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薛碧如 |
释义 | 薛碧如,又名维琰,1910年9月生于昝村建农村。二十年代就读于县立一高,毕业后,在大池埝小学教书。193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任中共韩城县东区区委书记。 担任区委书记期间,薛碧如根据党的方针、政策,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发展党组织,先后成立了谢村、薛村、党家村等七个党支部,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粮、抗捐、抗租、抗税、抗高利贷”的斗争。1933年,县委指示,由薛碧如具体负责组织在东、北原开展分粮吃大户斗争。先后分了王住村、下干谷、谢村等五家地主、豪绅的粮食,烧毁了他们的地契、借据,还缴获了伪保公所的枪支和弹药。 1940年,他受地下党组织指派,打入敌人内部,担任伪安兰乡副乡长,以公开的身份作掩护,积极发展党组织,引导革命群众抵抗国民党的苛捐杂费。1946年底,省委派游击队来韩开展武装斗争,随后组建了韩宜中心区和韩宜游击支队,薛碧如以民盟负责人参加,积极协助游击队收缴敌伪枪支,扩大革命武装力量。 1947年10月上旬,王震、王世泰将军率领二、四纵队由边区挥戈东进,于13日第一次解放了韩城,武装斗争发展到新高潮。二、四纵队实行战略转移,撤离韩城。敌即用重兵反复围剿游击队,战斗异常频繁,薛碧如针对形势的变化,积极协助区领导制定了“挖眼睛(铲除恶霸地主)、割耳朵(镇压土匪骨干)”的战略计划,对反革命活动给予坚决的反击,先后镇压了王殿英等反动骨干十多人。同年11月,黄龙军分区和东府工委决定,将韩城、韩宜、合阳等几支游击支队,相继调集山西河津一带整训。薛碧如与区长薛明斋和韩宜支队站中队驻防乡宁船窝,一边密切注视敌人的动态,一边组织整训。 1948年1月,因叛徒出卖,薛碧如等被捕入狱。在狱中,薛碧如频受各种摧残,仍然保持了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1948年2月,薛碧如惨遭杀害,时年38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