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信贷定额分配 |
释义 | 创新信贷服务功能 推动业务有效发展粮食流转贷款是农发行顺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为满足粮食企业自主经营收购和调入粮食的资金需要而发放的商业性贷款,是农发行目前乃至今后的一项主打业务。从表面来看,粮食流转贷款仍然是农发行传统业务,但其性质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由政策性贷款变成商业性业务,国家不再补贴,企业经营风险直接转嫁为银行信贷。为降低风险,农发行一般落实第一还款来源(实物库存)和第二还款来源(资产抵押)“双保险”,但粮食企业抵押资产有限,致使流转贷款并未“流转”。为实现既防控风险又有效发展双重目标,农发行荆州市分行通过调研与实践,提出了推行超定额粮食流转贷款管理思路。 一、超定额粮食流转贷款管理的基本思路 (一)将流转贷款分为定额贷款和超定额贷款,实行分类管理 定额贷款是指农发行以有资质机构提供的客户资产评估报告结论为依据,按不超过评估值70%比例设定抵押而发放的抵押担保贷款。该批贷款允许客户在贷款期限内周转使用,贷款期限与操作仍执行粮食流转贷款管理规定。 超定额贷款是指客户因季节性集中购进原材料所需资金超过原审批的定额贷款,农发行按照“核库供贷、拿钱动库”的原则发放的具有实物质押性质的粮食“库贷挂钩”贷款。每笔贷款额度控制在以仓为单位的原料库存值80%以内,贷款期限根据粮油品种不同、储存期长短分别确定,一般3个月,最长6个月,不允许周转使用。贷款对象为农发行A级(含)以上信用等级企业。 (二)超定额贷款管理应遵守四项原则 推行超定额贷款对提高粮食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快资金周转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应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合法经营原则。贷款对象与业务领域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农发行信贷政策;对借款人的资格、还贷能力,信贷资金使用状况,借款手续是否完备等事项事先审核、事中跟踪,确保每个环节合规合法。 2、防控风险原则。以企业风险承受能力的贷款偿还能力为核心,落实风险准备金、有效担保和价格预警线等风险防范措施,把好贷款投放关,从源头上杜绝风险。 3、审慎准入原则。结合企业贷款资格认定、信用等级评定以及企业改革情况,按照“区别对待、择优扶持”的原则,筛选优质客户,重点扶持骨干企业。 4、全程监管原则。客户经理对粮油购进、储存、销售、资金回笼等各个环节实施全程信贷监督,分别设立定额贷款和超定额贷款台账反映和监测,将客户具有所有权的全部商品纳入监督范围。 (三)超定额粮食流转贷款基本流程 1、企业向开户行提出书面申请。在定额贷款与自有资金全部参与收购转变成实物库存后,企业向开户行提出超定额贷款的书面申请。 2、县支行请示和二级分行贷款审查委员会审批。县支行指派客户经理及时核实;行长同意的,向市分行提出贷款申请。二级分行组织审查,经贷款审查委员会审议通过行长审批同意后下达贷款批复。 3、银企签订超定额贷款质押协议和相应实物库存监管协议。县支行按照“五锁定”“四落实”要求迅速与客户签订超定额贷款质押协议(锁定仓号、品种、数量、库存值和贷款额度)和实物库存监管协议(落实商品质量、保管责任、客户经理责任及违约处置)。 4、落实信贷责任。二级分行与县支行行长签订包放、包管、包收回的“三包”责任书;县支行与客户经理签订超定额贷款库存监管尽职责任书,全面落实管理责任。 5、签订质押借款合同和办理贷款手续。县支行与企业签订质押借款合同,填写借款凭证。 6、县支行根据企业原料收购进度“核库供贷”。县支行按照“一次发放、分批使用”的原则发放超定额贷款。客户经理按期核实入库粮油数量、支付价款及有关凭证,根据进度和贷款比例拨付收购资金。 7、客户经理对企业入库粮油实施监管。客户经理对企业所有粮油的购进、储存、销售、资金回笼等各个环节实施全程信贷监管,建立库存监测台账。 8、企业根据自身经营需要“拿钱动库”。企业动用库存前按照超定额贷款质押协议约定足额缴存贷款本息所需资金,县支行及时收回贷款本息,解除两个协议。 二、推行超定额贷款方式是农发行拓展业务空间的有效选择 通过分析总结,农发行推行超定额贷款方式具有八个方面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一是超定额贷款方式符合农发行信贷政策。粮食流转贷款办法明确规定贷款方式除抵押担保外,可根据需要采取质押担保和信用贷款等方式。超定额贷款方式是在保证实物库存第一还款来源的基础上而发放的库贷挂钩贷款,信贷风险低于信用贷款风险。 二是多年的封闭运行贷款模式为推行超定额贷款方式提供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从1998年开始,农发行按照国务院精神要求,对保护价粮、定保粮以及最低收购价粮的收购贷款按照核单供贷、动库还贷的封闭管理政策保证供应,取得了较好成效,一些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三是粮食市场主体变化为农发行推行超定额贷款方式创造了有利经营条件。经过几年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逐步退出粮食商业市场,多种所有制形式民营粮食企业成为另一重要市场主体。以荆州为例,2006年省农发行已确认荆州市粮食企业贷款资格90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改制企业25家、其他各类企业65家,同比去年,国有企业减70家、其他各类企业增65家。市场主体以及贷款主体结构的变化,为农发行业务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经营条件。 四是经营机制活、资信状况好的新生客户为农发行推行超定额贷款方式提供了良好的信贷载体。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现状看,绝多数企业经济实力弱、诚信意识差,挤占挪用信贷资金隐患客观存在,直接危及贷款安全,制约农发行流转贷款业务发展。而通过近两年合作,民营企业在经营机制、资信状况、经济实力等方面普遍要比国有企业强,银企关系融洽,已成为农发行另一基本客户群。 五是推行超定额贷款方式有利于农发行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银行信贷支农职能,有效解决“卖难”问题。在购销市场化条件下,各类粮食企业按市场价自主经营收购农民手中余粮,粮食企业抵押贷款不可能满足市场收购资金需求,极易出现区域性“卖难”问题。推行超定额贷款方式,农发行在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支农职能也得以充分体现。 六是推行超定额贷款方式能够有效缓解粮食经营企业季节性收购高峰期资金不足的生产矛盾。经调查,荆州市80%以上粮食经营企业在季节性收购高峰期存在资金不足,但由于固定资产少导致贷款难。超定额贷款可以有效缓解这对生产矛盾,帮助企业获得收购资金,实现扩大经营、提升效益的目的。 七是推行超定额贷款方式有利于农发行培植、发展和巩固优质客户。粮食市场放开后,各商业银行信贷触角也延伸至粮食经营领域,银行与客户实行“双向”选择,市场竞争不可避免,而市场竞争就是客户竞争,最终成为信贷产品竞争。2005年,荆州市农行、信用社借鉴农发行封闭管理办法对粮油企业发放短期信用贷款,深受客户欢迎。农发行发放的抵押贷款不仅额度小、市场份额少、效益低,而且最早放最迟收,承担了企业所有经营风险。推行超定额贷款,农发行市场竞争力将会得到有效提升,有利于更好地培植、发展和巩固优质客户。 八是推行超定额贷款方式能够为农发行培植业务增长点和利润增长点。超定额贷款业务可以在很多环节上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信贷成本大大降低,在贷款利率相对固定情况下,银行收益增加。 三、超定额贷款的潜在风险及防范措施 任何信贷业务都有风险,超定额贷款业务能否成功运作,有赖于银行是否能在业务操作风险点及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一)超定额贷款潜在风险 1、企业道德风险。这是所有风险中的首要风险,表现为企业法人诚信意识不强,采取虚开收购凭证套贷、伪造财务数据骗贷以及恶意挤占赖贷等行为导致农发行贷款不能按期收回。 2、市场价格风险。主要是在贷款期间,市场价格下跌,粮油库存贬值,质押物市值不能足额归还贷款本息形成资金损失。 3、贷款操作风险。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在贷款发放环节,如未正确使用规定的合同文本,质押协议内容与借款合同内容不符等,导致贷款手续有瑕疵或合同无效;二是在贷款管理环节,如客户经理信贷监管不到位、对企业重大事项未及时发现,对企业违规问题隐瞒不报等,导致贷款出现风险或损失。三是在收贷环节,借款凭证销号错误,借款合同、质押协议与实际质押物不衔接,导致协议无效。 (二)控制风险的对策 1、严格贷款资格准入。应本着择优原则、价值保证原则、归还原则确定超定额贷款对象,择优扶持一批近年来经营业绩良好、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各项指标符合贷款要求、资产流动性充足且高管人员无重大不良记录和违规行为、无拖欠债务纪录的粮油企业做大做强。 2、全面落实贷款条件。一是合理确定质押物值。考虑到粮油收购价格的不稳定性,应采取加权平均法确定质押物价值,即根据该品种企业当年平均购价来计算质押值。二是合理确定贷款比例。综合企业筹资压力以及价格风险等因素,每笔超定额贷款设定额应控制在质押物值80%以内,市场价低开高走时,对低价收购的质押物,比例最高不超过90%。三是建立风险防控措施。督促企业落实贷款额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金;密切关注市场价格走势,当粮油价格下跌达到或超过办贷时核定值的10%时,实行贷款风险预警处理,要求企业及时增加保证金或提前归还相应贷款,确保信贷资金安全 3、加强信贷渗透管理。定期检查企业的财务收支、库存核算、资产负债变动及盈亏等情况,综合分析企业报表、各种经营指标、现金流量情况,全面掌握企业资金运动、财务及经营状况,及时做好风险预警,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将企业各类经营风险消化在萌芽状态。 4、严格内部责任追究。对因市场行情、企业法人资信等问题而造成的贷款损失,经监察审计部门认定客户经理确已尽职,应予以从轻或免于处分;对工作不作为或乱作为等失职、渎职行为造成贷款损失的,严格按照总行《违反信贷和资金管理规章制度行为处理暂行办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