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谢洞山石台远来访别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谢洞山石台远来访别》 【创作年代】北宋 【作者姓名】苏辙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品原文谢洞山石台远来访别 窜逐深山无友朋,往还但有两三僧。 共游渤澥无边处,扶出须弥最上层。 未尽俗缘终引去,稍谙真际自虚澄。 坐令颠老时奔走,窃比韩公愧未能。 作品评析洞山即真净克文禅师。元丰七年五月,苏辙被调往安徽歙州绩溪县县令。真净禅师和石台禅师前来相送,此诗聊表苏辙答谢之情。 作为流放中的“犯官”,其境遇是极其艰险的,能与国内著名高僧交往,无疑给苏辙极大的精神鼓励,并使其从中得到升华。 “渤澥”即渤海,引伸为太虚,喻禅境幽微宏大之处。须弥山即佛教所说六道轮回中人天共处的“娑婆世界”的另一譬喻。“最上层”—一苏辙在与禅师交往后,感觉自己在流放中,精神如同从地狱中被解放了出来,并被“扶”上了三十三天。颠老即唐代的大颠禅师,韩公即韩愈。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往潮州,遇大颠禅师点化而明佛理。在这里,苏辙以景福顺、真净、石台等禅师比大颠,而自己则不敢以韩愈自居。可见人生无论顺逆,有一二方外的师友,不失为人生的幸事。 作者简介苏辙(1039—1112),宋代文学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登进士第。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新法,哲宗时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宋徽宗时辞官。其文汪洋澹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有《栾城集》、《春秋集解》、《诗集传》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