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雨僧计划实施意见 |
释义 | 西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雨僧计划”实施意见 西校[2007]112号 文化素质教育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为了发掘校园文化资源,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培育文化素质教育的特色和品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在总结近十年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雨僧计划”。 一、设立缘起1.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新需要。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提高到2004年的19%,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面对新的形势,高等教育必须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更加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提高教育质量,关键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加强和改进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学校从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重庆市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来,秉承“融合人文与科学、突出区域文化特色、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理念,积极探索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在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营造大学文化氛围,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西南大学合并组建后,确定了“建设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的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必须要有新的思路,更加突出学生文化素质与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相结合、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进一步强化示范性基地建设,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延伸,实现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新突破。 3.发掘校园文化资源、提升学校文化品位的新举措。雨僧,是我国著名学者吴宓先生的字。1950年至1977年曾在我校外语系、历史系和汉语言文学系任教28年。吴宓先生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因首倡比较文学研究且富有成果而被尊奉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先驱和奠基人;因执教过多所著名大学且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而被公认为教育家;因对古典名著《红楼梦》独特的感悟、理解和诠释而领有“红学家”的一席之地;因创作了不少尚侠任气又温宛情浓的诗词华章而拥有诗人的桂冠。吴宓先生重视国学、博采中西的理念和主张,与文化素质教育强调人文修养和科学精神的思想是相通的。以“雨僧计划”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工作计划,有利于发掘学校文化资源,创建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品牌和特色,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和格调。 二、目标任务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思想品德教育为灵魂,以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为载体,以提高人文素质、科学精神、艺术修养和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建立覆盖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和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学校的文化品位,努力将我校建成国家文化素质教育的示范性基地。 三、主要内容(一)建立文化素质教育“雨僧基金” 由学校拨款、社会捐助等方式多方筹措资金,建立文化素质教育“雨僧基金”,主要用于支持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基地建设、学术讲座和特色活动,资助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奖励在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中成绩显著的教师、学生和管理工作者等。 (二)设立文化素质教育“雨僧项目” “雨僧项目”主要包括文化素质教育研究项目和教材建设项目。每年以项目的形式资助10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研究;资助文化素质教育的教材建设,力争在“十一五”期间组织出版一套(不少于10本)文化素质教育优秀教材。 (三)实施文化素质教育“雨僧工程” 1.建设文化素质教育重点课程 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纳入培养方案,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充分利用我校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构建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 组织开设涵盖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和艺术修养方面的高质量的文化素质教育必修和选修课程。 进一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力度,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建设100门文化素质教育重点课程,10-15门文化素质教育校级精品课程、2—3门重庆市级精品课程,争取文化素质教育国家级精品课程零的突破,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质量。 充分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建设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建成100门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由教务处牵头具体实施。 2.组织文化素质教育精品讲座 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学校的文化品位为总要求,实现校园周周有讲座,讲座场场有品位,促进学术交流,繁荣校园文化。 邀请校内外学者专家举办文化素质教育精品讲座,着力打造“百家讲坛”这一特色品牌,形成“百家讲学”、“百家讲人”、“百家讲事”、“百家讲书”、“百家讲艺”、“百家对话”系列讲座。“百家讲坛”一般每周举办2-3场,一年组织100场。 鼓励师生走出校园,到学校、工厂、农村、社区开设百家讲坛,进行文化普及和技术服务,传递大学文化和精神。 文化素质教育“百家讲坛”由文化素质教育办公室和研究生工作部组织实施。 3.推荐文化素质教育优秀图书 学校成立读书活动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开展读书活动,为读书活动推荐书目,提供学术指导和咨询,并参与有关评奖工作。学院成立相应的读书活动领导小组,组织指导学院学生开展读书活动。 组织专家推荐100本文化素质教育优秀图书,广泛开展阅读优秀图书活动。 成立学校读书会,开展以阅读推荐图书为主题的报告会、交流会、演讲赛、辩论赛、读书征文比赛,编印读书心得和征文汇编,举办推荐图书导读讲座,并将读书活动纳入学生培养方案,给予一定的学分。 推荐文化素质教育优秀图书由图书馆和文化素质教育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4.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特色活动 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文化素质教育特色活动。文化素质教育特色活动,包括学校各职能部门、各学院以及各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文化素质教育考察学习活动、文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各学院、各学生社团每学期至少应开展一次体现专业特色和社团特色的活动,学校每年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特色活动不少于100项。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特色活动的品牌建设,每学期举办一次全校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周,开展一次综合性的校园文化艺术节。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通过学生社团活动和邀请艺术团体来校演出等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进一步挖掘学校文化资源,开展“西南大学十大文化名人”、“西南大学十大杰出校友”、“西南大学年度十大新闻”、“西南大学年度学生创新标兵”等评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特色活动由宣传部、学生处和团委牵头负责实施。 5.共建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包括校级和各学院联系和建设的特色鲜明的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要包括校内外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艺术素质教育基地。 学校应充分利用学科优势,通过智力支持和服务等途径,与地方人文、科学、艺术等单位和团体共建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建成100个校内外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共建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由教务处和各学院组织实施。 (四)建设文化素质教育数字化平台“雨僧网”和编辑文化素质教育《雨声》专刊 建设文化素质教育数字化平台“雨僧网”,不断探索文化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和新形式,进一步丰富文化素质教育的资源和形式。每年编辑发行文化素质教育《雨声》专刊4期。将“雨僧网”和《雨声》专刊建成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交流的重要窗口,发布文化素质教育信息的重要平台,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雨僧网”的建设和《雨声》专刊的编辑由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办公室负责实施。 四、组织保障实施文化素质教育“雨僧计划”,是我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我校文化素质教育品牌和特色建设的重要途径。要切实加强对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西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对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和领导。 聘请一批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教育方面的专家,成立西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对文化素质教育活动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 建立文化素质教育办公室,落实文化素质教育管理的人员、经费和场地,确保我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大对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建立文化素质教育专家库,制定培训规划,建立激励机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