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豆卢钦望 |
释义 | 人物简介豆卢钦望(公元629年-公元709年),唐武则天时宰相。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门荫入仕,于武则天垂拱年间任司宾卿,长寿二年(公元639年)任内史。证圣元年(公元695年),宰相李昭德受酷吏来俊臣等诬陷下狱,他受株连,被贬为赵州刺史。次年入朝任司农卿,迁秋官尚书。曾出任河北道宣劳使。卢陵王李显复太子位,他任皇太子宫尹。圣历二年(公元699年),升任文昌右相、同风阁鸾台三品。不久,改为太子宾客,罢致政事。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发生五王政变,推翻了武则天政权,李显即位。因他曾任李显的宫尹,被擢为尚书左仆射,执掌军国要事。兼检校安国相王李旦府长史、中书令、领兵部事及监修国史。神龙二年拜为开府仪同三司。景龙元年(公元709年)自请辞官,皇帝不允,当年十一月卒,时年八十一岁。赠司空、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 作品选载钦望,雍州万年人。累官越州都督司宾卿,长寿二年拜内史,封芮国公。坐阿附李昭德贬赵州刺史,入为司府卿,迁秋官尚书。中宗还东宫,拜太子宫尹,进文昌右相同凤阁鸾台三品,罢为太子宾客。中宗复位,擢尚书左仆射平章军国重事,进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安国相王府长史。卒年八十,赠司空并州大都督,谥曰元。 请进膳表 臣闻孝子居丧,朝一溢米,暮一溢米。食之无算,或粥或饭;不能食粥者,饭羹以菜可也。又曰,五十不致毁。又曰,丧有疾,食肉饮酒,加以姜桂。又曰,若不胜丧,乃比於不慈不孝。《孝经》曰:“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教也。”窃以两溢之米,欲满大升,或为饭粥,随性所嗜,羹以助食。年至五十,不合致毁。素有疾,又加酒肉。食味不美,调以姜桂。此乃圣人制礼,原父母之情,不欲令孝子病毁,不胜哀痛也。自古圣人制礼,如此殷勤;大行则天遗制,如此恳至。 今陛下三日视事,听览万机。群臣性命,仰陛下存活;三圣基业,待陛下兴隆。伏惟圣年已登五十,陛下缘在房州,先患脚气,今在哀苦,旧患更发。又自今月二日已来,唯令进仓米薄粥,臣下惊恐,不胜惶惧。但仓米陈臭,天下共知,食即动气。奈何陛下以五十之年,抱积久之患,奉累圣之绪,承遗制之托,上事宗庙社稷,下养赤子苍生,故食动病之仓米,不遵遗令之教训?陛下纵自轻性命,其奈七庙何?其奈万姓何?臣等痛切之至,谨述先圣制礼,大行遗制,伏乞少进美膳,加以姜桂,即望圣体稍和,旧患渐损。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