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公路片 |
释义 | 公路片通常指,电影的叙事发展是以一段旅程为背景。 电影的主人公在占电影绝对篇幅的公路旅行情节中,完成生命体验,思想变化,性格塑造。产生一系列的戏剧冲突。或者与别人的,与自我心灵的交流。 发展历程典型的公路片产生在美国。美国号称是“装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美国人对于汽车的感情就像中国人对于自行车一样深厚。也许是因为电影来源于生活,那些蜿蜒的公路、星罗棋布的汽车旅馆和在公路上奔走的形形色色的人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美国电影演绎故事的舞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了一种以汽车和公路为典型叙事元素的电影,其主人公的命运和情节的展开往往和公路息息相关。从埃德加·乌麦尔导演的《绕道》(1945年)和约瑟夫·刘易斯的《嗜枪狂》(1949年),到70年代斯皮尔伯格的《决斗》和波格丹诺夫的《纸月亮》,公路片逐渐成为一种独立于其他片种之外的新的类型电影。 公路片诞生之初,多半是由当时好莱坞的青年导演执导,以反映青年人失落、孤独、愤懑和反叛的生活方式为主题。其主人公们多驾驶着各色汽车,怀着破碎的梦,疾驰在穷乡僻壤上。 进入80年代后,公路片逐渐杂糅了更多的类型元素,其结构模式也更为灵活多样,其中既有好莱坞的传统格局也有独辟蹊径的巧妙构思。影片《搭车人》把公路片引向了恐怖电影的世界;《末路狂花》则改变了男性主宰公路片的老规矩;《雨人》运用公路片的构架表现了人们相互沟通的过程;而凯文·科斯特纳主演的《完美的世界》则将公路片、伦理片、警匪片等诸多片种熔于一炉,适应了当代美国电影的新趋向———类型交汇。于是,有了修正型公路片一说。 公路片发展到今天已非好莱坞所独有,许多国家均拍摄了相当数量的公路片。 经典电影邦妮与克莱德1、《邦妮与克莱德》:作为一部公路片,影片的故事显然围绕他们一路上的作案和逃往展开。当然在这对恋人的爱情之外,导演还为他们安排了三个同伙,并且让这种兄弟的情义,和男女之间的情爱产生一种微秒的角力和互涉。克莱德既要维护和哥哥之间的感情,又要安抚哥哥的死对头邦妮的情绪。而邦妮也在自由选择和为爱牺牲之间权衡挣扎。当然随着剧情的发展,其余的同伙相继死去,知道两人成了真正的亡命鸳鸯。 德克萨斯,巴黎2、《德克萨斯,巴黎》:疏离和流浪一直是维姆·文德斯电影的永恒主题,但无疑《德克萨斯,巴黎》是其中最醇厚感人的一部。虽然它更像是主人公特拉维斯,对于故去爱情的一次乌托邦式寻找。但是其中传达出的失去爱情后无根漂泊的人生状态,却让影片有种嵌脏入肺般无法释怀的苍凉感伤。 午夜狂奔3、《午夜狂奔》:这部曾被推崇为“影史上最有趣的公路电影”,没有什么十分激烈的打斗和惊天动地的火爆场面,但情节安排却如层层剥笋,扣人心弦。人物在无比紧张的气氛中,对白却轻松幽默,如此形成鲜明反差,恰到好处地使影片显得张驰有度。这段从纽约到洛杉矶的行程,旅伴组合是一个强悍的警探,和一个傻乎乎的盗用公款的会计,两人的手还拷在一起,本来警探以为高枕无忧的旅途,因半路杀出的黑帮分子,与联邦调查局一系列“程咬金”们,从而变成了亡命之旅。一个为了活命,一个为了洗手不干之前再捞上一笔巨额奖金,两人沿途被迫改乘各种交通工具,跳上火车,转搭飞机,最后乘上巴士了还被追击得翻天覆地。 末路狂花4、《末路狂花》:毫无疑问,这部由女性编剧、男性导演的影片开启了公路电影的新方向。它所描绘的旅途,成为了两个女人对抗男权社会,表达自己呼声的过程。本来美好的结伴旅行计划,结果因为露易斯枪杀了欲强奸塞尔玛的一个男人变成了一场逃亡之旅。她们一路上接二连三发生的事和遇到的人,基本上都是危险的,充斥着敌意的。沿途中碰到并与塞尔玛发生一夜情的帅气牛仔,到头来的面目也不过是偷光她们钱的大骗子。这一切将她们“逼上梁山”,两个人的性格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从胆怯的家庭主妇和平凡的餐厅女招待,变成了肆意对抗、勇敢坚强的女战士。她们打劫便利商店,将性骚扰她们的司机的油车打得稀巴烂……但最终无路可走,在警察重重包围下,两人微笑着紧紧拥抱,然后决然地开车冲下万丈峡谷。这是电影史上最完美的结束画面之一。西部壮丽的自然风光为她们营造了诗史般的氛围,在一丝悲壮、怆然之外,更有着一种淋漓的快意! 加州杀手5、《加州杀手》:这是公路片和犯罪片结合后的典型变异。一个作家为了自己正在创作的连环杀手小说,和摄影师妻子追寻杀手的足迹,进行一番实地的考察但为了分担路上高额的费用,不得已拉上了一对形容邋遢愣头愣脑的青年男女。但从此便踏上了一次九死一生的凶险旅程。 天生杀人狂6、《天生杀人狂》:这是一部惊世骇俗的电影,但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公路片,其中的公路与旅程本身其实已沦为完全次要的地位,片中有666号公路,这个数字其实代表的世恶魔撒旦。而旅途中遇到的那些人,无一例外地成为男女主人公的牺牲品。如果要说这对杀人不眨眼的夫妻还有什么旅伴,则是那些像猎狗一样穷追不舍的新闻媒体。这对狂人夫妻所到之处必定腥风血雨,只留下一个活口宣扬他们的事迹。而被新闻媒体炒作渲染一番之后,竟成了全世界崇拜模仿的对象!在二人锒铛入狱后,还有电视台主播追到狱中采访,最终引起监狱暴动,为了抢新闻的记者居然帮他们一起冲出重围,在死前还浑然不知地作着采访实录! 不准掉头7、《不准掉头》:就像题目所点明,这是一条彻底的不归路。自从因为车子故障,而误入苏必略小镇之后,可怜的巴比就在一直陷入被动、疯狂、阴谋、毁灭、以及不可遏制的歇斯底里当中。你可以把葛莱丝和杰克看作整个游戏的发起者,但是谁又能否认,这个小镇的许多人都不自觉地参与了其中。 沙漠妖姬8、《沙漠妖姬》:这部曾令澳洲电影在国际上大大露脸的公路喜剧,享用了自九十年代电影界宣布类型题材解禁后的第一只螃蟹,堂皇地将易装癖、同性恋搬上银幕。故事主人公包括一个变性人,两个同性恋,他们三人乘坐大巴士横越沙漠,打扮得像金刚鹦鹉一样去异地表演易装秀。用柏桦的一句诗来形容他们最伏贴不过:“这白得耀眼的爱情这白得耀眼的夏天这白得耀眼的神经病!”这一路上除了在停留的两个小镇上发生了点儿不愉快——在A镇的酒吧遇到蛮横胖女人恶意挑衅,第二天早晨发现巴士车身被漆刷上咒骂侮辱的字样,在B镇差点被一伙地痞强暴,以及中途巴士在沙漠中抛了锚,好不容易遇到路过救助者,一身灰头土脸的艳妆彩服,却使得别人吓得猛踩油门一溜烟儿地跑掉等等之外,总体来说他们载歌载舞的旅程还算“顺利”。而三个人在这三天两夜的旅程中似乎也发现了生活中一些别样的意义。 中央车站9、《中央车站》:同样时以寻找为主题,《中央车站》把一个人间温情的小品,拍得兼具形而上学的寓言色彩。相信稍微有点圣经常识的人,对影片中约书亚、摩西……这几个名字一定不会觉得陌生。至于牵引全片故事发展,也是这次寻找目标的约书亚的父亲,更是被直接命名为——耶稣。这样的双重架构,其中蕴涵的哲学意味自然不言而喻。导演正是试图通过这样一次现实的寻找,来阐述人对内心精神之父的终极皈依。 斯特雷德的故事10、《斯特雷德的故事》: 这部以割草机为交通工具的公路电影,是根据1994年前发生在美国的真人真事改编。73岁的斯特雷德身体状况不佳,走路都要靠撑拐杖,没有驾照却又个性执拗。为了去探望十多年未见、突然中风的哥哥,他驾着一台1966年份的老式割草机,从爱荷华到威斯康辛州,以十五里的时速,摇摇晃晃在中西平原上行进了300里路。跟许多公路电影一样,斯特雷德沿途遇见了许多人:一个怀孕的离家出走的少女、一个每天上班路上都会撞死一头鹿的疯狂妇人、一个善良的神父、和一位受过心灵创伤的二战退役老兵,还有一群呼啸而过的单车少年。斯特雷德把割草机停下来,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斯特雷德的女儿萝丝的不幸遭遇,断续地浮现在他与路人的交谈之中。他对陌生人们皆有意蕴悠长的点化,自己也得到某些启发。 公路片发展到今天已非好莱坞所独有,许多国家均拍摄了相当数量的公路片。现在公路片已经发展成一个很成熟的模式电影。 中国公路片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投资,宁浩执导的国内首部西部公路片电影《无人区》已经结束在外景地新疆的拍摄,由于是宁浩的转型之作,再加上拍摄地选在广袤神秘的西域边陲,让这部电影备受关注。 该片历经一年的筹备,最终确定男主角由徐峥饰演,女主角由余男饰演,宁浩在《疯狂》系列当中的老搭档黄渤、王双宝、巴多以及在《可可西里》中有出色表现的多布杰也加盟该片。据悉,《无人区》的主要拍摄场景集中在新疆的哈密、吐鲁番、克拉玛依等地的戈壁沙漠,而后将转景至甘肃敦煌,2009年6月已经完成全部前期拍摄。 详情请参详百度词条“无人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