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打开一个封闭的世界 |
释义 | 作者:夏榆 ISBN:10位[7536050275] 13位[9787536050273]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定价:¥32.00 元 内容提要本书是对异域社会和文化的一种深度视察,悉心倾听和访问。透过与多名国际文化风云人物的现场访问,呈现一个我们经验和视界之外的生活。 互文萨·米奇尼克,呈现出东欧剧变之后的社会现实;苏珊·桑塔格、德里达,传达出一代知汉精英,社会良心的精神向度。 马悦然、斯图尔·阿兰、埃斯蕾马克,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贴身采访和洋备观察,使读者可以切近了辞一个百年文学大奖的历史脉络和现实意义。 本书为我们了解异域文化、社会与政治提供一个具体而感性的范例。 编辑推荐作者同时兼具作家和文化记者的双重身份,这双重身份带给他一个别样的角度。正如他所说,2000年以前生活在书斋里,2000年以后他开始行走、观察和聆听。本书是作者在多年对各国文化人士的采访结集,包括波兰的瓦文萨、德国的伊利亚·特罗亚诺夫、日本的大江健三郎等等。既有对话,也有作家在异国他乡的所思所想,更有对文化事件细致入微的记录。从一个作家和一个文化记者的角度出发,本书的确可以做到“打开一个封闭的世界”。 作者简介夏榆,记者,作家。1960年代中期出生于大同矿区,1970年代到1980年代,在矿区接受初中教育,中途辍学做矿工。1990年代末迁徙北京,成为“漂流一族”。著有长篇小说《隐忍的心》及中短篇小说、随笔若干。现供职于南方周末北京新闻中心,担任文化记者。 目录行于真,坐于实(代序) 波兰纪 渔夫瓦文萨 瓦文萨:我和人民分享了时代的考验和磨难 亚当·米奇尼克:对真理、准确性和诚实的追求 黑夜的遗产 奥斯维辛之后的写作与影像 睡着醒着都是梦,噩梦 柏林墙 墙倒之后:1989年之后的德国文学 伊利亚·特罗亚诺夫:世界很大,拯救遍地 兵荒马乱的中东 伊斯兰作家的爱与痛 以色列炮火下的黎巴嫩 阴影在叙以边境盘旋 为什么中东永远动荡? 生活在以色列的火山口下 阿尔伯特·伦敦 关注世界的伤口 半岛纪 半岛,被神化还是妖魔化? 意见与异见 伊扎特:CNN是中东的半岛电视台 离乡的米沃什 米沃什肖像 你这个诗人,坐在圣约翰大教堂做什么? 多面人艾柯 看那!艾柯这个人 我是一个经常被误读的人 影像中的德里达 德里达:我很难对一致性感到激动 他们的鲁迅 李泳禧:“韩国鲁迅”的鲁迅 竹内好的鲁迅 鲁迅:在东亚的天空下 鲜花与刀锋 大江健三郎:“用粪弄脏自己巢的鸟” 平山郁夫:核时代的救赎 矶崎新:未来城市是废墟 日本的秘密与耻辱 贴身诺贝尔 斯图尔·阿兰:世界上每个人的趣味都不一样 马悦然:诺贝尔与中国作家“有仇”? 新约诺贝尔 他的名字叫帕慕克 “少壮派”的“合谋” 诺贝尔时间 200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实况 埃斯普马克:鲁迅拒绝了我们 伦德斯诺德:和平就是暴力的缺席 诺贝尔和平奖2007年现场 全球性的紧急状态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