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兴经济体崛起 |
释义 | 出版信息ISBN:9787802347458 定价:35.00元 作者:方晋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02月 开本:16 页数:200页 开卷分类:经济与管理 内容简介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新兴经济体的全面增长。新兴经济体不仅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深刻改变了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即使是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也没有改变这一趋势。兴经济体的崛起对于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迄今为止,除了东亚的日本之外,所有的发达国家均来自于西欧及其衍生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部分拉美和东南亚发展中经济体增长较快,表现出实现工业化、赶超发达国家的潜力,被称为新兴工业化国家。但进入20世纪70、80年代之后,除亚洲“四小龙”之外,这些经济体纷纷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增长停滞不前,各种危机此起彼伏,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似乎变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所有的发展中经济体中,只有处于东亚地区的“四小龙”真正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基本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但由于“四小龙”数量较少,经济总量不够大,对世界经济并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发达国家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与当年的新兴工业国的发展有很大不同。新兴经济体崛起首先是群体性崛起,有大批的发展中国家取得了快速增长。2001年至2008年,有106个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有73个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有47个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在短短的8年时间内,有10个新兴经济体的人均收入水平从中高收入组别晋升到高收入组别,有17个新兴经济体从中低收入组别晋升到中高收入组别,有20个新兴经济体从低收入组别晋升到中低收入组别,还有1个新兴经济体从中低收入组别晋升到高收入组别。要说明的是,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主要表现在新兴大国的崛起。经济总量最大的10个新兴经济体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从2001年的14.1%上升到2010年的24.2%,上升了10.1个百分点,而同期整个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比重提高了12.8个百分点。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前10大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4.6%,相当于于同期整个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贡献的68.5%。且,这一轮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更加具有可持续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内采取市场化改革,对外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增长效率显著提高。本书的研究表明,新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以及外贸依存度无论是绝对水平还是增长速度均显著高于发达经济体,说明工业化以及积极参与全球分工很可能是新兴经济体本轮增长的主要动力。通过增长核算法对新兴经济体增长的来源进行分解,我们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对增长的贡献不断提升,要素投入的贡献不断下降,充分反映新兴经济体增长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重要的是,新兴经济体群体性的崛起特别是新兴大国的崛起,使得新兴经济体之间相互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先发国家和后发国家之间,大国和小国之间,制造业出口国和初级产品出口国之间,形成了相互贸易和投资的良性循环,使得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可以不断持续下去。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只有19世纪西欧国家的崛起才能相提并论。只要沿着目前正确的道路走下去,新兴经济体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跻身发达国家行列,是完全可以预期的。国作为新兴经济体中重要的一员,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中国同其他新兴经济体一起,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身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中国需要根据这些变化,及时调整对外经济政策。此,本书目的在于研究新兴经济体发展对世界经济格局和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影响。全书内容共分为三大部分,共九章。第一部分研究新兴经济体发展的理论和实证问题,由第一、二、三章组成。其中第一章对新兴经济体的内涵和概念进行了界定,在目前各种不同的概念基础上,提出了本课题定义的新兴经济体。第二章通过比较不同类别经济体、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地区新兴经济体经济的增长情况,以及新兴经济体工业化和外贸发展,总结了新兴经济体增长的特征事实。第三章在回顾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用增长核算法对新兴经济体的增长进行分解,来判断新兴经济体增长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二部分由第四、五、六章组成,从三个具体方面研究新兴经济体发展对世界经济格局和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影响。其中第四章研究新兴经济体对世界贸易格局和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从进出口总量、产品结构、地区结构、贸易方式等多个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五章研究新兴经济体对全球跨境投资以及我国跨境投资的影响,对全球跨境投资的发展趋势、新兴经济体发挥的作用以及中国与新兴经济体的双边投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六章从能源(石油)价格、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等方面考察新兴经济体对全球能源格局和我国对外能源关系的影响。三部分是政策建议部分,由第七、八、九章组成。其中第七章讨论如何在对外贸易和跨境投资两个方面加强与新兴经济体的经贸合作,并明确提出调整外经贸政策、开拓新兴市场。第八章研究中国应该如何团结新兴大国、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对如何利用好二十国集团机制、加强与新兴大国的政策协调提出了具体建议。第九章提出中国应适时扩大对外经济援助,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并给出了扩大对外援助的三个政策建议。书内容主要源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度招标课题“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格局和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影响研究”的成果。该项研究课题负责人为方晋,课题组成员包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的张琦研究员和吕刚副研究员,以及北京大学的王勋博士,他们分别承担了本书不同章节的撰写工作。没有他们的辛勤工作,本项研究不可能顺利地完成。这里,我们还要特别感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各位领导对此项研究在各个阶段给予的宝贵支持和批评指正,使我们的研究得以不断地完善。感谢对外经济研究部隆国强部长对此书出版的大力支持,在工作和研究中他也给了我很多有益的指导和帮助。最后还要感谢中国发展出版社的尚元经编辑,他的不懈努力是本书能够顺利出版的重要原因。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书中的错误遗漏在所难免。我们诚恳地接受广大读者和政策研究界同仁的批评,也欢迎你们就如何把这项研究做好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录第一部分 实证研究 第一章 新兴经济体的概念和内涵 一、新兴经济体的概念 二、界定新兴经济体 三、新兴经济体和三个世界 第二章 新兴经济体增长的特征事实 一、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 二、新兴经济体产业结构的变动 三、新兴经济体的外贸发展 第三章 新兴经济体增长的实证研究 一、新兴经济体增长的理论基础 二、新兴经济体增长的实证检验 第二部分 影响分析 第四章 新兴经济体对全球贸易格局的影响 一、新兴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 二、中国与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关系 第五章 新兴经济体对全球投资格局的影响 一、全球跨境投资格局以及新兴经济体的作用 二、中国与新兴经济体的相互投资 第六章 新兴经济体对全球能源格局的影响 一、新兴经济体对能源供求关系和价格的影响 二、新兴经济体对国际能源安全的影响 三、新兴经济体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影响 四、新兴经济体与我国对外能源关系 第三部分 政策建议 第七章 加强与新兴经济体的经贸合作 一、调整外贸政策,开拓新兴市场 二、加强与新兴经济体在跨境投资中的合作 第八章 团结新兴大国、推动全球治理改革 一、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面临新的机遇 二、G20应成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首要机制 三、在重大问题上加强与新兴大国的政策协调 第九章 扩大对外经济援助 一、扩大对外经济援助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立中国的普惠制 三、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对外援助体系 四、打造中国的“发展队”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