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性格组合论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 性格组合论 作 者:刘再复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ISBN: 9787300113524 开本: 16开 定价: 49.80元 内容简介本书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部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着重论述了文学作品中小说人物性格的二重性与多重性。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过于单一化,基于教化的目的,正面人物写得绝对好,反面人物写得绝对坏。这种扁平形象既脱离生活真实也背离人性真实。《性格组合论》作者对人与文学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并论证了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阐述人性是极为丰富的内在世界,性格是极为复杂的心理系统。而性格运动则是一种双向逆反运动,它既是明确的又是模糊的。本书还从人物塑造的审美角度对世界小说史和中国小说史进行考察与评价,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 本书出版后反响热烈,影响深远,是1986年中国十大畅销书之一,曾获“金钥匙”奖。 作者简介刘再复,1941年出生于福建南安刘林乡,196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并到北京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及香港城市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台湾东海大学等校担任客座教授、讲座教授与访问学者。现任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荣誉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客座研究员、韩国檀国大学客座教授。著有《性格组合论》、《鲁迅美学思想论稿》、《文学的反思》、《放逐诸神》、《罪与文学》(与林岗合著)、《现代文学诸子论》、《高行健论》、《告别革命》(与李泽厚合著)、《传统与中国人》、《共鉴“五四”》、《红楼四书》、《刘再复散文诗合集》、《人论二十五种》、《漂流手记》九卷等39部学术论著和散文集。作品已翻译成英、日、韩、法、德等多种文字。 图书目录第一章 导论:关于人与文学的思考 第一节 关于人的反思 第二节 世界文学中人的观念的变迁 第三节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对人的三次发现 第二章 小说历史进化的一般轮廓 第一节 生活故事化的展示阶段 第二节 人物性格化的展示阶段 第三节 内心世界审美化的展示阶段 第四节 性格描绘与性格探索 第三章 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 第一节 性格与性格的两极性特征 第二节 二重组合对形式逻辑排中律的反拨 第三节 美丑融合与艺术的“完美”病 第四节 性格的空间差异性与时间变异性 第五节 政治法庭与审美法庭 第四章 性格二重组合的整体性 第一节 性格二重组合的一元化 第二节 常态的二重性与病态的二重性 第三节 作家、艺术家的理性调节 第五章 性格二重组合的深层观念 第一节 性格组合的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 第二节 作家在性格塑造中的深层把握 第三节 性格深层观念的哲学表述 第四节 我国新时期文学的性格深化 第六章 性格对照的三种方式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命运 第一节 性格对照的三种方式及其外部对照的高低之分 第二节 对于我国文学传统的反省 第三节 对于我国性格美学观念的反思 第七章 性格组合的若干结构类型 第一节 善与恶的组合及其组合的复杂性 第二节 悲喜剧性格的二重组合 第三节 崇高与滑稽的性格交织 第四节 浪漫性的崇高与怪诞 第五节 崇高与秀美等因素的组合 第八章 性格组合的实现 第一节 性格的模糊性特征 第二节 性格组合的模糊集合过程 第三节 三种人物类属的机械划分及其弊病 第四节 模糊性格与明确性格的综合表现 第五节 作家、艺术家的感性心理结构 第九章 二重组合原理的哲学依据 第一节 个性之谜与性格的双向逆反运动 第二节 同质环境与异质环境的组合 第十章 二重组合的心理基础 第一节 人的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双重欲求 第二节 两级心理对位效应 第三节 文学的人性深度 第十一章 情欲论 第一节 情欲的结构 第二节 情欲的功能状态 第三节 情欲的系统性质 [本章附录]作家对待狭义情欲的态度 第十二章 圆形人物观念和二重组合原理 第一节 圆形人物与扁形人物 第二节 典型共名观念与圆形人物观念 第三节 远距离观照与近距离观照 附录一 关于“人物性格二重组合原理”答问 附录二 关于《性格组合论》的总体构思 附录三 灵魂的对话与小说的深度 附录四 学术自述 第一版后记 再版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