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亚马逊树蚺
释义

亚马逊树蚺 ( 学名:Corallus hortulanus ) 分类地位:爬虫纲---有鳞目---蛇亚目---原蛇下目---蚺科---美洲树蚺属

最大身长:1.5~2M

食物:主食鸟类,小型啮齿类,蝙蝠,兼食小蜥蜴和蛙类

外形特征

亚马逊树蚺头部很大,呈明显的三角形,头背具小鳞;嘴大向后开裂,上下唇有发达的热感应器(颊窝);上颌具很长的齿,无毒,但可给猎物和敌人造成严重的伤害;眼大,瞳孔黑色呈垂直状,虹膜多为红色或褐色,依体色的不同而不同;身体前部极细,后部修长而侧扁,结实有力,腹鳞较窄,其他鳞片小而光滑;尾长,具很强的缠绕力。体色变化非常丰富,因生活地区和环境不同而不同,有些个体头背具网状纹,眼后部具两条饰纹,体背有斑块或不规则的斑点,也有些个体为纯色,体色从黑灰,柠檬黄,棕色到橘色,红色,常见的多为棕色的有斑纹的个体,颜色艳丽的个体如橘黄色的尤其是红色的纯色个体十分少见,及其稀有。

分布与生境

南美洲北部,亚马逊雨林;水边植物丛和树冠层

生活习性

亚马逊树蚺营半树栖生活,攀爬能力极强,白天多在极高的树冠层中,用树蚺类特有的姿势盘在枝条间休息,夜晚和黄昏时很活跃,经常在树下水塘边的植物丛中活动。和其他树栖蚺类一样,亚马逊树蚺的坏脾气是出了名的,它的攻击性和警惕性要远超过同属的其他成员,它对眼前移动的物体非常敏感,发现情况不对它会立即摆出攻击姿态,身体前部弯成 “S” 形,警告对手离他远点,如果还不奏效就会发动闪电般迅速的攻击,虽然亚马逊树蚺对人类没有生命危害,但它们长长的牙齿和暴躁的脾气可以告诉你,被它咬一口是非常痛苦的。亚马逊树蚺的攻击速度也是一流的,因为在野生状态下主要以鸟类为食,它甚至可以抓住飞着从它攻击范围中掠过的鸟和蝙蝠,用长长的齿咬住猎物的头部,用身体勒住猎物绞杀致死后囫囵吞下。

饲养注意事项

亚马逊树蚺集优雅,诡魅和凶猛于一身,虽然它很难和主人建立友好关系,却是著名的观赏蛇类,不管是在外形还是习性上亚马逊树蚺和蝮蛇类都非常相似,因此受一些喜爱毒蛇又怕被咬到而不敢养的爬友们的热爱。但亚马逊树蚺饲养稍有难度,且攻击性很强,因此不适合新手饲养。饲养箱最好用养树栖爬虫专用的箱子,底材用椰土或树皮,树枝和藤条越多越好 ,交错着放在箱子中上部,但箱子底部要留有空间;一个大水盆也是必须的,适宜温度在25-28℃,夜间可以低些,湿度在60-80%,保持高湿很关键,湿度低容易造成吐食,掌握好温湿度饲养就容易多了。日常喂食方面幼体每周喂2次大RS即可,成体可喂亚成小白鼠或成体小白鼠,一周一次,有条件可以喂鸟(要确保没有病菌和寄生虫)。购买树蚺要到正规的爬虫店选择CB个体,因为人工繁殖的树蚺差不多100%都是主食小白鼠,野生的树蚺主食鸟类,饲养非常麻烦。日常管理手需要伸进蛇箱操作时应先用蛇钩把树蚺移到其他容器中;注意手不要靠近它的头部,以免成为它的攻击目标。要知道它们可不是像玉米蛇,鼠蛇那样的“玩具”观赏蛇,因此想养好一条漂亮又凶狠的树蚺,还是要费些功夫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