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瓜冬暖式大棚栽培技术 |
释义 | 简介西瓜大棚栽培属于精细集约栽培,技术性很强必须采取综合配套措施,才能取得早熟、丰产、高效益的目的。 有以下栽培技术: 品种的选择及种子处理选用耐低温弱光、坐果性好的中早熟品种作接穗,如特小凤、风光、小龙女、小霸王等。砧术可用菜葫芦、瓠瓜,也可用黑籽南瓜。先用温水浸种,取种量5倍的50℃温水,将种子倒入后不断搅动,至水温30 ℃为止,浸泡24 h(小时),捞出后放在30℃条件下催芽,种芽露白即可播种。 西瓜冬暖式大棚栽培技术 营养土配制营养土最好采用10年以上朱种过西瓜的优质田园土和充分腐熟的细粪干组成,二者各占一半,另加少最压细的磷酸二镀,如果田园土为粘质壤土,还应加入占总量1/入3左右的炉渣灰。用配制好的营养土铺成10 cm厚的苗床。 嫁接技术要点冬暖式大棚西瓜的嫁接育苗,当地一般选用菜葫芦、瓠瓜作根砧。在无风晴暖的天气嫁接为好。嫁接前1~2 h,根砧和接穗充分浇水,并准备好竹签、刀片、嫁接夹、营养钵等。营养钵直径8 cm,高10 cm,内装9 cm营养土。嫁接方法采用靠接和插接。 播种期 播种时,西瓜应比砧木(菜葫芦、瓠瓜)提前播种5~7 d(天)。砧木(菜葫芦、瓠瓜)和西瓜种均采用温水浸种催芽,分别播在苗床上,床土要疏松,株距大一些,以防提苗时受伤。 嫁接适期 西瓜播后10~12 d,第1片真叶展开时为宜。根砧一般在播种后3~5 d,2片于叶展开时嫁接。 嫁接 先从苗床中起出根砧和西瓜幼苗,尽量少伤根,用酒精消过毒的竹簦或刀片,挖出根砧生长点和真叶,在胚轴上部距子叶约1.5 cm处向下呈30°,切1个深约为茎粗3/5斜上切口,把根砧与接穗的切口靠在一起,使西瓜于叶在上,根砧子叶在下,最好4片子叶交叉呈“十”字形,用小夹子固定,立即裁在营养钵中再移入苗床内。裁时注意把2株苗的根部分开,并使西瓜根朝1个方向,以便以后西瓜断根:按10 cm×10 cm株行距摆放,及时浇水、插竹拱、覆盖薄膜,提温保湿,促进伤口愈合。 插接要求根砧早播2~3 d或同期播种,一般在西瓜播后7~8 d,根砧第1片真叶展开,西瓜2片子叶展开时进行。嫁接时先用消过毒的竹签去掉根砧的生长点-腋芽和真叶,用竹签从一侧子叶基部向下穿刺0.5~0.8 cm,不要刺透胚轴的外表皮。然后将西瓜苗从苗床起出,用小刀片自子叶下部1~1.5 cm处向下削成斜面,将其斜面向下插人根砧中,用夹子固定,栽入苗床。 嫁接苗的管理西瓜幼苗嫁接后的管理直接关系到成活率的高低,因此,须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加速接口的愈合和幼苗的生长,主要是掌握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及通气条件。 温度 嫁接愈合的适宜温度为28℃左右,幼苗嫁接后应立即移入小拱棚中,苗子排满后,及时将薄膜四周压严,以保温、保湿。苗床温度在嫁接后的1~3 d内,白天23~30℃,地温24~28℃,夜间18~20℃;4~6 d后,开始通风,并适当降温,白天可降至22~28℃,夜间可降至15~18℃,地温20~25℃;70d后白天保持23~25℃,夜间10~12℃,地温可降至15~18℃。 湿度 嫁接后苗床内应保持适宜的湿度,防止接穗失水引起凋萎,影响成活率。但是,嫁接后3~5 d,拱棚内湿度不宜过高,应控制在85%~95%,以防止烂苗。 光照 为防止苗床内温度过高和保持苗床湿度,初期应在小拱棚外面覆盖稀疏草苫及遮阳网等遮光,以免阳光直接照射而导致幼苗凋萎。采用插接法的苗床更要注意遮阳防晒,在温度偏低时应当多见光,促进伤口愈合,一般嫁接后2~3 d,可在早晚撤覆盖物,接受散射光,中午前应覆盖遮光。7 d之后,可不再遮光。 通风 嫁接后,嫁接苗开始生长时应通风,初期通风量要小,逐渐增加通风量,8~10 d之后大通风,降温、炼苗。但应注意幼苗的生长情况,如发现幼苗有萎蔫现象。应停止通风,遮阳喷水。 栽培管理施肥 每667m2基施优质有机肥5 000 kg,饼肥50 kg,磷酸二铵50 kg,深翻耧平。 定植 嫁接苗成活之后,应在15 d后及时切断西瓜根,嫁接苗4叶1心时即可定植。定植后,嫁接苗正常生长后可将嫁接夹去掉。吊蔓或立架栽培,株行距40 cm×90~100 cm,667m2栽1 600~1 800株。 温度 定植后结瓜前以蹲苗为主,保持白天23~27℃,夜间13~15℃,伸蔓后吊绳。11月中旬以后天气遥渐转冷,要十分注意保温,保持白天25~30℃,夜间14~17℃。 肥水 坐瓜后每株穴施饼肥100 g并浇水。以后视天气、土壤水分状况酌情浇水。要尽量少浇水。第1个瓜采摘后,追施1次饼肥或粪干,每667m2用量50 kg并浇水,促进第2个瓜膨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