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打浦桥街道 |
释义 | 简介打浦桥街道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原卢湾区)中南部。东起肇周路、制造局路,西至陕西南路、肇嘉浜路、瑞金南路,南沿斜土路,北靠建国西路、建国中路、建国东路。面积1.59平方公里,截止2007年底,地区常住人口 6.38万人,人口密度4.01万人/平方公里。下辖居民委员会18个。打浦桥地区的发展是上海十年巨变的一个缩影,昔日上海有名的“下只角”,如今已成为上海耀眼的一个中高档的住宅区、区域性商业中心之一和餐饮休闲区域。 打浦桥街道办事处座落南塘浜路103号,2001年竣工的多功能办公楼高7楼, 2760平方米使用面积,一楼是对老百姓一门式服务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二楼是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法律咨询、司法接待,并设立人民调解庭。三楼是会议室,供社区党员代表会议,社区工作协调会议使用,并向居民区开放,作为协调会、听证会、评议室的场所。四至七楼为办公区域。 建置沿革1914年(民国三年)起,徐家汇路以北片划入法租界。1928年(民国十七年),徐家汇路以南片属沪南区。沦陷时期北片一度属第八区、第一区,南片属南市区、第七区。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12月属第六区(芦家湾区)。解放初,曾设第一、第二办事处。1953年2月为第四办事处。1956年3月分属鲁班路办事处、泰康路办事处、打浦路办事处。同年7月分属鲁班路办事处、泰康路办事处。1958年1月分属鲁班路办事处、打浦路办事处,同年12月合并。1960年4月改为鲁班打浦街道办事处,6月更今名。 建设发展历史上河流纵横,肇嘉浜东西横贯,日晖港、东芦浦南北延展。自宋元上海兴镇建县起,即为航运要孔。晚清时,自斜土路至斜徐路的日晖港两侧,形成内日晖市,逐渐形成柴草、沙石交易市场和商品集散地。 清同治年间,法租界公董局越界辟筑徐家汇路。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后,又先后越界辟筑金神父路、卢家湾路(今重庆南路)、薛华立路(今建国中路)、打靶场路(今建国西路)等。华界辟有斜徐路、斜土路、鲁班路、打浦路等。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北片多旧式里弄建筑,仅法商达里洋行即营建两层楼房277幢。较大里弄有新新里、打浦坊、祥兴里、金寿里、锦德里、同丰里、楚园、瑞金新村、明德里、和平里等。这些里弄人口密集,内多小店铺,如新新里长不过百米,有烟纸店11家、肉店5家、当铺1家、黄包车行3家以及面店、粥店、棉花店、炒货店、理发店等,还设有鸦片馆、赌场,人称“什锦里”。居民多小商贩、小职员和一般劳动者。杂居有流氓、惯窃、吸毒者等,形成恶势力,欺压群众。南片发展缓慢,除内日晖市外,至民国前期仍多农田、坟地。抗战期间,外省难民大量涌入,人口渐多。居民以人力车夫、菜贩为主,多就地搭建“滚地龙”,形成人口密集的棚户区。据解放初统计,居于棚户的居民占地区人口49.1%,均集中南片。30年代起,肇嘉浜日渐淤积,后因侵华日军筑路,遂为死浜,垃圾成堆,蚊蝇成群,雨淋日晒,臭气冲天。一批乞丐、拾荒者,多栖身于两岸水棚或破船中,甚至一船3户,构成旧上海大型水上棚户区。 解放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环境改造和建设。50年代起,填肇嘉浜,辟筑林荫大道,逐步改造棚户区。至1993年,共新建多层和高层住宅楼113幢,有商业网点43家,农贸市场1处。区规划的打浦桥地区,徐家汇路拓宽工程、日晖港填浜筑路工程相继启动,大型的建设项目已启动的有海华花园、海兴广场等20多项,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进一步带动地区全面改造和建设,打造为交通便捷、环境幽雅的新型商住小区。 解放前夕,地区内有工厂16家。1993年有58家。其中1000人以上或历史悠久、社会影响较大的有太平洋织造厂、中国铅笔二厂、上海胶鞋七厂、光华漂染厂、织袜九厂等。1958年建立街道经济,至1993年共有经济实体47家,从业人员1463人,年产值5666.69万元,创利200万元,上缴税收144万元。 社会事业地区人口老龄化较突出,据有关资料显示,60岁以上人口5735人,占总人口14.5%,其中社会孤老或无子女共居的单身老人190人。街道建有社区服务中心,有专业服务队75支,队员269人;志愿服务队75支,队员3835人。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菜上门,理发、洗澡、接送就诊、打扫卫生、婚姻介绍、丧事服务等。此外,街道敬老院住有老人35人。1991~1993年,地区社区服务工作先后被评为市精神文明百件实事之一、为民办实事立功竞赛优秀集体。 1985年起,被定为市科学育儿基地示范点。1990年358名新生婴儿中,母乳喂养率54%。1990年3月,于街道召开上海市社区教育保健现场经验交流会。同年6月,又在中国儿童发展中心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举行的科学育儿研究会上作交流介绍。新新居委会家庭教育辅导站,先后被国家教委、全国妇联及上海市有关方面评为全国家长学校先进集体、市家长学校先进集体、市儿童工作先进单位等。 历史上有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上海法政学院等设于打浦桥地区。1993年有上海教育学院(南部)、区重点中学——卢湾中学,还有职业学校1所,小学8所,幼儿园和托儿所12所。文化科技体育卫生单位有上海科技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丝绸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毛麻研究所、上海皮革研究所、上海自行车公司研究所、上海市政工程局职工医院和区体育场等。街道设有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和玩具图书馆。 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日晖里4号曾为现代著名剧作家田汉住所,20年代革命文艺团体南国社即设于此。新新里315号,是中共党员素鸿钧秘密电台旧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