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惜芳春·秋望
释义

《惜芳春·秋望》是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作家乔吉所作的一首描写独守空闺的思妇的小令。这首小令用肃杀、凄凉的秋景,衬托出了思妇心中的悲楚、哀怨之情。

作品名称:《惜芳春·秋望》

创作年代:元代

文学体裁:小令

作者:乔吉

宫调:中吕

曲牌:惜芳春

作品原文

惜芳春·秋望

千山落叶岩岩瘦①,

百尺危阑寸寸愁②。

有人独倚晚妆楼。

楼外柳,眉暗不禁秋。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①岩岩:劲瘦貌。

②危阑:栏杆。

作品译文

一座座山峰木叶脱落,更显得山容消瘦;

倚遍高楼的栏杆,每一寸都驱不去忧愁。

但在黄昏,还是有位女子,独自倚着妆楼凝眸。

楼外是憔悴的秋柳。人和柳叶都一样黯然,对这凄凉的秋令难以禁受。

作品鉴赏

起首两句对仗,托出了“秋望”的题面。两句的角度不同,前句是望中的秋景,后句是秋望的所在地与望者的心情。但两者又是互为映发的,其间的维系就是一种悲秋的情调。先看前句。“千山落叶”是深秋常见的景象,而作者则强调其“瘦”的特征,且谓“岩岩瘦”,简直是嶙峋骨立。但同样的景象,前人也有“落木千山天远大”(黄庭坚《登快阁》)的感受,可见景语本身无不带有观察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再看次句,“百尺危阑寸寸愁”,就明白地点出了“愁”的无处不在。这一句写的是人物的感想,登高望远,处处见山川萧瑟,时令肃杀,倚遍阑杆,始终心情黯然。“寸寸”二字,见出了伤愁的细腻多端,令人遐想。这样,前句的写景便成了愁意的外化,后句的言愁也有了物象的衬托,从追寻两者的联系来看,甚而会使读者产生望山的愁人也是“岩岩瘦”的联想:这就是词曲常用的“暗映”手法。

第三句补明了“百尺危阑寸寸愁”的主角形象,用语清疏,而同样弥漫着哀怨悱恻的气氛。“晚妆楼”显示了主人公是一名年轻女子,“晚”虽是“妆”的修饰词,却同时有着时近黄昏的暗示意味。“晚妆楼”前着“独倚”二字,清楚地表明了她独守空闺的思妇身份,令人联想起“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温庭筠《望江南》)、“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等前人诗词的意境。全句是一幅人物剪影,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它回应并揭示了前两句的句外之旨,使读者恍然理解了她登楼远望、倚遍危阑的真正用心是在于怀人,而不只是悲秋。

结尾二句毫不松懈,将“秋望”的哀怨之意推到了十分。“楼外柳”是女子引领注视所在,既然“千山落叶”,柳叶“不禁秋”自是意料中事。但古人又常以柳喻女子眉,所谓“人言柳叶似愁眉”、“芙蓉如面柳如眉”,则末句的“眉暗不禁秋”就成了巧妙的双关。“瘦”、“愁”、“独倚”、“不禁秋”,至此便传神地完成了女子本身形象的写照。

古人有“词密曲疏”的说法,其实在宋词的小令中,也常以清疏之笔收韵远隽永之效。这支散曲小令就绰有宋词的韵味。

作者简介

乔吉(1280~1345), 一作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惺惺道人,太原(今属山西)人。终生不仕,穷困潦倒。中年后流落江湖,纵情诗酒,自称江湖状元、江湖醉仙,后居杭州。著有杂剧11种,现在仅存《两世姻缘》、《金钱记》、《扬州梦》三种,均描写男女爱情,思想内容庸俗无聊,但语言工丽,颇能投合封建文人口味。散曲与张可久齐名,存世小令210首,套数11套。多啸傲山水、纵情诗酒、青楼遣兴之作,抒发闲适颓放的情怀,间亦有不满现实的曲作。其作品善于锤炼字句,少用衬字,曲辞工丽,讲究格律对仗,又继承了前期曲作家质朴大胆的传统,能雅俗并用,独具特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8: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