虚帘短。 萧疏夜月翠羽凉,摇曳南风鸟声暖。 嗟余好竹处处游,径造岂减王猷诞。 湘江淇水无不到,嶰谷柯亭亦尝款。 人间音律性所好,收作鸾笙与凤管。 或裁文箨制小冠,时寻新笋供清馔。 朝行竹下暮仍往,自谓竹缘终不断。 朅来并州苦寒地,沙土扑面心烦懑。 宁无塞草共山花,惟觉粗疏俗吾眼。 胸中尘气久已积,对此汾河讵能浣。 君心饱有渭川思,挥洒风烟意闲散。 封图远送邀我题,措语苦涩颜何赧。 注 释杨孟载:元末明初画家、诗人。 水郭:傍水之城郭。 东里:东村、东乡。 书馆:古代教授初学之所。 翠羽:比喻青葱的竹叶。 王猷:即王徽之,字子猷。酷爱竹,被称为竹子知音。曾暂住一宅,令种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诞:诞放,狂放不拘。 湘江、淇水、嶰谷、柯亭:皆为产竹之处。 尝款:曾逗留,歇息。 人间句:湘江、淇水、嶰谷、柯亭所产良竹之性能都是用来做成乐器演奏人间音律所适用的。 鸾笙、凤管:笙箫或笙箫之乐的美称。用竹做成。 文箨:有花纹的竹笋壳。 清馔:素斋。馔,一般的食品、食物。 朅来:qièlái,犹言来,来到。 并州:古州名。相传禹治洪水﹐划分域内为九州。据《周礼》﹑《汉书.地理志上》记载﹐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约当今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大同一带地区。 烦懑:fánmèn,泛指烦闷愁恼。 尘气:世俗之气。 汾河:黄河中游支流。源于管涔山,纵贯山西境内。 讵:jù,岂,难道。 浣:huàn,洗衣服。 君心句:您(杨孟载)的心里充满着渭川思想。渭川思,爱竹之念头。渭川,中国古代三大产竹基地之一。 挥洒:比喻写文章、画画儿运笔不拘束。此指杨孟载画竹。 风烟:指朦胧的竹景。 闲散:此指画技娴熟,不经意,无拘束。 末两句:封好所画之竹图远送给我,邀我题诗。我所题诗用词粗俗脸多红。此两句为作者自谦的话。苦涩,此指用词粗俗。颜,脸。何,多么。赧,nǎn,因惭愧而脸红。 诗画造诣徐贲能诗,与高启、杨基、张羽齐名,称“吴中四杰”,著有《北郭集》6卷。擅画山水,取法董源、巨然,笔墨清润,亦精墨竹,又称“明初十才子”之一。存世画迹有《蜀山图》等,《秋林草亭图》轴现藏上海博物馆。小楷法钟兼虞,秀整端慎,不为沓拖自恣。其草书雄紧跌宕,出入旭、秦,无不淋漓快健。 作者简介徐贲(1335-1393),明初画家、诗人。字幼文,祖籍四川,居毗陵(今江苏常州),后迁平江(今江苏苏州)城北,号北郭生。张士诚抗元,贲避居蜀山(今江苏宜兴)。洪武七年(1 374)征起,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军队过境,犒劳失时,下狱死。工诗,与高启、杨基、张羽齐名,称“吴中四杰”,亦被列为“十才子”之一。擅画山水,亦长于墨竹。传世作品有《秋林草亭图》、《蜀山图》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