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豆黑痘病 |
释义 | 大豆黑痘病是广泛分布于中国大豆产区的一种疫病,主要针对植株的叶片、茎和豆荚,极容易导致大豆的大面积枯死,从而导致大豆减产。为害的真菌大豆痂圆孢,属于半知菌亚门,其有性态大豆痂囊腔菌,属于子囊菌亚门。该病害可以通过田间管理和药剂喷洒等方式来防治。 中文学名:大豆黑痘病 病原中文名:大豆痂圆孢,有性态大豆痂囊腔菌 病原拉丁学名:Elsinoe glycines Jenkins 病原分类地位:半知菌亚门,有性态子囊菌亚门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为害部位:叶片,茎,荚 病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茎和荚,幼嫩的叶片尤易被害。叶片染病叶上病斑圆形,直径1mm左右,常分布于叶脉两侧,初呈灰白色,后变黑褐色,最终病叶两边向上反卷,变黑干枯。茎和叶柄染病病斑大小不等,小的椭圆形,大的病斑融合长达2cm,黑褐色,肥厚隆起,疮痂状,上生不明显的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 病原特征大豆痂圆孢(Sphaceloma glycines Kurata et Kuribayashi),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盘单生或联生于角质层下的拟薄壁组织的基质上,枕形,上密生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初无色,后变褐色,很短不分枝,顶端钝形或略尖,无隔或具一个隔膜,大小8~16×4~5(μm),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卵形或椭圆形,无色或褐色,单胞,内含1~2个油球,大小5~14×2~5(μm)。有性态为大豆痂囊腔菌(Elsinoe glycines Jenkins),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传播途径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菌源。 发病条件病斑上的分生孢子一般可存活200~250天,但若脱离病斑11~14天便失去萌发力。土壤缺肥尤其缺钾肥影响大豆正常生长,发病重。过度密植或株间通风不良,多雨湿度大时发病重。6月份开始发病,8月进入发病盛期。重病田大豆中上部病叶大量枯死,茎和荚上病斑累累十分醒目。 防治方法基本方法(1)选种抗病品种。精选无病种子,进行种子消毒。 (2)与禾本科作物进行三年以上轮作。 (3)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秋翻土地将病株残体深埋。 化学方法增施底肥,采用大豆配方施肥技术,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搭配,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