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华山村 |
释义 | 大华山村,有两个:一个是江西省乐安县寺湾镇大华山村;一个是北京市平谷区大华山镇大华山村。 1、江西省乐安县寺湾镇大华山村地理位置大华山村位于江西省乐安县境内,坐落于寺湾镇镇政府西北部山区,全村人口632人,共分8个自然村民小组,耕地面积约620亩,荒山面积约680亩,村两委班子成员共3人。 经济发展发展经济项目方面,主要是以发展湖桑养蚕为主,除此之外,有百分之五十的劳力出外打工,还有百分之二十的劳力做生意,百分之十三的劳力在家种地,养蚕,近年来该村共发展湖桑310亩。 近来年,该村在抓经济项目的同时,也搞了公益事业的建设,如该村小学原来只有1-5年级、入学儿童60人,校舍只有十二间小土木结构房子。2000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门支持和全村群众筹资,盖起了二层教学楼,共22间,入学儿童近140人,现在办起6年级班,改善了教学环境,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人畜用水方面,该村在政府和有单位的支持下,办起了小供水站,家家户户都能吃上自来水,人畜用水解决了,大大地促进了该村的经济发展,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公路建设在该村公路建设上,为了改变生产生活条件,有利于方便群众,发展经济。近几年来该村发动村民,进行一事一议,经过村民充分讨论每人集资15元,进行备沙铺路面。经过整修后的路面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能长通无阻。公路全长3、36公里,有力地促进了该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2、北京市平谷区大华山镇大华山村地理位置大华山村地处平谷区的北部,明初成村。因村位于华山(平谷区第12高峰,海拔755米)脚下,以山命名,称大华山。1946年,由密云县划归平谷。大华山村总面积12.9平方公里,其中林地1万亩,果园4600亩,以大桃生产为主导产业。全村年产大桃800万公斤,人均产桃2000公斤。 人文历史大华山村始建于明初,村东北部有一座山,名华山顶(平谷区第12高峰,海拔755米),因山名而得村名。先民最初定居于村北山脚下,村名北庄户,发展到数十家,因该区域缺水,向南移一公里左右建村定居至今。抗日战争时期化名西岳。1946年以前,大华山村曾经是一村四县管辖,即:平谷、密云、怀柔、三河四县。据传,三河管界仅有几十平米,由来是,上述四县的知事互访,行至大华山村属平谷管界内落轿休息,唯三河县知事不让轿夫落轿,问其原因,答道,平谷没有我落脚之地。平谷县知事当即划拨给三河县一轿之地。1947年全村统划归平谷县。 概貌大华山村地处大华山镇中心位置,全村1052户,3253口人。常住人口达5000多人。汉族居多,另有满、壮等民族。由于大华山村曾是平谷县老四区所在地,所以,不但是大华山镇政府所在地,也是平谷区北部山区、半山区三镇一乡(大华山镇、刘店镇、镇罗营镇、熊耳寨乡)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20多家区、镇两级的企事业单位在这里入住或设立办事机构。 现在,村两委班子各由5人组成,交叉任职共计7人。平均年龄46岁,大专学历2人,高中学历3人,初中学历2人。其中6人是第四、五、六届连任。由于两位班子注重自身建设,促进了其他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党总支自1997年以后连续8年被评为平谷区五好党支部;2002年以后连续3年被评为平谷区文明村;2001年以后连续3年被评为北京市先进治保会;2003年以后连续2年被评为平谷区先进民兵连;2001年以后连续4被评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2004年被评为平谷区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山地开发先进单位;2001年获得平谷区第五次人口普查先进单位;2001年获得平谷区尊老敬老文明村称号;2003年获得平谷区老龄工作先进村称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