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达乌尔鼠兔 |
释义 | 体长125—185mm,后肢略长于前肢。无尾。大耳,椭圆形,具明显的白色边缘。吻部上下唇白色。冬毛较长,背部和四肢外侧为沙黄褐色或黄褐色,腹毛基部灰色,尖端乳白色。在颈下与胸部中央具一沙黄色斑。夏毛较短,背部黄褐色,并杂有全黑色的细毛。颅全长一般小于45mm,额骨隆起,故头骨上方轮廓的弧度较大,顶骨前部隆起,后部扁平。门齿孔与腭孔合为一孔。具2对上门齿,前面1对比后面1对门齿大一倍多。 中文学名:达乌尔鼠兔 拉丁学名:Ochtona daurica Pallas 别称:草原鼠兔、蒙古鼠兔、达乌里啼兔 二名法:篙菟子、鸣声鼠青苔子 界:动物界 纲:哺乳纲 目:兔形目 科:鼠兔科 分布区域: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等省、区 寄主:牧草、杂草,为害蔬菜或农作物 天敌:猫、猫头鹰和蛇等 为害特点主食植物的绿色部分,亦食嫩茎、幼芽和根。在内蒙古地区,夏季主食冷篙,其次是锦鸡儿、地椒及禾本科和莎草科的一些植物。鼠兔还挖掘洞穴破坏大片牧草,引致草原沙化。 生活习性达乌尔鼠兔为典型的草原动物,一般栖息于沙质或半沙质的山坡、平原及高山草甸平原。营群栖穴居生活,洞系可分为简单洞(夏季洞)和复杂洞(冬季洞)。简单洞多数只有一个洞口,无仓库。复杂洞具3—6个圆形至椭圆形洞口,直径约5—9cm。洞口附近有球形粪便,鲜粪草黄色,陈粪灰褐色,洞口间具宽约5cm的网状跑道。洞口通道与地面成30一40°的角度,并延伸约50cm后与地面平行。洞道结构复杂,弯曲多支,总长约3—10m。洞道中部具一窝巢,内铺以碎草,窝形扁平。距洞口不远处有仓库1—3个。达乌尔鼠兔具贮草习性,7—9月份集草,待草晒成半干后拖入洞中贮于仓库里,作为越冬之用。昼间活动,夏季中午炎热,地表温度高,洞外活动少,所以一日内呈现上、下午两个活动高峰;冬季,两个活动高峰相隔时间缩短。不冬眠。有积雪时,在雪下挖洞继续活动,洞口开于雪面,无风时,喜在洞口晒太阳。在内蒙古地区,繁殖期为4—10月份,6月份繁殖率最高。一年繁殖两次,每胎5—6个,幼鼠7天已长毛并睁开眼,开始到洞外附近活动。天敌主要有艾虎、银鼠、香鼠、黄鼬及一些猛禽和蛇类。体外寄生虫有跳蚤和硬蜱。 防治方法(1)精耕细作,平整土地,经常铲除地头、路旁等处杂草,轮作倒茬,机耕深翻地。 (2)灌水法:对于沙土中的黄鼠洞,在水中掺些粘土灌,效果较好。 (3)4月份,黄鼠已全部出蛰并进入繁殖盛期,且此时食料缺乏,采用毒饵法效果最好。 用0.1敌鼠钠盐毒饵、0.02%氯敌鼠钠盐毒饵、0.01%氯鼠酮毒饵、0.05%溴敌隆毒饵、0.03%—0.05%杀鼠脒毒饵,以小麦、莜麦、大米或玉米(小颗粒)作诱饵,采取封锁带式投饵技术和。一次性饱和投饵技术,防效较好。也可使用1.5%甘氟小麦毒饵,半年内不能再用,宜与慢放毒饵交替使用,且该毒饵使用前要投放前饵,直到害鼠无戒备心再投放毒饵。 (4)6—7月植物生长茂盛的夏季,黄鼠食物充足,此时最好选用熏蒸法效果好。 在有效鼠洞内,每洞把注有3—5ml氯化苦的棉花团或草团塞入,洞口盖土;也可用磷化铝,每洞2—3片。 (5)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LB型灭鼠管,效果好。 发生消长规律1年可繁殖2胎,每胎5~12仔,最高14仔。4月中旬进入繁殖期,7月初结束。6月份为产仔最多的时期。 种群数量的变动很大。从秋季到翌春其密度仅为原来的1/25~1/30。年度的数量变动亦十分显著,高数量峰年密度可超过低谷年10倍以上。在于草原常与布氏田鼠互相更替,当草场植被较好时,鼠兔增多;草场退化时,布氏田鼠数量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