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行书诗 |
释义 | 行书诗,不是指特定的一首诗,是指书法家将诗以独有的风格写在纸上,这样流传下来的字,便统称行书诗 作品名称:行书诗 作者:吴昌硕 类别:纸 规格:纵130.2cm,横40.8cm 基本信息【名称】《行书诗》【年代】清 【作者】吴昌硕 【类别】纸 【规格】纵130.2cm,横40.8cm 朱冕《行书诗》,纸本,纵24.8厘米,横47.9厘米。款署侍生朱冕拜。钤印有四:一夜明月千里心,推敲未(禾爰),清嘉坊朱朝用,书像印。 作品释文风香邻有无,花影佛跏趺。历劫龙吁盋,餐霞凤别梧。石真彊取(诗字点去)柱,诗奈不奇觚。山傥燕支夺,狂歌待老夫。普宁寺牡丹。丁卯凉秋录于癖斯堂。吴昌硕年八十四。 作品内容本幅书录五言诗一首,末作者自识:“普宁寺牡丹丁卯凉秋录于癖斯堂,吴昌硕年八十四。”下钤“仓硕”印。无藏印。“丁卯”为1927年。普宁寺位于今杭州市余杭区仁和镇东塘普宁村,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年间(936-944年),吴越王钱氏所建。普宁寺屡毁屡兴,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是最后一次重建。寺内原有“玉楼春”牡丹十八墩,相传为于谦手植,至清时花满庭院。今存六大本,花朵特大,白中带紫。据记载,普宁寺牡丹为塘栖二十四景之一,被誉为花中之魁。 作品赏析此轴书法古拙遒劲,于法度之外别开生面。用笔时而厚重沉著,时而潇洒飘逸,起笔与横笔多沉实,撇笔多细长,有如其画梅之法。结字多欹侧,但以笔划之粗细保持字形的稳定,无倾倒之势,充分体现了吴氏书法“用笔遒劲,气息深厚”,“结体以上下左右取姿势”的书法特征,并可从中看到许多绘画的用笔特点,面貌独具一格。 作者简介吴昌硕是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为“后海派”中的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等。 吴昌硕最擅长写意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响最大,由于他书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他自己说:“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他常常用篆笔写梅兰,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笔力老辣,力透纸背,纵横恣肆,气势雄强,布局新颖,构图也近书印的章法布白,喜取“之”字和“女”的格局,或作对角斜势,虚实相生,主体突出。用色上似赵之谦,喜用浓丽对比的颜色,尤善用西洋红,色泽强烈鲜艳。名重当时的画家任伯年对吴昌硕以石鼓文的篆法入画拍案叫绝,并预言其必将成为画坛的中流砥柱。吴昌硕作画用“草篆书”以书法入画;线条功力异常深厚。虽然从状物绘形的角度看其线条的质感似乎不够丰富、切实,但恰恰是舍弃了形的羁绊,吴昌硕的绘画才步入了“意”的厅堂,从而形成了影响近现代中国画坛的直抒胸襟,酣畅淋漓的“大写意” 表现形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