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刑法中的客观归属论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2月1日) 丛书名: 武汉大学刑法博士文丛:10 平装: 295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811390384, 7811390388 条形码: 9787811390384 尺寸: 20.6 x 14.6 x 1.4 cm 重量: 340 g 作者简介张亚军,女,1977年7月生。河北省秦皇岛人。2000丰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工学学士及法学学士双学位;2003年毕业于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9月考入武汉大学法学院,师从马克昌先生攻读刑法学博士学位,2006年6月毕业。现在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任教。发表论文十余篇。 内容简介《刑法中的客观归属论》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客观归属论认为,只有当行为人的行为制造了不被容许的风险,该风险在具体的结果中实现了,并且该结果存在于构成要件的效力范围时,由此行为引起的结果才可以客观地归属于行为人。与传统因果关系的思维方法相比,客观归属论对于解决理论和实践中存在困惑的各种因果关系类型,具有独特的逻辑途径。借鉴客观归属论将使我国刑法的客观构成要件要素更加精致细化,并且为司法实践划定明确具体的衡量标准,更加促进实践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目录第一章 客观归属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以前客观归属思想之演变 一、Hegel的归属思想 二、因果论的支配时期 三、Larenz的客观归属论 第二节 Honing及相关学者的客观归属论 一、Honig的客观归属论 …… 第二章 客观归属论的基本内涵 第三章 客观归属论的体系定位 第四章 客观归属与因果关系 第五章 对客观归属论的评价 第六章 客观归属论的运用 第七章 客观归属论的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