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力水手事件
释义

起因

1967年夏,台湾《中华日报》向美国金氏社订购《大力水手》连环漫画,由《中华日报》妇女版主编倪明华(笔名艾玫)负责翻译。倪明华将翻译工作转交当时其夫柏杨(原名郭衣洞),不料此举引爆了几乎将柏杨毁灭的炸弹。《大力水手》本身没有政治色彩,可是那一次的稿件画的是波派和他的儿子流浪到一个小岛上,父子竞选总统,发表演说,在开场称呼时,波派说:“Fellows......”柏杨没有直译成“伙伴们”,而是借用当时蒋氏政权惯用口吻译为“全国军民同胞们”。据柏杨回忆,当时并无恶意,只是希望漫画的诙谐效果更突出一些,完全信手拈来。1968年元月二日,《中华日报》刊出这帧漫画,早已对柏杨虎视眈眈的特务像发现新星球一样大喜过望,这是一个邀功请赏的绝好题材和机会。柏杨自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在台北《自立晚报》撰写杂文,十年间发表了大量不为当局所喜却深受各阶层民众衷心喜爱的抨击时弊,揭露阴暗面以求改良社会的文章。为此,柏杨多次受到警告和威胁,可天性使他面对社会流弊不吐不快,终于招致当局忌恨意欲除之。《大力水手》只是充当了导火索的作用。柏杨被捕后,当局为抹去文字狱的痕迹绝口不提《大力水手》,调查局全力以赴要获得的口供为“被俘”和“加入叛乱组织”。柏杨终于屈打成招,被判十二年徒刑,后逢台湾刑事犯特赦减刑为8年,刑期满后转到感训大队继续监禁,实际上终身难获自由。柏杨入狱后,他的朋友和读者科学家孙观汉在美国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营救运动。十年牢狱期间,国际性的专门营救政治犯的人道团体----国际特赦组织也发起世界性的援救攻势。

结果

在访台的美国众议院议长伍尔夫的干预下,柏杨囚禁9年又26天后(1968年3月7日----1977年4月1日)获释。但台当局仍提出以下四个条件加以限制:

(1)不许提及往事;

(2)不许旧调重谈;

(3)不许暴露台湾社会黑暗;

(4) 不许揭示人的本性。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9:3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