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现代企业中的劳动与价值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者:史正富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2.3 ISBN: 7-208-04095-8 页数: 132页 内容简介本书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指导,联系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历程,深入地研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价值形成的过程以及与之而来的分配问题。该书认为,现代企业的"管理革命"、"资本革命"和"创业革命"使得价值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不再限于补偿生产过程的耗费,同时由于技术发明、市场营销和管理的职业化,现代企业中劳动者的范围大为拓宽,创造价值的劳动已不仅仅指生产一线上的劳动,而是包括创业、领导、管理、操作等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劳动形成的组合劳动。 目录1 企业的变革 1.1 业主制企业与早期资本主义 1.2 现代企业与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 管理革命与企业经营者的职业化 资本革命与资本所有权的多元化 创业革命与劳动的资本化 现代企业的新特征 1.3 社会主义中国的企业:正在浮现的结构 资本性质的多元化 企业管理结构的现代化 2 从剩余价值到净剩余——现代企业中的价值构成 2.1 从价值三分法到现代企业的价值公式:总体表述 C+V不足以保证企业生存 C+V之外的简单再生产必要耗费 资本来源不同所导致的问题 重新建构的价值表达公式 2.2 现代企业的价值构成:理论解释 研发耗费 营销耗费 管理耗费 资本使用耗费 2.3 现代企业的价值公式:社会关系 价值构成的子项比例与企业竞争力 价值构成的大类比例与企业家本质 3 净剩余的分配——从资本独占到多元分享 3.1 历史趋势:从独占到分享 3.2 净剩余分配的形式与类别 分享净剩余的主要形式 劳动分享净剩余的历史发展 3.3 净剩余分享模式与企业分类 3.4 净剩余分配模式的驱动因素 资本社会化的驱动因素 劳动资本化的驱动因素 3.5 净剩余分配的治理结构:谈判与合约 多层合约的逻辑 多层合约的难题与关键 4 社会主义企业中的净剩余与剥削问题 4.1 社会主义企业中净剩余分享制 4.2 资本为什么继续参与净剩余的分享 4.3 剥削:传统概念的消解与转化 我国现代企业中资本报酬为什么不再是剥削 私营企业中的资本报酬是剥削吗 剥削:新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