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星鳍扁背鲀 |
释义 | 星鳍扁背鲀 C. janthinoptera (Bleeker);Honeycomb toby 背鳍9—10;臀鳍9—10;胸鳍16—18。体长为体高2.2—2.6倍,为头长2.4—2.6倍;头长为吻长1.5—1.6倍;为眼径4.1—4.7倍。星鳍扁背鲀体卵圆形,侧扁。头中大,吻较钝尖。鼻孔每侧1个。口小,前位;上下颌各具2喙状牙板。头体散有小刺分布。背鳍、臀鳍相似;胸鳍宽短;尾鳍圆形。星鳍扁背鲀的体背褐色,腹灰青色;头后部、体侧密布许多圆形或多边形灰白色斑点;腹部斑点大于背部斑点;自背鳍起点到臀鳍起点约有12行白斑;背鳍基底常有一深褐色斑;眼周围也常有条纹排成放射状。星鳍扁背鲀体色与圆斑扁背鲀易混淆,但后者体侧白斑约10行,背鳍基无褐色斑,眼周无放射状纹,现知仅产于夏威夷。星鳍扁背鲀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诸岛海域及台湾沿海。栖于水深5—20m左右的海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